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陈诚传》 > 正文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

青田陈氏家族

三百多年前,陈氏家族跨越黄河、长江,从河南迁往青田。

清光绪23年丁酉12月12日(公元1898年1月4日),历史正准备跨进戊戌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像一个日趋成熟的胎儿,正躁动于母腹之中。这天,在浙江省青田县高市外村的一座旧式院落中,一个男孩呱呱落地。孩子的响亮哭声,惊动了这个瓯江之畔的浙南山村。日后,他的声音,也在中华民国的史册里,留下了众多的记录。民国史上的风云人物陈诚出生了。

陈诚,字辞修,别号石叟。

陈氏是青田县的一个大姓。陈诚的先祖是河南人。

三百多年前,明嘉靖年间,陈氏家族开始从河南迁往青田。

陈诚的始迁祖被朝廷任为青田县知县,遂率全家跨越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青田任职。他居住在青田县署旁的司下,后来死在任上。青田人为将陈知县一族同其他的陈姓相区别,特称其为司下陈家。

陈诚的始迁祖共有三个孙子,以第三个孙子最为聪慧,受人钟爱。聪慧引起了两个哥哥的嫉妒。小弟弟竟被两个哥哥合谋推入江中,幸被渔人救起,后来生了儿子叫陈诏;而那两个狠心哥哥,却没有生子。

陈诏参加会试,名列第一,曾先后任过云南监察御史、浙江招讨史和左佥御史等要职,以清廉、干练而著称,被世人尊称为会元公。

陈诏共有四个儿子,小儿子名叫陈鉴。

这时已进入17世纪的40年代初。清军入关,并进军江南。陈诏父子,曾与部将林如虎据守永嘉,抵抗清兵。陈氏族人,则于兵乱中,离开县城,避入石盖、四都等乡村。

陈鉴的后人茂远,开始迁至距县城60里地的高市。

高市前临蜿蜒浩荡的瓯江,江面烟波浩淼,风帆点点;背依连绵苍翠的括苍山,山上古木参天,危崖矗立。山水相连,交映生辉,河山如画。

茂远的孙子国善,很会经营,成为乡里的首富,但乐善好施。他就是陈诚的高祖。

国善的孙子锦芝,娶刘氏,共生二子,长子登迁;次子希文,即陈诚的父亲。

希文乃字,名应麟,晚清诸生,后从杭州初级师范学校毕业。他开始做私塾先生,后来到县城敬业高等小学当校长十余年,是一位忠于职守、刚直不阿的教育工作者。在潜移默化之中,他把俭朴、踏实的品格传给了儿子。

希文先生娶妻洪氏,生三子一女,长子即陈诚(辞修),次子正修,三子勉修,女嫁徐姓。有一种说法,陈诚原名辞修,字诚,后来才将字与名调换,以诚为名,以辞修为字。从他们弟兄三人均以“修”字取名来看,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陈诚的母亲善良、慈祥。她的品格,以及她给予儿子的足够的母爱,也在陈诚的性格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青田,又称芝田,因田产青芝而得名。

青田建县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明清时均属处州府,1914年改属瓯海道。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废道,青田县始由浙江省直辖。

青田县虽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但因具泉石之胜,括苍山余脉分展县境,群峰倚天,江溪纵横,山清水秀,风景绮丽。

自县城鹤城镇,沿瓯江西行约60华里,便是高市。这是一个濒临瓯江的集镇。

流经高市地区的一段瓯江又叫大溪,它与另一条叫做小溪的河流,在高市附近会合。会合后的江面,更加宽阔,俨然成了一条大江。与大江相比,高市镇上的街道,更显得狭窄、渺小。高市人也是一样,守在古老的集镇上,终难有所作为;一旦飞离这个偏僻的山乡,便犹如大江东去,成为风流人物。

由高市再西行四华里,便是全县及浙南著名的风景区石门洞。陈诚幼时,常从村后或江上,来到这里嬉戏。

石门洞有两峰临江壁立,高数十丈,相对如门,故名石门。

人们对两峰的叫法各异,有的叫它们卧龙、伏虎,有的称之为鼓山、旗山。从不同的方位,可以看到两山的不同姿态,尽可以凭藉自己的想象给它们取名。

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曾经在石门洞读书,并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郁离子》一书。

陈诚自幼深受石门风景和名人逸事的熏陶,曾经写下《游石门洞》诗一首。诗云:

旗鼓对峙镇山门,

昔日文成〔1〕策主勋。

安得驰驱旗鼓出?

青天之下扫余氛。

诗言志。青少年时代的陈诚,已经自比效忠明太祖的刘基,立志冲出石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石门陶冶了陈诚。陈诚深恋着石门。

陈诚给青田陈氏家族带来了更大的声名。

学生时代

中学校运动会上,陈诚的体操表演,赢得了师生的热烈掌声,荣获全校个人总分第一。

20世纪的最初一二十年,中国社会经历了激烈的动荡与变革。辛亥革命之火,燃遍祖国大地。在革命波涛的汹涌冲击下,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只能在紫禁城的狭小地域里作威作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在进步,大地在苏醒。

陈诚的学生时代,正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度过的。

陈诚7岁开始读书。他战战兢兢地跨进了堂伯父陈谦的私塾,教材是《论语》、《孟子》。

陈诚的父亲陈希文先生,在县城教书,也不时对陈诚的学业予以辅导。

第二年,陈诚进入高市小学。

学校离住宅不远,差不多出了家门,便是学校的操场。尽管这是一所偏远山村的小学,但它毕竟是近代教育的产物,与一家一户的私塾不同。

学校的课程比较全面,增加了算术、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目。

学校的集体性更为突出。不同的年级,形成不同的集体。学生们开始有了一种集体的荣辱感。

学校的活动,更加制度化。上下课打铃,按时按点;每天的课程,按课表运转,周而复始。

这一切都使陈诚感到十分新鲜。

不过,学校的条件和环境却是很简陋的。教室东拼西凑,房屋破旧不堪,老师的办公室也很拥挤。这种状况,直至二十多年以后,由当了将军的陈诚捐款重修校舍之后,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学校和老师都没有想到,一名才不出众、貌不惊人的普通学生,竟是未来使学校发生重大变化的施主!

陈诚的童年在高市小学度过。他一共读了六年小学。1912年,他从这里毕业。这时,中华民国还刚刚建立不久。

1913年春,陈诚考入丽水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

他身穿长褂,肩挑书笼、行李,由父亲陪同,风尘仆仆地来到离家数十里外的丽水县城。正像从高市到丽水的蜿蜒公路一样,陈诚也正走在人生的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上。

这是一所普通中学。陈诚被编入一年级第十班就读。农村中能进入普通中学读书的人不多。它要求有一定的经济负担能力,并且要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

对于长期生活在山乡高市的陈诚来说,丽水俨然是一个大都市。这里的商业、建筑、交通等等,都要比高市像样得多。而一所省立中学,与因陋就简的高市小学相比,当然又有天壤之别。

陈诚需要适应这个崭新的环境。他感觉到了农村人和城里人之间的差别。农村人见识太少。他不大和同学们去争什么,而只是默默地努力读书,要在成绩上压倒别人。

暑假。

希文先生盘算如何应付下学期三个儿子的学习费用。正修、勉修都在读小学,要交学费、杂费、书籍费。陈诚的开销最大,不仅中学的学习费用高,还要筹措伙食费。

随着新学期的迫近,希文先生的心情愈加沉重。他必须设法筹措这笔数目不小的款子。

“爹。”一天,陈诚突然在沉思的父亲身旁叫道。

“我已决定下学期转入师范学校读书,那里不要交学费,伙食也由学校供给。”陈诚继续说。

“师范学校的文凭不如普通中学硬,你想过没有?”父亲问。

“我想过了。但是,不能因为我而影响了正修、勉修的求学。我不能帮助你挣钱,但是应当帮助你减轻负担。”陈诚的话,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脱口而出。

希文先生望着懂事的儿子,眼睛里闪动着泪水。他点点头。既是同意,又是感激赞扬。

新的学期,陈诚转入了丽水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读书。它附属于第十一中学,只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小学教师,给予这里的学生更多的优待。

陈诚的中学时代,学习勤奋,成绩优良。

陈诚最大的特点,是喜爱体育运动,他上单杠、双杠,真是如鱼得水,似可无师自通。

在一次第十一中学和第十一师范学校联合举行的运动会上,陈诚的表演赢得了师生的热烈掌声。他荣获全校个人总分第一,领到了许多奖品。陈诚的名字,也因此出了名。不论哪个年级的学生,都知道学校里有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陈诚。

经过4年的学习,师范快毕业了。同学们大多怀着喜悦的心情,憧憬着未来。20岁的陈诚却充满懊丧和忧虑。

希文先生此时正在青田县敬业小学担任校长。

敬业小学是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能在这里当一名教师,也是不容易的。学校同仁听说希文先生的公子即将由师范毕业,并且还是一名优秀运动员,便纷纷向校长建议,将陈诚收下来担任体育教师。

“不行,现在县里许多绅士正在找我的缺点,我若录用辞修,岂不是授人以柄,让他们告我吗?”希文先生表明了自己的苦衷。他不能因为录用自己的儿子,而毁了自己和学校的名声。

陈诚胸怀大志,并不满足于做一名小学教师。

希文先生的正直,不仅无意中把儿子推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而且也在儿子的品格上,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

陈诚从师范毕业后并没有马上就业。在人生的重要关口,他要行使自己选择的权利。

后来,他又去杭州体育专门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

为什么要上体育专门学校?陈诚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时的陈诚,身穿浅色西装,系一根领带,衬衫衣领洁白平整,已经是一个堂堂的男子汉。

投笔从戎

20岁的陈诚,正站在一生事业和命运的十字路口。杭州长途汽车站巧遇杜志远,决定了终其一生的戎马生涯。

陈诚结束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和伟大的年代。在世界的东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人类历史从此跨入了新纪元。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的机关报,以头条新闻报道和赞扬了十月革命。1918年夏天,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表示祝贺。十月革命的东风吹到了中国。孙中山从十月革命看到了新的希望。

1918年暑假,20岁的陈诚,站在一生事业和命运的十字路口。

他心乱如麻,彷徨不定。

秀丽的西湖向游人绽开笑脸,平静的湖水被微风拂起阵阵涟漪。陈诚觉得自己像湖面上的一叶孤舟,漂泊无定;前途如云雾中的亭台楼阁,虚无缥缈。

灵隐寺前山石上的弥勒佛,大腹便便,说是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脸常开,说是在笑天下可笑之人。陈诚不以为然:弥勒佛毕竟是石雕的,它可以始终挺着大肚,常开笑口;如果它有像人一样的血肉之躯,就不会有那样神奇的雅量。

人生的道路,变幻莫测,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湖光美景,在此时陈诚的眼里,都黯然失色。

陈诚怀揣师范和体专两张文凭,却寻找不到一个满意的职业。他来到杭州长途汽车站,决定先返回家乡青田,再从长计议。

突然,一个绅士模样的人,来到他的面前。此人头戴豪华的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脚上的皮鞋锃光发亮,手提文明棍。衣着显示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小兄弟,这几件行李请代为照看一下,可以吗?”绅士用青田官话对陈诚说。

“可以,请尽管放心。”陈诚为对方的信赖所感动,用青田土话顺口回答。

“怎么,你也是青田人?家在青田什么地方?”绅士好奇地问。

“高市。”

“你可认识高市陈希文?”

“正是家父。”

“啊——”绅士惊奇地说,“希文是我的挚友。”

原来这绅士打扮的人名叫杜志远,是皖系军阀的一个师长,驻节福建。此次因当选为北京政府的议员,途经杭州,赶赴北京就任。

他们越谈越投机。当谈到陈诚将来的去向时,陈诚黯然失神。

作为前辈杜志远,有点为晚辈陈诚的前途操心。他是一个军人,只能在军队方面打主意。

“最近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招生的广告,你看到没有?”杜志远问。

“看到了,但是要两名校级以上军官具保才能报名。”陈诚带有试探的口气回答。

“这不要紧,我负责举荐。”杜志远一口应承。

“但是,军校规定要普通中学的文凭才能报名,师范中学的文凭是不行的。”杜志远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

“我可以回家借一张文凭来用。”陈诚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愿意一辈子做个军人。”长辈谆谆叮嘱。

“我是愿意的。不过,还要再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陈诚的回答,坚决而又得体。

陈诚匆匆赶回青田,征得父母的同意,借了本家陈德的普通中学毕业文凭,便又返回杭州,与杜志远同赴北京。

北京,在陈诚的眼里,是一个更大更新的世界,比起丽水、杭州,更感新奇和奥妙无穷。这对于来自穷山沟的青年来说,真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陈诚无心观赏北京的名胜古迹,首先到指定地点报名,领取体格检查单。

检查身体的地方在旃坛寺。

旃坛寺原是袁世凯模范团的旧址,现在已经冷落。由于军校在这里进行体格检查,应考的青年学生,送考的亲友,卖小吃的生意人,组成了一支大军,一时间,这里又热闹起来。

陈诚因为一贯喜爱体育运动,身体壮实,除了个头偏矮不尽如人意外,各项检查都合格,顺利地通过了这一关。

接下来是学科考试,这对陈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他中学读的是师范,课程设置与普通中学不完全相同。按照规定,要进行中外地理、中外历史、物理、化学、英文、国文、修身、代数、几何、三角的考试。他有些紧张。

对陈诚来说,还有一种更担心的事,那就是自己是借用了陈德的文凭,顶着陈德的名字,而不是陈诚,决不能在考官点名时出错。

试卷是密封的,浮贴在试卷上的名签,到交卷时就撕去,只有试卷的后上角藏有考生的号码。初遇这样严格的考试,陈诚担心号码弄错。

考试整整进行了三天,上午考两场,中午免费供应一盘小包和一碗汤;下午考一两场不等。天气炎热,考试内容又不很熟悉,陈诚很吃力,加上每场考试前都要叫号,又提心吊胆怕应错了号。三天,犹如三年,他感到疲惫不堪。

各门课程考完后,陆军部军学司司长齐振林召集考生发表讲话,宣布考生们一旦被录取,首先就要被送到连队去当兵锻炼9个月。他引用了一句孟子的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两千多年前孟夫子的警世名句,陈诚早就背熟。

陈诚天生有一股闯劲,不害怕艰苦和锻炼。现在他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获得这种锻炼与吃苦的机会。

令人心焦的考试成绩终于出来了。陈诚的成绩不佳,未能列入录取名单。经过杜志远的疏通,将陈诚列为备取第一名。这样既不违背正式录取的分数规定,又有很大的机动性。

按照规定,备取生只有当正式录取生发生缺额时,才能补上,陈诚渴望能得到替补,心急如焚。

一个意外的机缘,帮助陈诚踏上了戎马生涯。

获得考试第一名的考生刘亦琨,突然决定改变从戎的初衷,要去高等学府深造。

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陈诚得到了递补。他喜出望外,用“陈德”的名字,侥幸地跨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0月初,在北京铁狮子胡同陆军部的照壁上,贴出了第八期学员入伍生的分配名单。陈诚被分配在市郊南苑的陆军第九师锻炼。10月8日清晨,陈诚与其他约二百名学生,从永定门外乘上火车,直驶南苑。

列车把陈诚送往南苑军营,从此陈诚开始了他动荡的戎马生涯。

注 释

〔1〕文成即刘基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