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阎锡山回忆录(14)

阎锡山回忆录(14)

作者:阎锡山

【4】梁善济(1862—1925):字伯强,崞县(今原平市)北社西村(今属定襄县)人。25岁入太原令德堂学习。32岁考取举人。1902年,山西大学创办,任校士馆馆长。同年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旋被保送到日本法政大学学习。两年后回国,参与保矿运动,并任省教育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任谘议局局长,并参与立宪派,被推为首领。1911年太原起义成功后,阎锡山迫于袁压力北撤至包头一带,梁善济留在太原安定民心。之后任国会议员、副议长,旋任教育部次长。晚年从事学术与赈济等活动。遗著有《自强回威录》、《旅游日记》等。并有自编年谱。

【5】南桂馨(1884—1967):山西宁武县人。1902年入山西大学堂西斋学习。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赴日留学,次年回国,任新军第八十五标军需官。1911年10月29日太原起义成功后,曾任河东筹饷局局长、都督府参谋长、警务处长兼警察所所长。1928年任天津特别市市长。抗战期间避居天津,拒不出任伪职。1948年任傅作义部顾问。建国后,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馆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6】王建基(1883—1911):字弼臣,山西五台县东冶镇西街村人。20岁中秀才,旋入山西大学堂。1905年考入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体育专科学校。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回国。与徐翰文、康佩珩等人到鄂尔多斯一带联络当地义士准备起义。被捕,坚贞不屈。获释后,继续从事反清活动。1911年太原起义成功后,北上救援大同,在怀仁县以寡敌众,血战而亡。

【7】徐翰文(1878—1907):字西园,山西五台县东冶镇大朴村人。幼读诗书,得中秀才,乃赴太原深造。1905年被选公费留学,入日本体育专科学校学习。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入清军太原常备军第一营。旋与王建基、康佩珩北上鄂尔多斯红柳滩,招募勇士,准备起义。1907年,因事泄在萨拉齐一带被捕,旋被害,年仅29岁。

【8】陆锺琦(?—1911):字申甫,顺天宛平人,本籍浙江萧山。宣统三年(1911)10月6日(中秋节),任山西巡抚。到官末及一月,在太原起义中中弹而亡。

【9】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汉口革命党人熊秉坤等在湖北武昌率军起义,占领武昌之湖北总督署,推驻武昌清军协统黎元洪出任军政府都督。随后,发表宣言,号召各省起义,湘、陕、赣、晋等省相继响应,进而形成全国规模之辛亥革命。

【10】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他于北师学堂毕业后,任职湖北新军,升至协统(相当于旅长)。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迫出任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南京临时政成立时,当选为副总统。袁世凯去世后,继任为总统。

【11】黄国梁(1885—?):字少洛,陕西洋县人。1808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09年任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五标标统。辛亥革命后,历任旅长、兵站总监、兵工厂厂长等职。

【12】白和庵:名文惠,字和庵,山西阳曲县人。早年考入山西武备学堂,曾任清军八十五标一营管带。辛亥革命时,随阎锡山起义,后临阵脱逃。日寇占领太原时,任伪山西省公署警务厅厅长。

【13】熊国斌:生平不详。辛亥革命时任山西清军八十五标三营管带。据说,阎锡山当了都督后,曾对阎锡山行刺未遂,被阎锡山处死。

【14】张树帜(1881—1946):字汉捷,山西崞县(今原平市)文殊庄人。1906年考入太原陆军测绘学堂。旋经赵戴文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毕业后入《晋阳公报》做访员(记者)。1909年,山西发生“交文禁烟案”,张树帜扮作货郎,访得真情,在报上揭露真情,全国报纸竞相转载,举国哗然,然《晋阳公报》因此被查封,张树帜也被捕入狱。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张树帜与阎锡山等密谋在山西举事,并在太原起义成功后,力推阎锡山任都督。之后任大同镇守使,兴学,引水,贡献良多。1925年入陆军大学特一期将官训练班。旋任晋绥军整理委员会中将主任委员。抗战初期,任第二战区执法副监,随后出任赈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华北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15】“是日”四句:1911年10月29日,太原起义成功。为填补权力真空,起义人员决定利用旧谘议局,主持召开太原起义领导人和山西同盟会会员,以及省议员会议选举都督。其时议长为崞县人梁善济,他有心担任都督,但在起义人员中没有根基,阎锡山曾主张督练公所总办姚鸿法任都督,但姚鸿发坚决推辞。这时,张树帜见梁善济组织人员散发选票,到底选谁作都督,各执一词,乃持手枪跳至台上,镇压会场,并高呼:“大家当应推选阎锡山为大都督,赞成的举手。”周玳等即在台下呼应,议员在一片惊愕中,相顾举手,遂选举阎锡山为山西都督。随后,张树帜又主张推选温寿泉为副都督,也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