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马太君乃是呼王爷的夫人,皇上不知她到此有何事,八王对太宗说:“叫他母子进来吧。”
佘太君叫众女将接进来马太君母子,二人见过皇上和八王。只见呼延丕显头戴白身穿孝,母子此时放声大哭。
皇上说:“马太君,你母子不要啼哭,快快起来!”
太君叫人看座,母子二人坐下。马太君说:“我母子二人由打府里来。马童来报:‘金鞭王染病在床,潘大帅曾去探病,他走后呼王死去,死的不明。’才说至此,马童吐血而亡,因为他是连夜跑回京城,活活累死了!呼王的死尸还在边关,求万岁做主!”
听完马太君的话,没等皇上开口,八王就把六郎攒御状之事告诉了马太君,然后说:“我们正商议派人去边关拿来潘仁美,问清是非,他害杨家众将如果属实,绝不饶他!现在呼王又死的不明,马太君不必难过,自有万岁替你做主。”
皇上说:“皇侄,你看谁能去边关捉拿潘仁美啊?去人少了恐怕不行;去人多了又容易引人注目,你看如何是好?”
此话惊动了呼王之子呼延丕显,小将当时上前施礼,口尊:“万岁,臣儿愿下边关去捉拿潘洪!”
皇上听言,当时一愣!皇上顺声转双睛,原来是呼延丕显小顽童。“尊万岁”,臣儿要把边关下,领旨捉拿贼潘洪!太宗摆手说:“不用,你一十三岁怎么带兵?你年纪轻轻怎能捉来潘仁美?怕只怕你一去之后难回京!”丕显说:“万岁看我年纪小,有几位古人臣儿记心中:秦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周公瑾一十三岁当水军都督领过兵,五代残唐高行周,九岁挂帅为元戎;小沉香劈山救过母;文武状元小罗成;提起前朝几辈古,臣儿还算是老英雄。再好比金刚钻虽小钻瓷器,枣核钉虽大可不行;狸猫虽小能避鼠,牛大的兔子也怕鹰;蟒长八丈一道菜,龙生七寸能腾空。请万岁、八王把宽心放,臣儿此去马到成功!”
太宗说:“潘仁美乃带兵元帅,边关有几十万人马,一旦你到边关拿潘洪走漏风声,一怕你性命难保,二怕他带兵造反进攻汴梁。”
丕显说:“万岁请放宽心,臣儿想过,到边关明拿潘洪比登天还难;只有用稳军计智取,骗他回朝。请万岁传下三道旨:一道旨是边关众将功劳很大,由我带着酒肉去犒赏三军;二道旨派我去请父灵还朝;三道旨命我捉拿潘洪。我带着万岁的三道旨意,到那里随即应变,见机行事,准能成功。如若办不成,臣儿情愿输项上之头!”
听完此话,八王和太君都赞扬丕显,别看年纪轻轻,却不寻常!
太宗道:“皇侄,太君,你们看此时如何?”
八王和太君同时又问马太君:“夫人可舍得叫丕显去边关?”
马太君说:“丕显倒还机智,也有些本领,但能否拿住潘洪,却不得而知。只要万岁下旨,八千岁和太君愿意叫他去为国出力,我绝不阻拦,就叫他去吧!”
八王道:“既然如此,杨景邦过来,你跟随丕显同去边关,对他捉拿潘洪之事,你要尽力协助。拿这个老贼早几天、晚几天全部要紧,只是要千万保住丕显的安全!假如他有个三长两短,杨景邦,你拿命来见我!”
杨总兵说:“请八王千岁放心就是。”
这时,六郎在一旁对丕显说道:“到边关之后,潘洪手下有陈琳、柴干二位总兵,是咱们自己人,又用到他们的时候,可以找机会说明真情。”
然后,六郎又对八王和太宗说道:“黑沙河边还埋着我七弟的尸首,请万岁准许丕显请灵回朝时,把七郎的尸首也带回京来!”
皇上和八王点头应允。丕显对皇上说道:“臣儿去边关,还请万岁封个官职,才好出面行事。”
太宗心想:如果官封小了,怕捉拿潘洪时,众将不服;如果官封大了,怕朝中文武不满。又一想,他这是舍命去边关,也算是一员了不起的小将!如果真能拿回潘洪,也称得起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为国立功啊!他本来就是少王爷,于是就封丕显为双王。封罢,呼延丕显叩拜谢恩。皇上又道:“几时动身哪?”
大家齐说:“此事不宜拖延,越快越好!”
八王请皇上传旨校场点兵五千,呼延丕显、杨景邦第二天就动身去边关。
待一切安排好,八王又提醒皇上千万不能对娘娘言及此事,也不能叫文武百官知晓,暂时严守秘密。然后,皇上和八王各自起驾回宫,文武官员各自回府,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