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苏茉儿,我的苏茉儿,什么时候你可以不考虑别人?”鲁清一的眼神中满是疼爱,轻轻地抚着她的头发。
“娘娘待我如亲姐妹般,我答应要守候娘娘,一直到她不需要我的守候为止。”苏茉儿平静的脸上,露出了坚定。
苏茉儿的善良、倔犟和坚强,让鲁清一心疼不已。
“好,你守候着你的娘娘,直到她不需要你。我守候着我的苏茉儿,直到她也不需要我,好不好?”
鲁清一把手从苏茉儿的头上移开,同样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她。
苏茉儿那一直抑制着,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
鲁清一从怀里取出一块手帕,那是苏茉儿送给她的,上面有着她的刺绣的手帕。他把苏茉儿轻轻揽在怀里,慢慢地给她拭着泪。
苏茉儿的身体先是一挺,接着便软软地靠在了他宽阔的胸膛上。
“你不该再等我,都等老了。你找个好女人吧。我不值得你等,不值得你守候。”苏茉儿抽咽着说。
“找其他女人,带给我的只会是失去你的痛苦。但这么守候着你,却让我品尝到了等待的幸福。”
鲁清一说完,双手捧起苏茉儿的脸:“我们说好了,等太后娘娘一切安好,你就和我一起走好吗?不管多老,即使老得白发苍苍。”
苏茉儿不说话,看着鲁清一。
“好吗?答应我,不管多老。”鲁清一轻轻摇了摇苏茉儿,重重地说。
“不管多老,即使白发苍苍。”苏茉儿轻轻喃喃说完,眼泪再次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流了下来。
“不管多老,即使白发苍苍,我容颜不在?”苏茉儿轻声说。
“对,你容颜不在,我也已鹤发鸡皮。那时候,我们还像现在一样,在这山野中漫步!”鲁清一说着,又开始给苏茉儿拭眼泪。
“一直到死?”苏茉儿泪眼看着鲁清一。
“一直到死!”鲁清一一只手给苏茉儿拭泪,另一只手却把她搂得更紧了……
第四十六章 母子矛盾
(1)
多尔衮离世后,布木布泰重回慈宁宫。多尔衮死后顺治的所作所为,让布木布泰和儿子之间有了裂痕。然而,为了顺治能稳坐皇位,布木布泰还是强忍悲伤和气愤,和顺治联合起来,希望能渡过统治危机。
为了抚平内部矛盾,布木布泰和顺治再次采用个个击破的方式,将多尔衮摄政时期被赶下台的郑亲王济尔哈朗重新委以重任。几浮几沉的济尔哈朗,深知世事难料,见好就收,便也用同样的方式安抚手下,一个安抚一个,暂时让内部矛盾得到了缓解。
内部看似安定下来,但布木布泰和顺治依然觉得危机四伏,诸王似乎都在观望,都在瞅时机,以便篡位。
“我倒要看看这十多岁的皇上有什么能耐掌管一个国家?”诸王都在心里冷笑,盘算着怎么见机行事。
内部有蠢蠢欲动,伺机篡位的诸王,外部的满汉矛盾也是愈演愈烈,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等待着时机,反清复明。
面对满汉民族矛盾,布木布泰和顺治完全手足无措了。布木布泰只得又和早已被她看作“军师”的苏茉儿商量此事。
“现在必须知道汉人对我们大清国最大的不满是什么。如今宫里的诸王都是满蒙人,我们需要找个汉人来商量一下。”苏茉儿想了想说。
“汉人?我们大清国自古以来就不允许汉人参政,到哪儿去找一个可靠的汉人呢?”布木布泰犯了难。
“要不奴婢去找鲁大人?”苏茉儿说到鲁清一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布木布泰这才想起,在内务府广储司任职的鲁清一也算半个汉人。鲁清一的母亲是满人,但父亲却是汉人。
“对!怎么把他忘了呢?快去,快去!”布木布泰高兴地说。
苏茉儿马上去找了鲁清一。鲁清一在听了苏茉儿的话后,沉思片刻说:“虽然满汉矛盾让皇上感到了危机,但同时未必对皇上不是一件好事。”
“好事?”苏茉儿不明白了。
鲁清一说:“据我所知,睿亲王做摄政王时,颁布了‘剃发令’(所有男子必须依照满洲的习俗将前面头发剃尽,顶发四周边缘剃去寸许,不遵守者斩首),这个剃发令使很多汉人被杀,引起了汉人的不满。再加上大清国自古以来汉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无法为官,这都使满汉之间的矛盾倍增。如果皇上能够改变这种状况,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来支持皇上,岂不是让坏事变成了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