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乾隆的想法,或许是想弥补雍正的错误、捍卫皇家尊严,但他强行收缴《大义觉迷录》的行为,反倒让百姓有了一种奇妙的想法,就是:你看,关于雍正的罪状果然都是真的,不然他儿子为什么要把书都收回去呢?这相当于在面对“曾静案”时,父亲雍正选择了下场辩论;而儿子乾隆则选择了重刑威慑,最后两个人都没能洗白雍正,反而让谣言愈演愈烈。
于是问题来了,在面对铺天盖地的谣言与“华夷之辩”的冲击时,这两位皇帝的不同做法,究竟谁对谁错呢?
无论是雍正推广《大义觉迷录》的做法,还是乾隆禁绝《大义觉迷录》的做法,他们父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维护满洲统治的合法性。只不过,雍正在某种程度上自视为中原文化的继承者,所以他才会用儒家的观点去论证自己的合法性;而乾隆则认为满洲对中原的统治本就是天命所归,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有些事情越讨论,合法性就会越模糊,倒不如直接杀人了事。
从实际效果而言,雍正的做法在当年肯定是没达到效果的,直到今天,《大义觉迷录》这篇澄清声明都属于“越描越黑”的典型;可乾隆的做法就一定对吗?也许在当年,乾隆可能压住了民间的声音,但在此后乾隆的统治期间,满洲统治者的舆论环境始终在持续恶化,乾隆一共在位60年,但触发的文字狱却超过130起,而康熙、雍正两朝加在一起,一共也才发生二三十起。
好了,雍正的故事,就以《大义觉迷录》作为句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