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年,康熙驾崩,雍正上位,张廷玉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二阶段。
二、君臣相伴的典范
在康熙驾崩后的第二个月,51岁的张廷玉就被雍正委派了两个官职:一、礼部尚书;二、《圣祖仁皇帝实录》副总裁官。也许有人会觉得礼部尚书是从一品、正部级官位,显然是更重要的,但其实,后者这编纂《圣祖仁皇帝实录》的官职才是关键所在。
因为,康熙作为清朝政权的实际巩固者与版图的实际确立者,与清朝历代君主的实录册相比,《圣祖仁皇帝实录》的内容实在是太简洁了,而且对比原始档案,《圣祖仁皇帝实录》明显有着非常多的删改痕迹。目前学界几乎公认,这多半是雍正授意的,为了掩盖“九子夺嫡”的部分真相,从而对政敌的负面评价添油加醋,对自己的阵营则尽量维护。
举个冷门的例子:康熙一废太子时,曾有一篇罗列胤礽罪行的口谕长文,这一记录就在《圣祖仁皇帝实录》里被删改了。而如果查阅当时的大臣回奏的满文记录,却能发现其中有一条极为关键的信息,那就是老二年轻时曾经暴打过老四,以致把老四踢到昏死,直接从台阶上滚下去了。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黑历史的前提下,雍正将讳莫如深的宫廷档案交给张廷玉去修纂,足见他们君臣二人之间早已存在的信任与默契。
在张廷玉出色地完成任务后,君臣关系开始持续升温。其实,这放在今天也一样,下属替领导做多少件公开的好事,都不如替领导做一件私密的坏事。
于是,在雍正朝的前6年,张廷玉的工作履历看起来很有意思。他几乎主管过清廷所有的核心部门:雍正元年(1723),52岁的张廷玉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监察全国各省和在京百官;同年,又改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兼任户部尚书,握住了全国的钱袋子;雍正三年(1725)升大学士;雍正六年(1728)兼任吏部尚书,这一年,张廷玉57岁,说他一句“门生故吏遍布朝堂”,毫不夸张。但雍正始终很放心,因为张廷玉他既不结党,也不营私。
先说不结党。除了雍正的口谕和奏折,张廷玉从没以私人名义给任何一位官员写过哪怕一封信,
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用一句话来形容,张廷玉的为官之道就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黄庭坚《赠送张叔和》)。
再说不营私。张廷玉几乎不收礼,
凡馈礼值百金,辄峻却之。
礼物但凡贵重一点,就严词拒绝。张廷玉的生活之清苦,甚至连雍正都看不下去了,有一次决定赏他两万两白银以补贴家用,张廷玉一开始拒绝了,表示臣不需要。后雍正坚持才收下,但他又拿出部分钱给老家的人和族人用。
张廷玉除了用清廉自守换得了雍正的绝对信任之外,他也靠自己的勤政和付出,成了雍正离不开的“贴身秘书”。根据《清史列传·大臣画一传档正编十一·张廷玉》的记载,雍正的口谕需要张廷玉拟旨时,后者使“述旨信无二,万言顷刻成”,简直如语音输入一般又准确又快。
如果说康熙是真正奠定清朝统一版图的皇帝,那么雍正就是正式确立清朝国家制度的皇帝。像是军机处的设立,以及那些为清朝强行续命的改革,如“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甚至是“改土归流”,这些制度与政策能成功推行,除了依赖雍正本人近乎偏执的勤政之外,也离不开雍正破格选拔重用的一系列重臣。而这些重臣,如果说在地方的代表是非科举出身、忠心耿耿的李卫与田文镜,那在中央的代表,就只能是清廉能干、勤勉当差的张廷玉了。雍正几乎所有的制度建设与改革政策,都是由张廷玉草拟的。换句话说,雍正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张廷玉是改革内容的宣讲者。就像雍正在遗诏中对张廷玉的评价:
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清世宗实录》卷一五九,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而雍正对张廷玉的喜爱与依赖,几乎到了他自己想想就很开心的地步。比如,张廷玉曾有几日病了,没上班,直到老张身体好了后,雍正才突然和身边的人说:
朕股肱不快,数日始愈。
朕的这胳膊和大腿啊,其实已经疼了好几天了,直到最近才感觉好了一些。此话一出,周围的侍从就很慌张,皇上胳膊和大腿疼?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怎么都不知道啊!接着就是阵阵赔礼道歉,请罪道是自己没有伺候好圣上。但雍正却哈哈一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