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释义 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此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注释 曾参:字子舆,孔子的...
158
释义 糟糠之妻比喻共患难的妻子。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注释 糟糠:指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 溯 源 东汉初年大司空宋弘,为人正直,为...
145
释义 甑尘釜鱼的意思是指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此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传范冉》: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注释 甑:瓦制蒸煮食物的炊具。 釜:锅。 溯 源 范冉,字史云,性喜梁鸿等隐士,...
116
释义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比喻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语出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注释 妙:巧妙,也指灵活性。 存乎:在于。 一心...
55
释义 运筹帷幄指在军帐中谋划计策。后指在后方指挥、筹划。语出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注释 运:运转,变动。 筹:计谋,谋划。 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溯 源 秦末,刘邦最终...
74
释义 运斤成风形容技法纯熟。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而不失容。 注释 运:挥动。 斤:斧头。 溯 源 春秋时,楚国国都郢地有一个人,后人称郢人。郢人在鼻尖上涂上薄薄的像蝇...
120
释义 约法三章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典出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注释 约:约定。 法:法令。 章:条款。 溯 源 汉楚争霸,刘邦攻入了秦国国都咸阳。刘邦本想在秦宫休息,但大臣樊哙和张良都劝谏他...
195
释义 远交近攻是战国时期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联络与自己相距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后来也指为人处世的一种手段。典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溯 源 战国末,七雄争霸。秦国势力最强大,于是秦昭王打算...
54
释义 这则成语原意指鹬和蚌互相争持不下,让渔翁把他们一起捉了。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典出《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
104
释义 此成语比喻有毅力,不怕困难。典出《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溯 源 传说北山曾有个愚公,将近九十岁了,住在两座大山的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就把全家人聚在一起谋划说...
167
释义 此成语意为还有多余的勇气,可以付出,形容潜力很大。典出《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 注释 余勇:指多余的勇气和力量。 贾:卖,引申为付出。 溯 源 春秋末期,晋国霸业渐衰...
103
释义 余音绕梁指留下的音乐好像还在屋梁间回旋,形容歌声优美,令人难忘。典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注释 余音:在音乐演奏之后耳边好像还有声音。 梁:屋梁。 溯 源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有位...
111
释义 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称为衣钵相传。典出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海,得禅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注释 衣:佛家所说的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
115
释义 此成语指能够给别人改正一个字的老师。典出宋陶岳的《五代史补》:郑谷在袁州府,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投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溯 源 唐朝时期,有一个叫齐己的诗人,做了...
153
释义 此成语形容诗文、书法作品精妙,具有很高的价值。典出汉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咸阳布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溯 源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甚盛,富贵之门甚至养数千门客。吕不韦是秦国的重臣,封文信侯,官居相国,因...
195
释义 此成语原意指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两岸虽然为水面所隔,但相距很近,往来方便。语出唐李延寿《南史陈后主纪》: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溯 源 南北朝后期,隋王杨坚取代北周称帝,逐渐统一了北方,于581年,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文...
87
释义 一叶障目原意指被一片叶子遮住眼睛,连泰山也看不见,比喻被暂时的、局部的现象迷惑,认不清根本的、全局的问题。语出《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注释 障:遮...
90
释义 一鸣惊人指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典出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溯 源 公元前614年,晋楚争霸,正当楚穆王雄心勃发,准备完成称霸大业时,不幸身患暴病而亡...
62
释义 此成语意为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第二次、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消失了。比喻趁劲头大时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不间断。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注释 鼓:敲战鼓。 作:振作。 气:勇气。 溯...
88
释义 夜郎自大 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典出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注释 夜郎:汉代时期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国,今贵州桐梓一带。 溯 源 当年,张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