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成为雍正(104)

成为雍正(104)

作者:李正

朕的十三弟一直是很想你的,他之前只是照章办事,对你是没有恶意的。后来,在年羹尧军务繁忙之时,雍正又写朱批说:

真正累了你了,不但朕,怡亲王都心疼你,落眼泪。

可年羹尧这边始终不接茬儿,最后甚至愣是逼得雍正连“以前我和老十三也不是很熟”这种鬼话都说出来了:

(怡亲)王此一种真实公忠血诚,实宗藩中之难得者,朕当日实不深知,自即位来,朕惟日重一日待之。

朕的十三弟怡亲王真是特别好的人,朕之前跟他接触得不多,不太了解,他的好也都是朕即位之后接触多了才发现的。潜台词就是:年羹尧,你就不能和怡亲王好好亲近亲近吗?雍正可真是嘴皮子都磨破了,可如此付出,换回的是什么呢?在年羹尧返京时,老十三允祥亲曾自请年羹尧到家里做客,结果年羹尧吃完饭,临出门时扭头和身边的人说:“怡亲王第宅外观宏厂,而内草率不堪。矫情违意,其志可见。”这老十三,妥妥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更过分的是,年羹尧刚讽刺完老十三,转头就在官员任命问题上膨胀了。要知道,当时雍正出于对年羹尧的信任,数次在任命官员前询问年羹尧的意见。这本来是君臣相宜的美事,但年羹尧居然就此认为,自己真的能绕过吏部而自行任命官员。以至于,当时有个叫岳周的和老八允禩关系密切的工部郎中,竟然敢拿着钱去找年羹尧买官。

尽管年羹尧将岳周买官之事上报了雍正,但这件事还是引起了雍正的警惕。“岳周案”曝光后,雍正在直隶总督李维钧的奏折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近日年羹尧陈奏数事,朕甚疑其居心不纯,大有舞智弄巧、潜蓄揽权之意。”

所以说,雍正对年羹尧真的是非常恩宠与信任,只可惜年羹尧不仅贪污受贿、作威作福,还毫无节制、不思分寸。换了谁当皇上,“恩人”如此膨胀,都很难处理的。那么,最后事情没法收场,年羹尧被赐死,他真的冤吗?

雍正其实在很多时候对臣子都是非常体贴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张廷玉、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雍正朝的宠臣之外,那些我们在影视剧中没见过的并未处在帝国权力核心圈子内的官员,我们也能在雍正的朱批中感受到雍正给予他们的温柔。

当时有一对兄弟官员,祖秉圭和祖秉衡,在雍正五年(1727)这一年,祖秉圭升任贵州巡抚,祖秉衡就任山西大同总兵官。按理说这是好事,可后来雍正才知道这兄弟俩还有个70多岁的老母亲留在安徽老家,尽管俩儿子都有出息了,但一个母亲拉扯两个儿子长大,家里的经济状况仍旧很一般,现在母亲年纪也大了,身体状况不佳,需要照顾。去贵州,太远;去山西,盘缠又不够。正当兄弟俩发愁的时候,二人都没上奏请求雍正,雍正听闻后,主动下旨给张廷玉:

可寄信与范时绎、魏廷珍,或酌量帮助盘费,或给与驿递夫马,并遣闲散微员送到大同任所。

这范、魏二人,一个是两江总督,一个是安徽巡抚,让他俩想办法,将祖家兄弟的母亲送至祖秉衡所在的大同任所。

范时绎和魏廷珍接到旨意后不敢含糊,两位高级干部各出了400两白银,派人一路护送,最后老太太在雍正六年(1728)的正月初八,安安稳稳地到达山西。

接到母亲的祖秉衡,激动得无以复加,其上交的谢恩折子也甚是感人:

山西大同总兵官臣祖秉衡谨奏。为叩谢天恩事,臣兄弟二人均叨沐圣主殊恩,不次超擢,自揣逾分,恐惧日深。更蒙皇上垂悯,乌鸟至情,俾臣母邀,荣格外洵为千古异数。……臣母于本月初八日至臣任所,臣母惟有朝夕焚顶祝颂万寿无疆,臣兄弟二人亦惟有益遵母训,各竭犬马心力,冀仰答高厚于万一耳!

类似这样的事情,雍正干了都不止一两回。比如江苏巡抚陈时夏,他在外奔波做官,任地一年一换,母亲80岁了,还一直远居云南。母子俩19年没见过面了。如今的陈时夏也算主政一方,有出息了,就想请假去接母亲来苏州。雍正又是大笔一挥,回复说:不用了,你去接,山高路远也不方便,朕下旨让云贵总督鄂尔泰和云南巡抚杨名时派人精心伺候着,让老太太走官路、住驿站,一路上绝对让老太太风风光光,直至安安全全地到苏州见你。最后,陈时夏接到母亲时,也是激动万分地立即给雍正上折子表达感激。陈时夏对雍正说:

(臣)不胜感激,伏地涕泣不能自已,窃思臣之一身,受皇上如许厚恩,无以仰报于万一。乃臣母复蒙圣衷垂念,更邀旷古难逢之盛典,……臣跪接叩头祗领,泣感隆恩稠叠无以复加,即生生世世为犬马,亦图报不能尽也。闻臣母一路康健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