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斯大林名声扫地是很正常的。1989年东欧剧变,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为斯大林进行辩护。在西方,大多数共产党早已抛弃了斯大林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欧洲共产主义”一直在批评列宁和斯大林。西方的共产党在苏联解体后也瓦解了,没有人再有兴趣去探讨斯大林的统治时期。只有一个国家还在大力赞扬斯大林,那就是他的家乡格鲁吉亚,格鲁吉亚1992年新年赢得了独立。格鲁吉亚人总是忘了在斯大林统治时期他们的祖先受到的伤害。斯大林被他们看成是有着世界影响力的格鲁吉亚人,他驯服了俄罗斯人,而且在国家建设上给俄罗斯人提供了经验,他有这么大的功绩,人们不该指责他。在哥里,他的雕像和他儿时居住过的房子都原封不动地保留着,而且被顶礼膜拜。他的那些亲戚,特别是那些孙子辈的人,都不怎么了解他,但都很崇拜他。格鲁吉亚的老共产党员也赞扬他的功绩。
俄罗斯当局可能认为,老一代人去世后,对斯大林的崇拜会大大减少。但大众认为,这取决于俄罗斯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这似乎还很遥远。俄罗斯人的工资依然很低,阴谋夺取国有资产的少数人,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新俄罗斯人”成了人们唾骂的对象。莫斯科繁荣了,但大多数城市,所有的农村仍然破败不堪。社会中有1/3左右的人生活在联合国制定的贫困线以下。政治和经济精英缺乏推动社会迅速转型的有效办法,而极右翼和极左翼都认为,实际上存在简单的解决办法。日里诺夫斯基(VadimierZhirinovski)的自由民主党和久加诺夫(GennadiZyuganov)领导下的俄罗斯共产党都谈到了斯大林给俄国带来的荣耀。他们都反驳说,要不是斯大林,苏联不可能有击败希特勒德国所需的工业和军事力量。但两个党在总统和杜马选举中都没能赢得多数。虽然有人在怀念斯大林,但大多数俄罗斯人还是讨厌回到那种暴力政治中去。但在俄国社会物质真正繁荣前,那些极左或极右的政治家所提出的斯大林的模式还不可能消失。
斯大林在俄国还在不断引发争论。斯大林给他的接班人留下了一个稳固的统治体系。从个人角度来说,斯大林还是忠于列宁的,他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列宁主义的治理模式。十月革命后数月内建立起来的布尔什维克一党专政模式仍在有效地发挥作用,其他的意识形态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集权、恐怖和警察干预的司法有了基础并在不断得到加强,克里姆林宫完全掌握着经济和社会动员。内战以来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经济控制大大强化了。苏共了解过去,熟悉现状,对未来把握十足。历史似乎在沿着列宁和斯大林设定的道路上前行。
斯大林的专制统治延续了苏联早期历史的发展,这是苏联历史的基本特征——有的历史学家特别喜欢探讨人道的理想主义者——列宁同斯大林之间有何差别,他们不只关注历史的记载。斯大林在积极地学习列宁。但他们之间也有不同点。斯大林从列宁那里挑选了对自己有用的政策,他的有些政策与列宁所支持的政策截然不同。有一份带有警告性语言的便笺能够说明这一点。列宁虽然有一些基本的假定没有发生变化,但他并未预见他未来的政策。列宁甚至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农业集体化中也不可能主张使用暴力。这并不是说列宁对农民、教士、耐普曼和民族主义者一直会很耐心:他也有心理波动的时候,但他一直在约束自我,而斯大林则不同。列宁不会过分整党内的异己分子。由于列宁在党内享有崇高的威望,所以他也没必要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将这些制造麻烦的人清除出去。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按照布尔什维克的标准来说简直极度过分,列宁如果活着的话,他绝对不会鼓励,也不会同意斯大林这样做的。
但斯大林和列宁都不是完全自由的人。他们都受他们所创建的政权本身的制约,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斯大林所采取的政策主要源于对新经济政策的批评。列宁和斯大林领导的苏共不赞同市场经济,政治多元化以及文化、宗教和社会宽容。他们在资本主义的包围圈中建立了一党专政、一种意识形态,这大大缩小了他们执行政策的选择余地。[15]如果没有集权,共产党统治下的苏联也会解体。如果有了言论自由,或者有了私人企业,那苏联会受到对手的猛烈攻击;如果不建立工业和军事强国,苏联也会被西方吞噬掉。可以用来应对这些困难的制度发展空间并不大。领导人主导下的国家计划将是指导性原则。要下级服从上级,采取行政监督和惩罚都是必要的,也会不可避免地实施动员,道德教育,以及清洗,不管是暴力的还是和平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