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弄玉(81)

弄玉(81)

作者:吃饱去睡觉了
第80章 不想写提要啊啊啊。

叶秋水躺了小半个月才恢复过来,胡娘子心疼坏了,看着她削尖的下巴,差人送了许多补品过来。

她身体虚弱,去不了作坊督工,只能坐在榻上翻账簿,叶秋水离开曲州快两个月,账目堆积了许多,她从头到尾开始梳理,将不对的地方记下来,第二日,一群伙计挨个上前,隔着一道帘子,叶秋水的声音响起,“我们原定送二十箱货物去泉州府,但账目上的数字怎么不对?”

“你们不要为了缩减工期就偷偷降低成本,只准按照流程走,工艺一步都不能少,我上次是怎么说的,你们又忘了,负责这批货的是谁,周管事是吧,这个月分红扣两成,你手上的活计交给王伯来管。”

周管事面露羞愧,低声称是。

她的声音低哑,听得出人还是病着的,话音虽轻,落在耳朵里,却也无人敢置喙,叶秋水用了三天的时间,理清了两个月的的账目,铺子里各处的活计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家一下子有了主心骨,全都忙活起来。

同乘一艘大船的人过来拜访,向叶秋水道谢,船上的疫病并没有彻底蔓延,因为她的悉心照料,几个贡士已经能下地走路了,只有一个还有些虚弱,得再养一阵子。

几人听说她病了,隔着帘子探望,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还答应嘉玉要照顾好他妹妹的,结果反而……让小娘子照顾我们了。”

叶秋水笑了笑,“这有什么,在京师的时候,诸位对我也很照顾啊。”

“我觉得叶小娘子也可以去当大夫,那些草药我根本分不清,可是渔手教你一遍你就会了。”

贡士想起在船上的时候,叶秋水动作熟练,麻利,许多东西她只需要学一遍就能烂熟于心,药要用什么火候来煎,什么病症对应什么用药,她都能有条不紊地分辨。

“只是之前为了调合香,看了几本医术,略懂得一些皮毛而已,哪有那么厉害,真去当大夫,万一将病人医出毛病来怎么办?”

众人哈哈大笑。

“调香居然也要看医书吗?”

有人惊奇道。

叶秋水解释,“要的,有些香料既可以用来调香,也可以当药材服用,我们做香品的也讲究阴阳五行,两者是互通的。”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感叹这其中的玄妙。

——

叶秋水又休息两日,身体恢复了,将自己带回来的礼物拿出来。

幸好她将箱笼放到高处,没有浸到水,里面的东西还是完好无损的,铺子里的每一个伙计都有,叶秋水将从京师买回来的佳酿送给爱喝酒的掌柜,香粉胭脂给爱美的小姐妹,还有几盒药膏分给作坊制作香包的绣娘们,说:“娘子们做绣活辛苦了,这是京师的香膏,抹在手上可以防止手掌皲裂,气味还能保留数日不散呢。”

听到是京师的东西,大家都很新奇,叶秋水每个人都想到了,伙计们都笑,说东家去京师探望兄长,舟车劳顿,竟还记得给他们每个人带东西。

大家干活都更有劲了,嚷嚷着要跟随东家一辈子。

叶秋水笑盈盈摆摆手,还有些礼物要拿去送给王绪维与江晖。

江晖解试落榜,如今仍在县学学习,他已经参加解试两次了,都没有中,江晖埋头苦学,打算三年后再次参加,不行就回家继承家业,跟着长辈后面学做买卖。

以前江四爷与四夫人还念叨着争家产,叮嘱他,要警惕江泠记恨,报复,可如今,那个被他们防备着的少年已经去了京师,做了天子门生,最开始,江家每个人都心惊胆战,害怕江泠一朝飞黄腾达会报复霸占二房产业的族人,可是等来等去,等到江泠高中,等到他去翰林院学习,他也没有想要清算江家的意思。

众人才明白,江泠根本没有将他们当做敌人,不是惦念旧情,只是觉得浪费时间,他不屑于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争斗。

江家族人懊恼当初逼走江泠,如今他们痛失一个考上进士郎的后辈,改换门庭的愿望彻底落空,族长只能唉声叹气。

一步错步步错,早知今日,就不该放任族人赶走三郎。

江四爷与四夫人在喜报传回曲州后就不敢再折腾了,曲州难得出了一个进士,知州让人给江泠立了个牌坊,又高又有气势,一进城就能看到,如今江泠可是曲州的名人,江家根本不敢对他怎么样,族里的人想要抹黑他,知州第一个不同意!

四房眼高手低,这几年一直在为江晖相看妻子,不是嫌人家门第低,便是嫌对方家中贫寒,四房一心想要与官宦人家结亲,挑了几年,一直到现在,江晖都要及冠了,还未曾娶妻。

“五郎,外面有个小娘子找你!”

同窗兴奋地扑过来,眉飞色舞。

江晖愣了愣,“谁啊?”

“不知道是谁,不过可是位佳人!”

江晖被他们打趣,纳罕地放下书,出门。

街旁,叶秋水正在看料子,她来城东这里进货,想到江晖就在附近读书,便想顺道将东西给他。

江晖跑出县学,远远看到有一少女带着几人等候在道旁,脚边还放着一口木箱,看着沉甸甸的。

江晖有些诧异,觉得小娘子有些眼熟,走近了,听到她笑着唤道:“五哥。”

她身量高挑,眼眸清亮,声音脆生生的,江晖呆住,半晌才回过神,想到她是谁。

三哥离开曲州已经许久了,平日四房也不怎么同宝和香铺的人往来,江晖很少见到叶秋水,隔一两年见一次,发觉她越长越变样,面庞清丽,风致楚楚,像是一朵即将盛开的芍药花。

叶秋水让人将箱子抬上前,说:“这是兄长叮嘱我带回来给你的。”

江晖上前,犹豫道:“给我的?”

“嗯。”叶秋水颔首,看着他打开箱子查看,面上怔愣,紧接着便是惊喜。

“都是一些大儒所作的文章,兄长收集来的,觉得或许对你来年科考有用,托我带给你。”

江晖眼前放光,欣喜若狂,“三哥远在京师竟然还记着我!”

他随手翻开一本,越看越兴奋,都是大儒的文章,曲州这种小地方难以寻得,粗读几行字便觉得非同一般。

江晖将箱笼合上,脸上满是笑意,“我要写信给三哥道谢!”

“那五哥不若写完给我吧,我一同寄过去,正好这两日我也要给兄长写信。”

叶秋水离京已经月余了,该给江泠写封信报平安。

“行。”

江晖还沉浸在方才的喜悦中,捧着书,笑呵呵的。

东西送到了,叶秋水告辞离开,刚一转身,江晖突然喊住她,他眸光乱晃,斟酌着开口,“那个、那个叶……妹妹,也多谢你特意跑这一趟给我送来这些书。”

叶秋水笑了笑,顾盼神飞,“不客气。”

她和伙计走了。

江晖站在原地,看了许久。

——

料子定下了,叶秋水让伙计将几箱货物搬上车,一会儿直接去作坊。

宝和香铺的生意红火到极致,还有些人听说过江泠的名号,知道铺子的东家是进士郎的妹妹,便是不闻香,也忍不住买个香包回去。

以前宝和香铺的生意也好,同行大多眼馋,使些小手段,远没有要闹到头破血流的地步,如今,因为宝和香铺,城里其他几家铺子生意惨淡,最后只能被迫关店,而宝和香铺蒸蒸日上,看不惯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马车走了半刻,毫无预兆地,猝然停住,车厢摇晃,叶秋水一个趔趄,眼疾手快按住车厢壁,才没一头往前栽去。

“怎么回事?”

她出声问道。

“东家,是香行的人,说是魏行首请您一同去喝杯茶。”

曲州有香行,卖香料的不止宝和香铺一家,做布匹生意的有布行,做金器的也有小团体,一家独大,别家自然不满,曲州就这么大,若生意都被一方垄断了,别家分不到羹,自认容易闹起冲突。

叶秋水不爱同香行的人打交道,一直埋首做自己的东西,其他商人早就看她不满了,忍了几天,在确认进士郎短时间内不会回来之后,立刻在叶秋水出门的路上拦人。

魏家在曲州做的也是香料生意,以前宝和香铺还没有家喻户晓的时候,魏家香铺才是曲州生意最好的。

可如今,铺子一年不如一年景气,上个月刚关了几间铺子,魏家人坐不住了,要叶秋水过去好好谈谈。

“叶小娘子,赏个脸呗。”

魏家下人抬手请叶秋水上楼。

一旁的伙计低声道:“小东家,咱不能答应上去,那魏家做香料生意好多年了,从前胡娘子也不敢惹他们,我们抢了魏家的风头,咱们让让步就是了,别和他们起冲突。”

“他们的东家,据说年轻时杀过人,还蹲过大牢!”

其他不知情的伙计一听,吓个半死,一起劝阻叶秋水。

可马车附近围了人,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叶秋水神情严肃,眯眼看了看不远处的茶楼,沉声道:“我们现在退,他们只会觉得咱们宝和香铺的人好欺负,以后会更变本加厉,不就是喝口茶吗?去就是了。”

她掀起帘子,从马车上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