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转生接口(33)

转生接口(33)

作者:刘宇昆

“什么意思?”谢尔曼问。

“每一块水晶都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组织结构。它会生长,会移动,会通过压电、温差电和热电效应消耗及转化能量。它会繁殖——泥模就相当于DNA的功能,中间还会突变。这一切它在地质时期几乎全部经历过。”

“但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呀。”谢尔曼说,“你说的是一块岩石被风吹跑,从山上滚下来。”

“讲句公道话,”克罗塞说,“一切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都是理所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确定过程的结合体,比一块被风追着跑的水晶好不到哪儿去。”

“这些水晶也有进化,船长,圆形构造就是证明。那些不方便移动的水晶沉积不下来,于是平静地死在湖床上,当熔岩流出、酸洪经过的时候便彻底消失了。活下来的那些则在漫长的岁月中进化其构造,让自己能随风逐流进入产卵池。”

谢尔曼刮着自己鼻梁说道:“芭芭拉,我总算明白你的意思了。”

“这或许算是一个巧妙的论据,但还是诡辩,不是科学。”芭芭拉说,“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把这些石头当作生命。生命不是这样定义的。”

“为什么不行?”欧阳问,“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一切都应该被重新审视。”

有时候明明自己知道,但就是要借别人的嘴说出来。谢尔曼暗自思忖。

“好吧,就算我把这些水晶当成活的又怎样?我还是会把它们归为有趣的地质现象。管它叫什么,没有任何区别。”克罗塞说。

“有区别。”欧阳道,“我演示给你们看。”

他们把一间小生物实验室的中央腾出来,将一架闲置的小型无线电天文望远镜的抛面镜取下,重新安装到一台旋转搅拌机顶上,搅拌机碗呈倾斜状。当搅拌机低速旋转时,上面的抛面镜像陀螺一样摇晃,在圆周运动中改变了倾斜的角度。

欧阳小心翼翼地将一个轮盘赌钢球大小的小水晶球放到抛面镜中央。小球滚到镜面边缘,开始沿边框滚动,在镜面摇摇晃晃的圆周运动下越滚越快。它叮叮当当地撞击着边框,水晶里面开始发光。

“船长,能把灯灭掉吗?”

黑暗中,这块水晶看上去就像一个悬浮的火球,撞击边缘所发出的叮当声就是一首缓慢延续、清脆悦耳的铃音。

天籁之声。谢尔曼心想。

黑暗中,欧阳拾起一把叉子,对准从她面前经过的水晶球快速地连续戳了两下。猛然爆发的两道火星汇成一股格外耀眼的闪光,充斥于水晶内部,而后渐渐地暗淡下去。

水晶再次从欧阳面前经过。这一回她戳了三下。

接着是五下、七下、十一下。这时,欧阳只能围着镜面跑才能赶上水晶。

后来她停下道:“看。”

水晶继续滚动。突然间,它开始快速迸发出亮光,越来越耀眼。大家都在默默地数数:一、二、三……十三。

“我们可以把这些电路模式单纯地视为地质奇观和物理奇观,视作一种偶然的机械计数。”欧阳说,“这都是确定的,能由此产生出电势和电子。但我们大脑的电路模式也一样,生命和意识的火花其实就是复杂的机械运动。”

她真是艳惊四座。谢尔曼心想。那个胆怯羞涩、缺乏自信的女孩不见了。她好像变了个人。

“表面的细槽有可能是侵蚀摩擦的结果。”克罗塞说,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让他兴奋不已,“如果是的话,它们会改变水晶的电路模式,由此生成一种记忆。它们和其他水晶一样在泥模中复制。对这些生物而言,记忆和基因其实是一回事。”

“当然,旋转的抛面镜不等于自然测试,”欧阳说道,“在自然的环境下,它们几乎不可能像这样连续移动,唯一接近的就是从一道很长的山坡上滚下来。有些水晶也许能存活五千年,每天晃动几次,滚动几回,一年下来只能移动五十米。它们的意识——如果有的话——是和地质时间同步的。它们对世界的体验不是一个持续的当下,而是长期静止过程中的一些不连贯的激闪。不过,要是克罗塞船长想的没错,它们能从过去的世世代代中获取记忆,有可能延续上百万年。

“它们是单单记录下岁月的痕迹,还是依照自身必须遵循的思维——不管是哪种思维——生成这些沟槽的呢?它们是拥有自由意志,还是记录历史的奴仆?我们的到来会对它们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