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延津‘天蓬元帅’打工,我老觉得炖猪蹄没出息,到头来,还是猪蹄帮了我们。”
马小萌笑了:“谁能想到将来的事呀。”
饭馆的名字,延津的猪蹄店叫“天蓬元帅”,西安的猪蹄店也叫“天蓬元帅”;延津的猪蹄店生意好,西安的猪蹄店也起这个名字,图个将来生意兴旺。从饭馆的窗户往外看,能望见大雁塔。这间门面房,过去就开过饭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倒都是现成的;买来油盐酱醋,买来花椒大料,买来葱、姜、蒜、辣椒,再买来猪蹄和各种蔬菜,就可以开张;这也是两人当初看上这门面的原因之一。接饭馆当天,明亮和马小萌,打扫饭馆里外的卫生。明亮去门外擦拭窗户的玻璃,看到一条小狗,普通京巴,在门口踅摸,大概看这里开饭馆,来寻点儿吃的。明亮:
“去别处转转吧,这里还没开张呢。”
卫生打扫完,明亮蹬着三轮车,去南郊菜市场买油盐酱醋等各种作料、猪蹄和各种蔬菜,发现那只京巴,“坨坨”跑着,跟在三轮车后边。明亮:
“跟着我干吗呀?别再跟丢了,找不回家。”
京巴愣神想。明亮蹬着三轮车再走,它又“坨坨”跟在后边。明亮:
“你是条流浪狗哇?想让我养你呀?”
京巴点点头。
明亮突然想起什么,说:“我养你可以,但有个条件。”
京巴看明亮。
明亮:“你的名字,得叫孙二货。”
京巴点点头。
明亮下车,飞起一脚,将京巴踢到半空中:“孙二货,我×你妈!”
孙二货从空中落下,“嗷嗷”叫着跑了。明亮愣着眼睛:
“我不敢养蛇,但我敢打狗。”
明亮从菜市场买完油盐酱醋等各种作料、猪蹄和各种蔬菜出来,发现孙二货又跟在三轮车后边。明亮:
“孙二货,别跟着我了,我留你,就是为了打你。”
孙二货蹲在地上,愣着头想;明亮再走,孙二货不跟了。
七
明亮和马小萌的饭馆开张了,大厅里,放着七八张桌子;后厨,炖着一百多只猪蹄。但一天过去,没有一个客人来饭馆吃饭。第二天,仍没有一个人进来。第三天傍晚,狗在外边叫,明亮出门,看到一个人站在门外,在打量“天蓬元帅”的牌子;明亮打量这人,这人不是别人,竟是延津扫大街的郭宝臣的儿子郭子凯。郭子凯与明亮是小学和中学同学,如今在北京上研究生。明亮和马小萌的婚礼上,郭子凯专门从北京赶回来,给明亮当伴郎。自明亮和马小萌到西安来,没有老家延津人上门;因马小萌的事,两人也不愿意跟老家人来往;没想到第一个登门的延津人,竟是郭子凯。明亮上去打了郭子凯一拳:
“子凯,你咋摸来了?咋也想不到是你。”
郭子凯“嘿嘿”笑着:“我去宝鸡看我一个老师,路过西安,就找你来了。”又说,“找到你真不容易,我从延津炖猪蹄的老黄那儿,打听到西安的樊有志,由樊有志那里,打听到你在这里开饭馆。”又说,“听樊有志说,你刚来西安的时候,在道北卖过菜,现在咋不卖菜,又干起老本行了?”
明亮:“一言难尽。”
“饭馆生意咋样?”
“饭馆开张三天了,你是头一个客人。”
马小萌看郭子凯来了,也很高兴,忙下厨张罗了几个小菜,又端出一盆热腾腾的猪蹄:
“你们哥儿俩轻易不见面,赶紧喝两盅吧。”
明亮:“几年过去,大家都各奔东西了,得喝,得喝。”
郭子凯搓着手:“他乡遇故知,得喝。”
两人喝着酒,郭子凯告诉明亮,他研究生毕业,马上要去英国留学了。去宝鸡看那个老师,是他上研究生时的导师,也是他去英国留学的推荐人。老人家是陕西人,今年退休了,便从北京搬到了宝鸡,也是叶落归根的意思。明亮听说郭子凯要去英国留学,马上举起杯:
“那得再喝一杯,从小学到中学,咱们班同学里,数你有出息,要去英国留学了。”
郭子凯摇头:“看你说的,同学之间,不论这些。”又说,“再说,出息不出息,有时也不在个人,在当时的条件。”
“啥意思?”
“当时在延津一中,你学习比我强啊,班里数你物理好,可惜到高中一年级,你不上了。”从挎包里掏出一本书,书破旧得卷边,连书皮都没有了,“这是你的物理参考书,看你在上边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