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是时,侍奉皇考膝下,……吾两人者,相观以善,交相勉,相得无间,如是者垂二十年!
这就是我看着你好,你看着我也好,兄弟两人从小到大,20多年都没红过脸。
而除了从小就培养起了弘昼与弘历两个人的深厚感情之外,钮祜禄氏对弘昼更大的影响则在于钮祜禄氏的长寿。弘昼活到60岁,已经算是长寿了,可钮祜禄氏活到了86岁,是清朝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太后。长寿到弘昼去世7年后,钮祜禄氏才去世。因此,弘昼的一生都处于钮祜禄氏的保护之下。我们稍后便会具体谈到,弘昼曾在乾隆朝犯过一个十分出格的错误,令乾隆震怒,最后正是因为钮祜禄氏的存在,弘昼才免受处罚。
在某种程度上说,同样是排行老五,如果说胤祺是因为有个好奶奶,得以使自己的前半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那弘昼就是因为有个好养母,养母安稳地保护了自己一辈子。
弘昼人生的福分还不止于此,他小时候,还经历过一次大难不死。
弘昼在8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几乎就要丧命。老四胤禛当时被吓得不行,关键时刻,还是老十三胤祥四处寻医访药,才救活了弘昼。于是,胤禛就跟弘昼说,以后你见到十三叔,就不要喊叔叔了,你应该直接叫他爸爸,嗯,他就是你的二阿玛!
这件事在当时,其实是相当隐晦的。因为老四在康熙朝末年一直都以“孤臣”自诩,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和老十三亲近到了如此程度。甚至在雍正初年,老四还用“自己和老十三并不太熟”这种鬼话哄骗过年羹尧。
那这件事最后又是怎么为人所知的呢?雍正八年(1730)八月,在老十三去世以后,弘昼自己在祭文中交代了这件小事——
弘昼自八岁时患病滨危,叔父赐以良药,旋即得生。皇父尝命弘昼曰:“汝命叔父所活也,汝宜呼之为父。”自此十余年间,叔父抚爱诲勖,无所不周。
8岁的小弘昼在大病不死之后,还和老十三胤祥缔结了10多年的非常亲密的叔侄关系。所谓“抚爱诲勖,无所不周”,指的就是老十三胤祥是经常给弘昼关爱、教诲和勉励的。
而弘昼也的确从小就形成了最标准意义上儒家的“孝悌”观念,就是对父亲要孝顺,对哥哥要尊重。
弘昼和弘历两个人同龄,都是9岁开始上学,但二人的智力明显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每天都是哥哥弘历早早写完作业了之后,还要等弘昼。弘昼也不沮丧,学得更加认真了。用弘昼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未敢一日稍辍者,诚恐有负我皇考至诚明理之大训也。
我没有一天不在努力,不然只怕会对不起父亲的教导。
康熙六十一年(1722),兄弟俩12岁了。那一年康熙来老四家里串门,一眼就看中了哥哥弘历,接着就带回皇宫养了大半年,只留下了小弘昼一个人继续在雍亲王府读书。可小弘昼既没嫉妒也没失落,只是时常会思念哥哥弘历。
弟之在家不能常聚,迹虽两地,心则相同。
我们兄弟俩虽然不在一起,但弟弟的心是一直和哥哥在一起的。这话听着确实令人动容,因为一个12岁的小孩子,其实是少有成人间的虚伪与遮掩的。乾隆自己也说过,他们兄弟“相得无间,如是者垂二十年”。可见弘昼从小就是很懂事的。
雍正看到这番场景后,内心也一定是很欣慰的。
二、谦逊退让的皇子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弘昼和弘历,也都从皇孙升级成了皇子。
雍正正式登基后,虽然嘴上说着秘密立储,不公开册封太子,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雍正心中的继承人就是弘历。雍正元年(1723)和雍正二年(1724),弘历连续两年代表雍正去参加康熙的周年祭典,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信号。
越是在这种敏感时刻,人与人的不同之处越会被放大。
雍正的皇子中,一边是老三弘时,患得患失,进退失据,最后莫名其妙地站队老八,被父亲雍正开除了宗籍;而另一边的弘昼,则宠辱不惊,继续专心读书。当时,就连学堂里的老师张廷玉都夸奖弘昼和弘历这两兄弟:
友爱之深,真诚笃挚,和气蔼然,薰蒸融浃,而平昔讲习讨论,互相师友,学日益以进,道日益以明。
而且更让人佩服的是,在老三弘时死后,当夺嫡候选人只剩下弘昼和弘历两个人的情况下,弘昼连丝毫夺嫡的念头都没表现出来,选择主动退让。这得从雍正八年说起。
当时,20岁的弘历和弘昼各出了一本文集,要公开刊印,然后兄弟二人互相给对方写序。弘昼在夸赞弘历的序言中就主动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