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高岗传(3)

高岗传(3)

作者:戴茂林 & 赵晓光

风扫院、月点灯,端起饭碗照影影。

躺在炕上望星星,抱住膀子等天明。

铺没铺、盖没盖,当炕撂条毛口袋,又顶铺来又顶盖。

穿没穿、戴没戴,皮袄冬夏离不开,虱子咬起墙头晒。

农民苦、农民穷,穷得要甚没有甚。

三个囤囤两个空,一个不空放些屋阶尘。

三个箱箱两个空,一个不空放些苦菜根。

三个缸缸两个空,一个不空放根驴纣棍。

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时常要靠讨饭维持生计,这是童年的高岗无法摆脱的命运。但高岗出生时就虎头虎脑,又排行老二,故取名二愣。虽然家境贫寒,但二愣却越长体魄越强壮,在骨瘦如柴的孩子们中可以算做人高马大,因7岁那年患天花病而造就的一张麻子脸方方正正,很有几分英气。加之自幼就养成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情,使高岗很自然地成了高家沟村讨饭娃娃的头头,经常是由他率领着孩子们去讨饭,孩子们讨来的饭再交由他来分配。

高岗的叔伯侄儿高生埔,曾于1998年在高家沟村向笔者讲述了他听老人们叙述的往事:

高岗小时很调皮,也很勇敢,娃娃们都拥戴他为头头。他经常领着孩子们去讨饭,也经常和别村的孩子们打架。有时候,他坐在炕上,装做山大王,让娃娃们给他磕头。

1954年4月,高岗在被管教期间撰写的《我的反省》中曾经有童年的回忆,说:

在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村里的大财主武世晨,仗着儿子在外当军官,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一次,武世晨的儿子回乡省亲,头戴金边帽,腰挎东洋刀,骑着高头大马,护兵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暗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带兵打仗,杀富济贫,为穷人报仇。也要做这样威风凛凛、出人头地的人。

(1)

我们不应该推测当年的“孩子王”和后来的“西北王”乃至再后来的“东北王”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高岗后来成名也不是因为他小时候敢于打架。但是,淳厚的黄土高坡、凛冽的西北寒风、苦难的讨饭童年和孩子王的生活经历,必然对高岗后来的曲折道路产生重要影响。

至于想做个“威风凛凛、出人头地”的人物,也无可非议,由报仇而革命的人在当年并非少数。

2 10岁读书,16岁结婚

横山地倚边塞长城,自古兵燹频仍,民不聊生,致使人们重武功而轻文治,读书习文者寥若晨星。据旧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县境内有文进士3人、举人10人、贡生12人、武进士5人、武举22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至光绪三十年(1904)间,有拔贡2人、例贡5人、贡员113人。民国初年,全县各类学校毕业生亦仅有大学生4人(含留日学生1人)、省高等学堂学生3人、师范生5人、军校生6人、中学生27人。

生长在这样一个“风气窒塞、人文学风向无可传”的偏僻之地,高岗的命运似乎很难与黄土高坡之外的地方联系在一起。然而,当过驴伢子的高仲来终究比刨黄土的乡亲们来得精明。1915年冬,高岗10岁时,他把高岗送到了武家坡读私塾。1918年,高仲来又作出了一个改变高岗一生命运的重大决定:让高岗兄弟俩到龙镇小学读书。

龙镇小学旧址

高岗在龙镇小学读书时的老师叫赵相林,高岗的官名高崇德及哥哥高崇义的名字都是他们到龙镇小学后其父请赵相林给起的。据高岗的同族侄儿高生买介绍,高岗小时虽然顽皮,但头脑还是比较聪明,比他哥哥高崇义学习要好。

1998年9月,笔者在高家沟村邀请几位70至80岁的老人召开了一个了解高岗情况的座谈会,听到了一件与高岗在龙镇小学读书时有些联系的往事:

高岗在龙镇小学读书时,老师是龙镇赵家庄的赵相林。赵先生多次批评高岗调皮,说他将来不会有大出息。结果,新中国成立后高岗当了“东北王”,而赵相林却因开小煤窑赔了钱而陷于窘境。于是,新中国成立初赵相林跑到了东北请求高岗给予帮助。高岗当时没有答应赵的请求,但当赵回来后,高岗托人在事先没有告知赵的情况下,给赵送去了四万斤小米。

本书没有必要评价高岗送赵老师小米一事的其他含义,但如果此事属实,至少说明高岗在龙镇小学读书时也并非循规蹈矩的读书郎,否则不会三番五次地遭到赵老师的批评。

由讨饭娃娃到读书郎,虽然高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但十几岁的高岗仍然是个孩子。然而,在封建传统的束缚下,即使是不谙世事的孩童,也要肩负起传宗接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