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黄山官邸 日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张道藩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正在桌后批阅文件;蒋介石见张道藩进来,指着茶几上的《大公报》说。
蒋介石:宣传的事,都归你管,你把这篇关于河南的社评,好好念一念。
张道藩拿起报纸,左栏是一篇社评,叫《看重庆,念中原》,作者王芸生,张道藩只好念道:“昨日本报登载一篇《豫灾实录》,想读者都已看到。谁知道那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饿死亡的地狱。饿死的曝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妻离子散,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啃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这惨绝人寰的描写,实在令人不忍卒读……尤其令人不忍的是,灾荒如此,粮课依然。今天报载中央社鲁山电,谓‘豫省三十一年度之征粮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下,进行亦颇顺利’。这‘亦颇顺利’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
张道藩念不下去了,忙检讨:是我监管不力,昨天晚上,我刚从广西回来……
蒋介石停下手中的笔:王芸生是不是《大公报》的主编?
张道藩:是。
蒋介石发火:王芸生蛊惑人心,让《大公报》停刊整顿!
张道藩忙说:只是,王芸生受到美国国务院战时情报局的邀请,过两天就要访美,这时将《大公报》停刊,是不是……
蒋介石:这种时候,美国就不要去了。
张道藩忙转移话题:外边议论更多的,是豫北会战的事。政府要放弃河南,把灾民甩给日本人,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大家都说……
蒋介石:胡说,政府从来没说放弃河南,让《中央日报》发个社评,以正视听。
张道藩张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时宋美龄进来,对蒋介石说。
宋美龄:童子军的孩子们来了,都想见见你。(又强调)这批孩子,都是烈士的遗孤。
蒋介石这时转过来情绪:烈士的遗孤,我见我见。
张道藩擦着头上的汗,也忙附和:该见,该见,委员长是童子军的总会长啊。(接着说)委员长,我先回去了。
张道藩退去。宋美龄开始给蒋介石的脖子里系童子军的领巾。这时陈布雷进来。
陈布雷:史迪威来了。
蒋介石:不是说明天见他吗?
陈布雷:他自己闯进来的。
53. 黄山官邸 日
史迪威在发火。
史迪威:请原谅我打扰您,我知道您刚从缅甸回来非常疲惫。但我实在不能再忍受下去了—必须马上进行军事改组,曼德勒战役打得一塌糊涂,每一个将军都在保存自己的实力,杜聿明和戴安澜拒不听从指挥,他们忘记了我是他们的长官。而我听说,他们背后有您撑腰!
蒋介石脖子里系着童子军的领巾:史迪威先生,这是不可能的。
史迪威:我还听说,蒋鼎文将军的部队,并没有有力地抵抗向河南进攻的日军,一个礼拜就把防线全丢了,据说也是因为您暗地要把这支部队撤出,把河南甩给日本人。
蒋介石:这肯定是谣传,蒋鼎文将军的部队,还在有效地抵抗日军。
史迪威:盟国援助的战略物资的分配,也应该以军队能否作战为前提,而不能只用来装备效忠于个人而不是国家的嫡系部队—有人说您在考虑战后的世界格局和中国格局,但如果我们在目前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在打个人的小算盘的话,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先进日本人的战俘营而没有战后。
蒋介石发怒:史迪威将军,请你明白你在跟谁上课。我是盟军中国战区的总司令,而你是我的参谋长—你不懂中国的事情!
史迪威:已经有无数人在用这个理由来搪塞我,那么中国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我要把这里的情况报告罗斯福总统,罗斯福和斯大林肯定也不会同意你们的军队这么做!这也会影响到我们援助物资的战略分配!
蒋介石震怒,“忽”地站起:你不用拿援华物资来威胁我!我也会告诉罗斯福总统,你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参谋长!
这时宋美龄挽狂澜于既倒,美丽地笑着:都是老朋友了,犯不着一谈中国就这么怄气。(对史迪威,直接用英语)将军,委员长是中国人,他肯定和您一样关心中国。(挽起仍在生气的史迪威)外边有童子军在等着,我邀请您一起去检阅这支部队。
54. 黄山官邸 日
黄山官邸台阶上,站着蒋介石、宋美龄、史迪威,他们身后站着陈布雷等人。
一群八九岁的孩子,穿着童子军军服,列队从台阶前通过。打头旗的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孩子们虽然精神抖擞,但步伐走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