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刘联军缺乏战斗力,被打得节节败退,不出曹操所料,陶谦根本不敢率部出城应援。在将曹刘联军击溃后,曹操立即调头,配合曹仁攻打襄贲。
看到曹刘联军溃散,襄贲守军士气低落,不到三天便被曹军攻破。“围而不降者,不赦”,曹操以为家人报仇为借口,又一次下令进行以不留一个活口的方式进行大屠杀,一座襄贲城被曹军杀得血流成河,几至鸡犬不留。
据估计,曹操两次东征,共杀男女数万人(一说数十万)。此类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曹操一生中堪称空前绝后,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之一。徐州本是安定之所,所以就连曹嵩也会到此避难,经过这次浩劫,变得面目全非,不少老百姓又不得不逃往它乡。诸葛亮是琅琊郡人,世居琅琊,为当地望族,但也主要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尚年幼的诸葛亮才随叔父离开了家乡。
曹操在获悉灭门案前,就已经挥起了屠刀,父亲和弟弟之死,固然会令他感到愤怒和伤心,然而并不能作为他持续进行屠杀的理由。后来的史家也指出,自古讨伐有罪之人,都有一定准则,即便陶谦真的有罪,是灭门案的主谋,曹操也应该找他本人和直接行凶者算帐,这种大面积滥杀无辜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分析曹操当时的真实动机,与其说是泄愤报复,毋宁说还是想进行恐吓。曹操两征徐州,对徐州民情有了更多了解,此处原来很少经历战争,民风不够强韧,较之其它地方,恐怖屠杀更易对军民士气形成摧毁性打击。
曹军在襄贲大肆屠城,就是给郯城守军看的,陶谦果然看得心惊胆战,恐慌万状,他当即下令弃守郯城,打算逃往老家丹阳(扬州所属的丹阳郡)。
陶谦弃城出逃,也就意味着他准备放弃徐州全境。就在曹操即将实现以一人而坐拥两州的目标的时候,他却意外得知,兖州后院起火,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政变。
自卑感
曹操对徐州军民的大规模屠戮,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曹军攻城拔寨,但从长期来看,负面效应其实相当之大,日后曹操的敌人也总是不忘在这方面进行大肆宣传,以贬低他的形象。
曹操不仅是军事家,同时也是个政治家,他不会对此毫无认识,如果他能够冷静下来,对个中利弊进行仔细考量,或许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其次,从本质上来说,曹操也并不是一个视百姓如草芥的嗜血屠夫,相反,他内心始终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悲悯情怀,每当看到和想到在战乱期间惨遭荼毒、流离失所的百姓,都会让他感觉非常痛苦和难受。
正因如此,有些为曹操辩护的人,才会认为徐州惨案不像是曹操所能做出来的事,他们推断,可能是曹军中的青州兵所为。这种说法当然是很牵强的,曹操军法很严,在他亲自领兵的情况下,青州兵也不存在难以约束的问题,若不是他予以放纵甚至直接下令,没有谁敢胡作非为。
专家分析,曹操的嗜杀和其多疑的性格一样,虽有着利益上的考虑,但很多时候也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
曹操以反宦官的立场出道,然而宦官家庭出身的阴影仍时常笼罩在心头,可以说,因出身而导致的自卑感,从没有真正离他远去,一旦受到某种刺激,还会发酵扩大,使得他常常处事不慎,虑事不同,乃至达到疯狂凶暴而不能自控的程度。
曹操制造徐州惨案就是如此,明明知道会因此大失民心,对其个人形象和成就霸业造成不利影响,仍照干不误。有人指出,他这么做,明显地带着宦官家族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及其特点,因为宦官从小被阉割,多少都怀有对常人的仇恨和报复心理。
对曹操而言,残暴和猜忌都只是其自卑感的外现。在他身上,自卑感时常作祟,他也不允许任何人触碰内心的这一敏感地带,即便是在契需对外公关,塑造形象的创业初期,亦不例外。
陈留人边让素有才名,过去当过九江太守,在京师洛阳时很受何进敬重,与当时的大名士如蔡邕、孔融等也都有深交,后避乱回到陈留居住。边让看不起曹操这个宦官出身的兖州牧,常用轻蔑侮辱的态度评论曹操,曹操平时对名士都是一百个敬重,但边让的言行彻底激怒了他。
曹操内心深处隐藏着一股狠劲,不发作便罢,发作起来极其可怕。他不但下令将边让处死,而且连带边让的妻子儿女也都一个不留,全都杀了。
曹操此举在兖州世家豪族中引起极大震动,许多人对他心怀恐惧和不满,这其中就包括深受曹操信任的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