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人可不怎么样,他爹是上吊死的!”
“他爹是被他们逼死的!”
“他爹上吊前一个月,天天到他娘坟上去哭。”
问:
“到了坟前哭什么?”
答:
“一言不发!”
接着就是共同的“啧啧”声:
“看看,把他爹逼成了什么样子!就是到了死鬼面前,也无话可说了!”
“大悲不言,大辩不语呀!”
……
他们倒是洒下了一掬同情之泪。——看老胖娘舅最后恶毒成什么样子。他自己在生前对我们反打还不算完,死后还让别人对我们万箭齐发。他在自己的坟墓里还埋藏着弓箭。——当然,如果从戏剧的艺术性出发,他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导演呀。一开始我们还拿他和黄泥岗上的几个捣子作比较呢——我们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才叫血海般的干系呢。他用的手法比黄泥岗上的娘舅还要技高一筹呢。黄泥岗上的干系漏洞百出,于是刚刚得手,事情可不就爆发了吗?你们不就有家难回和有国难投了吗?不就丢下祖宗的面目上山当了草寇吗?而俺的娘舅制造的干系又是多么地丝丝入扣啊——既制造了血海般的干系,最后这干系又与他无干落到了我们的头上。既把戏剧推向了高潮,同时他身上又纤尘不染和没有血迹。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你看俺娘舅对于戏剧规律的把握是多么地艺高人胆大呀。一开始我们还为了稀的干的物质制造而在那里沾沾自喜呢,现在和娘舅的反打比起来,我们一下就汗颜、出汗和有些狼狈了。娘舅高明还高明在,他在制造和准备这一切的时候,我们还浑然不觉——哭就让他哭去,上坟就让他上去——等他回手将这血海般的干系兜头扣到我们头上时,我们才刚刚醒过闷儿来。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他已经上吊了。大幕已经落下了。重新找补剧情已经来不及和无事于补了。事情已经定性了。一切都无可更改了。我们只有将这血海般的干系和沉重的历史负担给担当起来。
但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呢。俺的娘舅还不仅仅满足于对我们的反打和制造呢。他的哭坟和上吊,还蕴藏着另外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呢——他在一个情节结束的同时,还在展开着另外的情节和阴谋呢——他到老胖舅母坟上的凭吊和一言不发,除了要将被动变主动,拋开干的或稀的,把血海般的干系强加到我们头上——他在做了这一切之后,这凭吊和一言不发又引出了另外一种艺术效果——那就是:
已经死了三年的老胖舅母是一个多么让人怀念的人呀
他们的一生是举案齐眉的一生
他们之间有无数的温暖可供怀念
当我在人生中感到绝望的时候,我起码可以来找你
你是一个远方的朋友
假如我把和你的再次相会和重温旧情当作一个目的的话,我的上吊也就义无反顾了
她的晚年慈眉善目
她做姑娘和少妇的时候柔情似水
她的眼睛像弯月
她的身条像杨柳
……
他用一个简单的事实,一言不发一下就总结了她的一生。——同时他又在用这个事实——再一次一箭双雕地——向历史说明,60年前他在俺的旧姥娘去世半年之后,娶进来的是一个多么温情可人的丽人呀。——但是当年接着发生的事实是:
八岁的大妹妹被他们卖给一个比她大15岁的麻子做童养媳
五岁的二妹妹被他们卖给一个比她大20岁的瞎子做童养媳
一岁的小妹妹被他们二斗谷子卖给了人拐子,接着到了俺的新姥娘手里。据俺姥娘说,俺娘抱过来的时候,手腕已经被她吮得露出了白骨
……
仅仅因为那个时候也没有干的或是稀的吃吗?还是因为戏剧因素——一场威武雄壮的话剧就要开始了——对于生活的必然要求呢?比这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据俺娘说——她又是听俺大姨说——,她的那个新过门的嫂子并不是一个美丽贤良的人——这是生活和艺术的悖反?——恰恰相反,是一个百年不遇的母夜叉。我们犯到她手里也是活该倒霉——这时我们就明白了,原来她也是这场话剧的导演之一,原来他们是联合导演。
她的晚年虽然慈眉善目——俺娘说,那是作恶作够了
但她做姑娘的时候是出名的搅家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