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此成语比喻有毅力,不怕困难。典出《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溯 源
传说北山曾有个愚公,将近九十岁了,住在两座大山的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就把全家人聚在一起谋划说:“我们尽力挖平这两座大山,使路从豫州南部一直通到汉水南岸可好?”大家都同意。她的妻子疑惑地问:“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要拿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办呢?况且土石放在哪里呢?”大家都说:“把土石扔到渤海边,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带领着子孙几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一年才来回一次。邻居家七八岁的小男孩也来帮忙。河曲有个叫智叟的老人听说了此事,笑着阻止愚公说:“唉!你真笨啊!凭你老弱之力,连大山的一毛都不能损减,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愚公听后,长叹一声,说道:“你真顽固啊!都不如我邻居家的儿子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子,子子孙孙,如此无穷,而山却不增高了,怎么会挖不平呢?”
后来,天神听说了此事,害怕他日夜挖山不已,就告诉了天帝。天帝感动于愚公的诚心,就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到雍南。从此,冀南、汉阴两地没有阻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