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165)

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165)

作者:阿耐

老李这个本地人连推带拉将壮汉赶出市场,那壮汉一点多的闲话都没有,笑嘻嘻打趣几句还真走了,仿佛到此一游,游完拍屁股走人。杨巡在一边儿看着太有感触,事情难道就这么简单解决了?等老李转回,他怔怔地问:“那人没说啥?”

“说啥呢,都没听说还有收这个计划生育管理费的。以后不会来了,我说了。”

杨巡掏抽屉摸出几张单据给老李:“大哥你看,这都是些会计都不收的条子,都不知道收的什么费,你要是每天都在就好了,他们看见你什么话都没,看见我什么话都说。”

老李拿来单子看,有些单子上写的字跟狗爬似的,好不容易才辨认出意思来,那收费项目真是匪夷所思。他有些感触:“你们南方人来东北挣钱,难啊。到底是我们东北人的地盘,你们总得为地方建设做点儿贡献。”

杨巡笑道:“今天已经算好的了。刚开始那几天,来的都比顾客多,光应付他们我都忙不过来。后来我总算理出一点头绪,索性自己找上门去送点人情,让他们别上门来。否则来的顾客都以为我这儿开店不规矩,以后人家还敢上门买东西吗?现在几个主要部门的都摆平了,今天来的这个肯定不是那几个要紧部门的,所以我不理他,来的人也知道自己没来头,只会虚张声势几下,看没人应他就走了。”

老李看着杨巡笑道:“这都谁啊,别理他们,你规规矩矩做生意,还怕关了你店面不成?”

“可不能不理,他们不管你们国营集体企业,管起我们来跟捏死个虱子要命。我还是主动送上门去吧,还能换个人情。等他们派人来罚,我交出去的钱更多,还挨罚受气影响生意。大哥,那叫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老李听了哈哈大笑,抬眼见杨巡的手下已经骑着黄鱼车从仓库拉来一车货,便起身道:“我走了,你有摆不平的人,找我,我帮你一起找人。”

“哎,大哥你就别走了,要他们把东西送去,你留着我们待会儿一起喝酒去。”

老李笑骂:“你还跟我提喝酒,你那个村支书大哥上回害得我吐一床,你大嫂等着找你算账。”

杨巡锁上抽屉,笑嘻嘻一直送老李到门口,看着他骑上车走了才回。眼看日头已经西斜,他整理出一些零钱,把今天赚的凑个整数,存到火车站口的银行里去。回来就招呼着大伙儿打烊,亲手一扇一扇地关上窗户关上门,夜色瞬时降临宽大的市场。

如今给杨巡帮忙的是杨母从村里物色的两个二十来岁小伙子,也都姓杨,算是有些七拐八弯的远亲。两个人跟着杨巡白天看柜台,晚上守市场,虽然年级没差多少,可这两个刚从学校出来的男孩怎能跟杨巡比?见了杨巡都是乖乖听话,一点滑头都没有。

其中一个男孩生起煤炉,另一个洗菜淘米,杨巡自己拿把扫帚打扫卫生,每天下来都有一筐垃圾。杨巡捡出几条废电线什么的,扔一边儿等待送去废品收购站。很快,三个人便凑一起吃饭了,很简单的菜,白菜炖肉片,清炒土豆丝,市面上也就这几样菜。

饭后,其他两个去另一角拉起天线看电视了,杨巡趴柜台上开始学习。他已经学完高一的课本,现在开始看高二的。其他都还能自学,尤其是数理化的,他初中时候就学得好,唯独英语不行,他就是读不出来。他自嘲,这世上竟然也有他说不出来的话。

但杨巡的心今天有些安定不下来,他想到上午时候一个在邻市做生意的老乡来探访,东走西看问了不少问题,杨巡估计那老乡回头就会想方设法在邻市开出差不多的电器市场。如今他的市场已经做出一点名气,所有柜台都已经出租,而旁边的新市场虽然还没开始造,才刚开始挖地基,就已经有人找关系上来预定柜台,可见当初决策的正确,电气市场是条旱涝保收的好路子。想到这个市场的开业有些苦,但是开业后基本没啥事可烦,除了总有人上来罚款收款,杨巡有些野心膨胀,要不要抢在别人之前,到邻市也开这么一家市场?

如果要开的话,那一定要抢,否则等别人开起来,他再进去就没意思了。可是钱呢?他现在连建一幢新楼都有困难。

他正胡思乱想着,忽听“轰”的一声巨响,惊得他不由自主就从木椅子上跳起来,愣愣看向声源地,却见铁门脱线似的乱晃,原本横在拦腰的门闩不知去了哪儿,地上不知什么时候躺了一块大石头,透过被撞开的门看去,外面黑魆魆的看不见东西,只听出有人在远处装鬼弄神地尖叫,声音中似乎可以辨认出喝醉的倾向。

杨巡无语,顺手摸到柜台底下,一把关了电器市场所有的灯,以免他在明,人在暗,他大大吃亏。等了会儿,不再有动静出现,他才借着月色,操一根铁棍摸出去,另外两个人也一起操铁棍跟上。但外面的人早跑光了。三人只能折返,简单将门修理一下,将被撞弯的门闩拗直,关门落锁,继续他们安静的夜生活。

两个同伴都在骂,杨巡阴沉着脸听左一声“又”,右一声“又”,心说这都第几次了,开门到现在,算有两个多月了吧,怎么事情越来越多?刚按下那边每天罚款的,就迎来这边晚上骚扰的,都好像存心要南边来的人好看似的。想到白天老李轻易打发走一个收计生费的,这当地人办事就是方便。他这个市场开下来,不怕苦不怕累,春节不回家也忍了,唯独方方面面的杂事,那才是真正的挑战,真正纠缠不休的无底洞。

但没容杨巡想多久,门口又传来“轰”的一声,这回门没被轰开,只是回音绕梁不绝。杨巡摆摆手阻止两个火气直冒的同伴操铁棍冲出去,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惹事儿。他们地处火车站边儿,人来人往消息灵通,他只知道最近最好少出门惹事。他熄灯睡觉,往往都是这样,他这儿关灯时候,外面反而没兴趣闹了,或者外面担心里面有了埋伏。

但他才躺下,身边的电话铃响。杨巡说什么都不会想到,竟然会是看似遥不可及的宋运辉打来的电话,他拿着电话,谀辞便热情洋溢地滑出:“哎呀,宋处,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听说宋处又高升了,正明厂长电话里说起来都是羡慕啊……”

宋运辉微笑打断:“小杨,我从姐夫那儿问来你的电话,没想到你能独立启动一家电器市场,非常了不起。怎么样,做得好吗?”

杨巡实在想不出宋运辉找他会有什么事,心下打着鼓,嘴里依然热情:“什么电器市场啊,挂羊头卖狗肉,只有小小一间门面啦。这会儿柜台都租出去了,不晓得旁边两层楼店面造起来有没有人要,要没人要,就砸手上啦。”

宋运辉饶有兴致地问:“小杨,我一直不是很明白,你为什么跑那么远做生意去,有谁带着你吗?”

杨巡这下更加不明白宋运辉打这个电话是什么意思了,但他当然不会拒绝整个小雷家村的小舅子,“以前刚来时候不知道,只听说东北人钱多,我就跟着来了。来了才知道东北到处都是国营大厂,工厂有钱。正明厂长说,他们的电线,一半得运来东北。怎么,宋处的新单位……”

宋运辉心说原来还真有道理在:“现在珠三角……就是广东那边发展更快,还有好多外资企业兴起,你们同伴有没有考虑去珠三角一带做生意?”

“有啊,有人去了,广东人开放得早,向台湾人香港人学了不知多少招数来,大大小小生意他们自己都占了,我们去吃什么啊?再说深圳不容易进,还得打边防证,话也不容易懂,没像这边都是普通话,我们可不拈轻怕重的都赶来东北了嘛。”

宋运辉暗暗点头,原来看似一门不起眼的小生意,其中蕴含的却是不少的政治经济大道理。他本来只想就一些开店的事问问杨巡,想把寻建祥拉到他身边来,彻底摆脱现在的朋友圈,刷白底色重新做人,但此时一问一答,他问出了兴趣,索性与杨巡探讨起来:“小杨,你有没有考虑过现在的沿海地区?国家仅批了珠三角一带的开发区,还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设立了经济开发区,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你看,我们这么大的工程就落户在海边,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因为备战需要,重点企业都转移到后方,造大三线,可现在不一样,现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设计四五年了吧,沿海码头也在轰轰烈烈地造,沿海开发区的厂房办公楼也在轰轰烈烈地造,你有没有想过,现在开始,到未来几年,很可能沿海地区的发展会带来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