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冈茂美女士弹着钢琴朗诵了与谢野晶子、金子美玲的诗。传说中的摇滚歌手中山RABI女士穿着破洞牛仔裤,一身朋克装束,为我们献上了绝赞的摇滚歌曲,她的声音还跟从前一样。正牌艺人中山千夏女士发表了致辞,并演唱了她自己创作的歌曲来活跃气氛。
在那期间,外籍歌手李政美女士演唱了一首歌,词曲作者是发起并推动了本次聚会的麻鸟女士。她嗓音悠扬,拨动人心。据说是麻鸟女士要求她唱首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李女士爽快答应,才有了这次表演。真是一份美好的花甲贺礼。
这首歌叫《满月之夜》,在此分享部分歌词给大家。
光芒四溢 满月之夜
侧耳倾听 海的声音
独自站在 无名的海岸
今夜 想要祈祷
在蚀刻岁月的潮汐中
我出生的日子 再次来到
紧抱 回顾 穿越时空
就像海浪 靠近又流走
循环往复 涨潮的喧嚣
逐渐填满 我的全部
潮汐是女人的韵律。据说麻鸟女士是想象着怀孕女人内心满溢的情绪,才写出了这首歌词。她虽然未曾生育,但这种情绪,没生育过的女人也体会得到。歌词里还有一句“没什么好怕的 无穷宇宙 也在这双手中”。
反复吟唱的那句“逐渐填满 我的全部”,饱含了独自一人的充实,以及女人内心的自负与丰饶,除了自己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依靠。我听得几乎要涌泪。
“六十来岁女人的聚会”,原本是麻鸟女士为庆祝自己的花甲之年而策划的礼物,但对我们这些参加者而言,这次活动也成了她送给我们的一份佳礼。她心胸宽广,愿与大家分享这丰沛的时间。
聚会进行的过程中,大家见缝插针地拍摄了纪念照。主办方提供了cosplay(装扮)用的假发、服装及各种小道具,可谓周到又不失童心。我们叽叽喳喳地聊着天,换上服装拍了照。
到了终场,每个人的介绍都在幻灯片上挤得满满的,投影在屏幕上。非常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主角。
“同样的集会,以后或许都不会再有了。”我对年轻人们说出这句话时,还藏着别的念头。再过十年,这些正值花甲的女人就七十岁了。再过二十年,就是八十岁。其中哪些人会离世,哪些人还活着呢?今天在场的所有人,还可能在十年后、二十年后齐聚一堂吗……
不只是我,其他人虽然没说,但心里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
临别的歌曲,是中山千夏女士作词的《再见》。
再见真正的意思
是一定会再相见哦
那么 再见 再见 再见
中文的“再见”,德文的“AufWiedersehen”[3],确实都含有“再次相见”的意思。日文的“再见”,则有“既然如此……”的含义。
即使是短暂的安慰、一时的念头也好,将万般思绪装进“再见”这句话里,唱出“再次相见吧”。不知何时,会场里所有人都站起身,肩并肩地唱起来。这一瞬,我感受到了歌的力量、诗的力量。
这样的花甲聚会,或许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吧。
***
[1]日本的妇女解放运动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全共斗”运动为契机,出现了“女性不是男人的奴隶”等主张。
[2]魔女音乐会:1974年、1976年举办的只有女性参加的音乐会。由作家中山千夏担任主持,爵士乐歌手安田南等人参与演出。与文中提到的“六十来岁女人的聚会”的与会者几乎是同一批人。
[3]德文里“再见”的正式说法。
读者
如果成了“孤身一人”
一位五十岁丧夫的女性在书店看到了我写的《一个人的老后》。读完,感觉这本书像是为她量身定制一般。类似的反馈最让我开心。
人都是独自出生、独自死去……话是这么说,实际倒也未必。死时或许是孤身一人,出生时却不是。在场的还有生下自己的母亲、让母亲受孕的父亲,以及祖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戚,人是在一群人的环绕中出世的。
从前,人死时也不是孤身一人。往往是在子孙和亲朋好友的陪伴下踏上黄泉的。不过,在这意外形成的超高龄社会中,一个人活得越久,就会见证越多的人比自己先死。长寿的痛苦之处,或许就在于要不断地忍受失去。
人虽然无法独自出生,却会逐渐变得孤身一人。失去配偶、子女自立、孙辈成年。在逐渐变得孑然一身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了漫长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