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文学 > 战争与和平(398)

战争与和平(398)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元帅们和将军们离战场较近,但也和拿破仑一样,没有参加战斗,只是偶尔走到步枪射程以内,并不向拿破仑请示,自己就发出了命令,指示向哪儿和在什么地方射击,骑兵向哪儿去,步兵向哪儿跑。但是甚至他们的命令也跟拿破仑的命令一样,以最小限度、偶尔才被执行。常常出现与他们的命令相反的情况。奉命前进的士兵,一遇见霰弹就往回跑;奉命坚守一个地点的士兵,一看见对面突然出现俄国人,有时往后跑,有时扑向前去,骑兵也不等命令就去追击逃跑的俄国人。又譬如,两团骑兵越过谢苗诺夫斯科耶冲沟,刚登上山坡,就勒马回头,拼命往后跑。步兵的行动也是这样,有时朝着完全不是命令他们去的方向跑。所有的命令:何时向何地移动大炮,何时派步兵去射击,何时派骑兵去冲杀俄国步兵,——所有这些命令都是在队伍里最接近士兵的军官发出的,不仅没有请示拿破仑,甚至没有请示内伊、达乌和缪拉。他们不怕因为未执行命令或擅自行动而受处分,因为在战斗中涉及个人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的生命,有时觉得往回跑能够得救,有时觉得往前跑能够得救,这些置身于最火热战斗的人们都是按照一时的心情而行动的。实际上,所有这些前进和后退的运动都没有改善和改变军队的处境。他们互相追赶几乎没造成什么损害,而造成损害和伤亡的是那些炮弹和枪弹,在人们在其中乱窜的那整个空间,到处都飞着炮弹和枪弹。当这些人一离开这炮弹和枪弹横飞的空间,驻在后方的长官立刻整顿他们,使他们服从纪律,然后在纪律要求下,又把他们送到炮火连天的战场,由于死亡的恐怖,他们又失去纪律,由于众人偶然的情绪又乱窜起来。

三十四

拿破仑的将军们——达乌、内伊和缪拉,都离火线很近,甚至有时亲临火线,他们好几次把大批严整的队伍投到火线上去。但是,与先前历次战役常有的情形相反,不但没有预期的敌人溃逃的消息,而那大批严整的队伍从火线逃回来,溃不成军,十分狼狈。重新再把他们整顿一番,但是人数越来越少了。中午,缪拉派他的副官到拿破仑那儿请求援兵。

拿破仑坐在土岗上正在喝潘趣酒,这时缪拉的副官骑马到来,保证说,只要陛下再给一个师,准能把俄国人打垮。

“增援?”拿破仑带着严峻、诧异的神情说,他望着那个蓄着黑色长鬈发的(梳得像缪拉的发式一样)俊美少年副官,好像没听懂他的话似的。“增援!”拿破仑心里想,“他们手中有一半的军队,去进攻软弱的、没有防御工事的俄国人的一翼,怎么还要援兵!”

“告诉那不勒斯王,天色还没到正午,我还没看清棋局。去吧……”拿破仑严厉地说。

那个长发秀美的少年副官,没把手从帽檐上放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又跑回杀人的屠场去了。

拿破仑站起来,把科兰库尔和贝蒂埃叫来,同他们谈一些与战斗无关的事。

在引起拿破仑兴致的谈话中间,贝蒂埃的目光转向一个将军,这个将军带着侍从,骑着汗淋淋的马向土岗跑来。这是贝利亚尔。他下了马,快步走到皇帝跟前,大胆地高声说明增援的必要。他发誓说,只要皇帝再给一个师,俄国人就得完蛋。

拿破仑耸了耸肩,什么也没有回答,继续散他的步。贝利亚尔高声热烈地同皇帝周围的侍从将军们谈话。

“您太性急了,贝利亚尔,”拿破仑又走到刚来的将军跟前说,“在战斗激烈的时候,很容易犯错误的。你再去看看,然后再来见我。”

贝利亚尔还没走出视线以外,又有一个使者从战场的另一方骑马跑来。

“噢,又有什么事啊?”拿破仑说,那腔调就像一个人老被打扰而惹怒了似的。

“陛下,公爵……”副官刚要说。

“请求增援?”拿破仑带着愤怒的神色说。副官表示肯定地低下头,然后开始报告;但是皇帝转过身去不看他,走了两步,停住,又走回来,叫来贝蒂埃。“要派后备军了,”他说,两臂微微摊开,“您看派谁去?”他问那个他后来说是他把他这只小鹅变成鹰的贝蒂埃。

“陛下,派克拉帕雷德师吧?”对于所有的师、团和营都了如指掌的贝蒂埃说。

拿破仑表示同意地点点头。

那个副官向克拉帕雷德师跑去。几分钟后,那支驻在土岗后面的青年近卫军开动了。拿破仑默默地朝那个方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