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杂志以独家爆料的形式放出了调查主力将注意力转向生还者的消息,其他媒体迅速做出了响应。事实上,警方那段时间的确对武内展开了接连不断的自愿配合式审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招供了。“自导自演”“动机不明确”的特异性吸引了媒体的进一步关注。
报道还记载了池本亨的证词。正如他本人所说,当时他觉得武内“一点都不像会做那种事的人”。可是他现在却断言“他做得出那种事”,可见人的想法都是会改变的。既然一开始他说了这样的话,若中途突然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肯定只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异常,无法得到信任。
案发时,池本下班回家,正好听见了警车的警笛声。当他看见警车就停在自家隔壁时,内心一定异常惊慌。如果他早二三十分钟回家,也许就能察觉到异常,并阻止凶手行凶。他是否有过这样的悔恨呢?雪见甚至想,这可能就是他一直走不出案子阴影的原因之一。
池本夫人……池本杏子也一样。她已经表达了自己的后悔,认为自己在院子里听见隔壁的声音和响动时,应该更紧张一些。可是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隔壁的房子里传来一两声惨叫,人们也很容易将其想象成看见了蟑螂或不慎摔破了杯子,谁又能责怪她呢?即使有亲戚关系,他们也只是两个独立的家庭啊。
也许人面对着逼近眼前的灾祸,有时也很难分辨出来。
她还查到了追溯武内过去的报道,得知他从少年时期就没多少朋友,以至于未能找到与他亲近之人进行采访。那些关系较为疏远的人都认为少年时期的武内是个“很有领导力的优等生类型”。他的父亲还是村会议员,深得众人信任。武内是他父亲五十五岁那年得到的孩子,所以在他上初中时,父亲已经七十岁了。一次,武内的父亲罹患重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家中留下的母亲是与武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后妈。而这个继母也在武内上高中时遭遇事故死亡了。
后来,武内考上了东京的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型贸易企业工作。周围的人都认为他平易近人,工作勤奋。又过了一段时间,武内辞去工作创业,大约十五年前跟一个英国女性结婚,但在案发三四年前离婚了。是否因为这次离婚,让他开始渴望友情和人性的温暖了呢?
在了解案情概要的过程中,最让雪见觉得奇怪的地方,就在于武内和的场夫妻是在国际航班上结识并开始来往的,但双方的住处其实离得很近,只有五分钟的步行距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太像是巧合。虽不能完全肯定,但武内有可能是在认识的场夫妻后主动搬到调布去的。按照调布那一带的住宅区布局,就算有意识地寻找某一家人附近的住处,也难免要找到五分钟脚程之外的地方……事实是否如此呢?
雪见没有找到有关这点的报道。这并不难理解。既然两家人关系好,那么即使不是巧合,彼此住处离得很近也并非怪事。想住在离好朋友近的地方,这种心情应该称不上异常。这个案子本身只是好朋友的关系破裂导致的悲剧。
可是,他现在又一次搬到了熟人家附近。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再加上前一次他的熟人遭到灭门残杀,这就让他的行为有了别样的意义。如果这不是巧合,那就足以称为可怕。池本用了“盯上”这个字眼,也许他说的完全正确。
可能因为连续读了许多众人都相信武内就是真凶时期的报道,她的想象一直在往坏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六岁小孩也惨遭毒手的事实让她这个母亲感到了强烈的不安。虽然她觉得那个笑眯眯给円香点心的武内应该不会如此凶残,但这并不是可以乐观对待的问题。
翻开无罪判决之后的报道,论调不约而同地转向了指责警方调查不力的方向。无罪判决的决定因素,果然就是辩方提交的鉴定结果,证实武内背上的伤并非自己能够制造的。除此之外,调查当局还有强迫武内招供的嫌疑,以及本人供述的动机不够充分等疑点。
动机不够充分是个无解的问题。一条领带引发惨案是否合理,受到主观的影响很大。池本就认为这个动机非常符合武内的性格。当然,动机肯定不只是一条领带,而是此前种种小事的积累,若是能证实武内的异常人格,那池本的说法并非不可能成立。
武内背后的伤似乎是审判长,也就是公公最大的疑问。如果能推翻他的判断,这也是能够反向证明武内行凶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