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陈岛撤退。
撤退大陈岛以后,中国沿海各岛屿及其周围的紧张局势依然未见缓和。人民解放军在取得浙东胜利后,便开始实施福建沿海作战计划。3月3日,杜勒斯前往台湾与国民党外长交换对《共同防御条约》的批准书。9日,杜勒斯和蒋介石进行了会谈。杜氏承认:“过去提供美援有时时间太慢,数量不足,这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两国军事合作计划作为提供军事援助的基础。”[59]蒋介石对条约的生效表示满意,并乘机要求杜勒斯尽快实施帮助国民党训练九个预备役师的援助计划。他认为过去的中美军事会议缺乏实际性,建议立即成立一个中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关于金马问题,杜勒斯向蒋介石保证:条约和授权法案,除了涉及台湾和澎湖的防卫以外,也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对任何有关地区的共同防卫作出决定。15日,杜勒斯发表自台湾归国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他说:“如有必要,美国将在任何地方,包括金门和马祖的大战中使用战术原子武器。如果中国共产党对那些岛屿的进攻被认为是对台湾攻击的一部分。”他又说:“如果那种情况发生,美国将不再以任何原因抑制国民党中国和韩国对中国共产党发动进攻。”[60]有了美国撑腰,蒋介石的口气顿时硬了起来。22日,他在对美国报人谈话时宣称,台湾为了保卫金门、马祖,将战斗至最后一人。此后在许多场合及私人谈话中,他都一再表示,要誓死保卫金马。当时蒋介石又祭起“反攻大陆”的旗号。当有记者问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时间是否逐渐接近或已在眼前”时,蒋介石说:“这一时间永远不能恰切订定,这要看共党的行动、中国大陆内部的情况以及国际情势而定,他希望很快可以到来,他相信必可到来。”[61]3月23日,蒋介石接见美报人塞尔资伯格谈话《国军决心保卫金门马祖》,25日又接见霍华德谈话再次强调。
撤退后的大陈岛。
正当美蒋勾结,大造战争舆论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却开始主动寻求与美国谈判,并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新主张。究其原因有三:(1)国内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转为低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已由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2)美国虽然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并通过了所谓《台湾决议案》,但并不想过深地卷入与中国的对抗。中美两国已在日内瓦就侨民问题举行了四次会议,双方均表示出进一步接触的愿望,而美国操纵联合国邀请中国政府参加讨论停火,亦显露出美国希望同中国政府对话。(3)美国的战略是:撤退外岛,固守台澎。在当时情况下,人民解放军尚不具备解放台澎的实力,若仅攻金马,既无助于大局,又正中美国下怀,使台湾孤悬海外,便于美国搞“两个中国”或“台独”。(4)蒋氏父子虽然极端反共,但有民族自尊心,面对“两个中国”的阴谋和蠢蠢欲动的“台独”势力,始终能立场鲜明地予以抵制。蒋介石连续发表了《中华民国领土不容分割》、《驳斥“两个中国”的谬论》等谈话。所以,将解放台湾之事先放一放再看,当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故。
4月23日,周恩来在万隆亚非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同时,就缓和台海紧张局势发表声明说:“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62]周恩来的上述声明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使美国政府作出了迅速的反应。26日,杜勒斯接见新闻记者,并回答了一系列问题。有记者问:“国务卿先生,你的意见是否可以归结为:现在轮到我们主动同中共接触了,或者是我们还必须听到更多的中国关于召开像周恩来倡议的那种和平会议的意见?”杜勒斯说:“我不知道轮到谁的问题。不过,我可以这样说:当我们面临着像台湾地区这样严重的问题时,我们行事不能拘泥于外交礼节。已提出的建议也许是真诚的,也可能并无诚意;可能有实质性的东西,也许没有……既然是在这种场合提出的声明,我们有意作进一步的探索。至于此事的进行,我们如果能够得到中共自发的进一步澄清,固然很好,但我们也不会坐等,而是要对于事情加以探究,看其中是否有实质性的东西。”[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