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钱学森传》 > 正文 附录钱学森年表

附录钱学森年表

1911年

12月11日(阴历辛亥年十月廿一)生于上海。钱学森出生之后随父母回到杭州。父亲钱均夫(1882~1969)曾留学日本。母亲章兰娟,杭州富商之女。

1914年3岁

父亲钱均夫到北京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迁居北京宣武门外。3岁的钱学森随父到北京。

1917年6岁

不满6岁的钱学森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今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1920年9岁

转校到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今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

1922年11岁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

1923年12岁

7月,钱学森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毕业。

9月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29年18岁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毕业。秋,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铁道机械工程。

1930年19岁

暑假n杭州,染伤寒,休学一年。

1934年23岁

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8月,赴南京中央大学参加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考试。10月,考取清华大学“航空机架”专业庚款留美公费生。在清华大学导师空气动力学教授王士倬指导下到南京的航空工厂、南昌的航空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考察和进修。

1935年24岁

8月,从上海乘坐“杰克逊总统号”邮轮横渡太平洋,前往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6年25岁

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0月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开始了与冯·卡门教授先是师生后是亲密合作者的情谊。

1937年26岁

秋,钱学森参加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担当理论设计师的角色。

1938年27岁

钱学森和冯·卡门合作,发表重要论文《可压缩流体的边界层》《倾斜旋转体的超音速流》。

1939年28岁

6月完成《高速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重要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音速流》阐明压力修正公式,后被学界称为“卡门-钱近似”公式。

1941年30岁

与冯·卡门共同撰写了《薄柱壳在轴压下的翘曲》,发表在《航空科学杂志》第八卷上。

1942年31岁

被聘为由冯·卡门任总经理的“航空喷气公司”顾问。

发表论文《风洞的汇聚风斗之设计》。

经冯·卡门的推荐、经过美国宪兵总司令部人事安全主管巴陀上校的安全审核,于该年12月1日获得安全许可证。

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和喷气技术训练班教员,为美军培养火箭导弹军官。

1943年32岁

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喷气研究组组长。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与火箭专家马林纳合作,完成《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的研究报告。

与冯·卡门一起撰写了《关于远程火箭抛射体可能性的综述》。

1944年33岁

冯·卡门、钱学森与马林纳共同撰写的《关于喷气推进系统应用于导弹和跨声速飞机的比较研究的综述》,发表在同年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报告》上。

12月1日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正式成立,冯·卡门任团长。冯·卡门推荐钱学森到华盛顿参加他领导的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钱学森辞去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的各项职务,到华盛顿参加国防部科学咨询团。

1945年34岁

冯·卡门与钱学森合作,完成论文《非均匀流体机翼的升力线理论》,发表于《应用力学》季刊第三卷上。

4月,美国国防部派遣以冯·卡门为首、团员包括钱学森在内的科学咨询团,飞往德国,审讯德国火箭科学家,考察v2火箭。钱学森参与审讯德国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鲁道夫·赫曼。冯·布劳恩应钱学森的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德国液态火箭研究与展望》。钱学森还考察德军绝密的戈林空气动力学研究所,撰写多份报告。访问了法国和英国。

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

1946年35岁

发表论文《超等空气动力学》《稀薄气体力学》,主编《喷气推进的新天地》论文集。

冯·卡门教授因与加州理工学院当局产生分歧而辞职,转往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作为冯·卡门的学生,钱学森也于暑期离开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冯·卡门回到麻省理工学院,任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

1947年36岁

2月,经冯.卡门推荐,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而且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7月,趁学校放暑假,向麻省理工学院请假,回国探亲。在回国期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派人与钱学森洽谈出任国立交通大学校长事宜,未果。

9月17日,钱学森和比他小岁的蒋英在上海沙逊大厦举行婚礼。

9月26日,乘飞机离开上海,前往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多月后,蒋英也来到美国波士顿。

1949年38岁

初夏,钱学森和冯·卡门一起返回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出任该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同时担任航空系教授,继续兼任“航空喷气公司”的顾问。

1950年39岁

6月6日,遭到美国联邦调査局两名探员的审问,宣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党员,从此钱学森开始了漫长的五年的磨难和抗争。

9月7日,美国移民归化局的探员们来到了位于洛杉矶帕萨迪纳的钱学森住宅,将钱学森拘留。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李四光等许多中国科学家发表声明,抗议美国当局非法拘捕钱学森。

在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和从欧洲赶回的冯·卡门的努力之下,9月22日,钱学森获释,结束了15天的监牢之灾。但是’钱学森仍处于软禁之中。

1951年40岁

4月26日,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移民局通知钱学森,他的案件经过审理,认定他“曾经是美国共产党员的外国人”。依据美国国家安全条例的规定,凡是企图颠覆美国政府的外国人,必须驱逐出境。因此,帕萨迪纳移民局决定驱逐钱学森。但是,移民局马上受到来自华盛顿的干涉,要求暂缓执行对钱学森“驱逐出境”的决定。于是,对钱学森“驱逐出境”的裁定,就一直被拖着。钱学森处于无限期的软禁之中。

1954年43岁

署名“tsien,h.s”(钱学森)的《engineeringcybernetics》(即《工程控制论》),由美国mcgrawhill出版社出版。该书俄文版、德文版、中文版分别于1956年、1957年、1958年出版。1980年《工程控制论》(修订版)出版。

1955年44岁

6月15日,钱学森写好给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先生的求救信,夹在蒋英寄往旅居比利时妹妹蒋华的信中,从比利时转往中国。陈叔通迅即把信交给周恩来总理。

8月2日,第2次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中方代表王炳南在会谈时出示钱学森致陈叔通的信。美方代表无言以对,表示马上向美国政府转达。

8月5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通知钱学森,允许他离开美国。

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从洛杉矶离开美国。

10月8日上午,邮轮“克利夫兰总统号”抵达香港。中午钱学森抵达深圳。晚上到达广州。

10月12日,钱学森一家抵达上海,与父亲团聚。

10月28日,钱学森一家乘火车抵达北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和首都着名科学家华罗庚、周培源、钱伟长、赵忠尧等二十多人在火车站热烈欢迎钱学森一家。

11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接见钱学森,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欢迎钱学森归来。

11月25日,钱学森访问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专程从北京飞来,与钱学森商谈研制导弹事宜。

12月2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在陈赓的陪同下,会见钱学森,商谈研制导弹事宜。

1956年45岁

1月6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筹备组召开了全所人员大会。会上,钱学森作了题为“关于力学研究方法”的讲话。

1月16日,陈毅副总理亲笔签署批复了中国科学院《关于成立力学研究所的报告》。随后,中国科学院发文,任命钱学森为力学研究所所长,钱伟长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月,在陈赓大将的安排下,钱学森在北京给在京的军事干部作报告:《关于导弹武器知识的概述》,连讲三场。

1月30日至2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钱学森成为新增全国政协委员。

2月1日,毛泽东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全国政协委员。毛泽东请钱学森坐在他的身边。

2月17日,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意见,钱学森向国务院递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当时为保密起见,用“国防航空工业”这个词来代表火箭、导弹。钱学森就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从领导、科研、设计、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5月,在毛泽东主持讨论《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第二次接见钱学森。

6月,应苏联科学院邀请访问苏联。

10月8日,钱学森任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57年46岁

所着《工程控制论》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一等奖。

2月1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任命书,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后兼任该院一分院(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

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82年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9月7日起作为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成员,考察了苏联的导弹基地,与苏联的导弹专家进行了交流,访苏一个多月。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58年47岁

年初,向组织郑重提出入党要求。

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近代力学系主任。

8月,主持起草了一份给党中央的报告,说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对于推动尖端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10月27日,毛泽东参观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展览会,并第三次接见钱学森。

1959年48岁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党委通知力学所党总支:钱学森“已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预备期一年,自1958年10月16日至1959年10月16日”。

当选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来相继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1月12日,力学所所办支部大会一致通过钱学森转正。从此,钱学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

1960年49岁

3月,改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并不再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

9月,中国第一枚“1059”仿制的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在钱学森领导下总装圆满完成。

11月5日,“1059”导弹发射成功。

1961年50岁

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领导研制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地对地导弹。

1962年51岁

3月21日,“东风二号”导弹首次发射失败。钱学森负责调査、总结工作。开始研制经过改进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地对地导弹。

《物理力学讲义》出版。

1963年52岁

《星际航行概论》出版。

9月,改进后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完工。这项工程包括二十二个系统,经严格验收,全部合格。

1964年53岁

2月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寓所接见钱学森、李四光和竺可袖。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对地导弹“东风二号”在钱学森的领导下,终于发射成功。

12月26日,毛泽东71岁生日,钱学森与邢燕子、董加耕、陈永贵等应邀到中南海出席毛泽东生日宴会。

1965年54岁

1月4日,第七机械工业部成立,任副部长。

1月8日,向国务院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

3月20日,中央专委会议批准的第七机械工业部“八年四弹”规划。所谓“八年四弹”,就是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里,研制成功用于“两弹结合”的增程的中近程液体弹道导弹、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导弹。

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专门委员会提出了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我国重量为100公斤左右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这是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将军邀请张劲夫、钱学森、孙俊人及国家科委、国防工办专业局的负责同志和专家进行研究之后提出的报告。

担任中国第一枚核导弹研制的领导工作。

1966年55岁

10月27日9时,“东风二号”核导弹点火升空,9分14秒后核弹头在距发射场894公里之外的罗布泊弹着区靶心上空569米的高度爆炸,圆满成功。

12月,中程导弹“东风三号”发射成功。

《气体动力学诸方程》出版。

1967年56岁

8月成立了空间技术研究院筹备处,对外称国防科委651筹备处,由钱学森担任筹备处负责人。

11月,国防科委批准了由钱学森代表651筹备处提出的编制方案,确定了研究院的任务以及各诚单位的方向、任务、分工等。

1968年57岁

1月8日,以钱学森为负责人的651筹备处首次召开“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设想热正会”对“曙光一号”飞船方案进行面。

2月20日,经毛泽东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第五研究院(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任命钱学森为首任院长,全面负责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以及空间科学研究工作。

中远程导弹“东风四号”发射成功。钱学森认为,可以在“东风”型系列导弹的研制经验上,制造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

1969年58岁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员。此后相继当选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帽共产党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

8月23日,父亲钱均夫病逝于北京,终年87岁。

1970年59岁

1月30日,作为卫星的运载火箭的第一枚“长征一号”火箭试射成功。

3月21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完成总装任务。

3月,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5月1日,国际劳动节晚上,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钱学森、任新民、戚发轫等参加第一颗卫星工程研制的代表。

6月,钱学森调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担任副主任。

7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圈阅了钱学森主持起草的中国发展载人飞船的报告,报告提出第一艘飞船计划于1973年年底发射升空,叫“714工程”。

11月9日国防科委和第七机械工业部在北京京西宾馆为落实“714工程”联合召开“曙光一号”飞船方案论证会。在钱学森主持下,二百多名专家出席会议。

1971年60岁

3月3日,“长征一号”火箭把“实践一号”科学探测试验卫星成功太空。

4月,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北京京西宾馆,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钱学森主持讨论,主题是“714工程”5月15日,空军“宇航员训练筹备组”正式成立。

9月13日,爆发了林彪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的“9·13”事件,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是林彪集团重要成员,空军也就成为“批林运动”的重点。“714工程”叫停。

1973年62岁

“返回式遥感卫星”进入研制阶段。

1974年63岁

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同日,中央军委为这艘潜艇举行了庄严的军旗授予仪式。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等参加了潜艇的交接命名大会。从此,人民海军进入了拥有核潜艇的新阶段。这艘核潜艇是1970年12月26日建成下水的。

1975年64岁

1月,在四届人大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抱病从北京飞到湖南长沙,向病中的毛泽东主席请示工作。周恩来递交了四届人大代表名单。毛泽东说:“不看了。但是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钱学森,一个是侯宝林,请你査査人大代表里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把他们补上。”周恩来一査,钱学森在人大代表名单之中。

11月26日,中国用“长征二号”火箭发射了首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五天后成功地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开始研制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性通信卫星”即同步卫星。

1976年65岁

1月8日,周恩来总理病逝。钱学森说:“许多党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中国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中国的。”

1977年66岁

6月29日,钱学森约访周培源,就“文革”期间被迫中断活动的中国科协及学会如何恢复活动交换意见。

1978年67岁

3月,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9月27日,《文汇报》在第一版右方头条地位刊出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的《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

1979年68岁

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0年69岁

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此后,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称号。

当选为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i989年更名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

当选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2年71岁

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论系统工程》出版,1988年《论系统工程》(增订版)出版。

1983年72岁提出建立园林学。

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与数量地理学。

3月14日,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即507所)作“关于科学道德”的报告。从那时起,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作报告、发言100多次,谈人体科学研究。

1984年73岁

在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

1986年75岁

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作为第一获奖人和屠守锷、姚桐斌、郝复俭、梁思礼、庄逢甘、李绪鄂等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关于思维科学》出版。

1987年76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出版。

1988年77岁

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论人体科学》出版。

1989年78岁

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f.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创建人体科学》出版。

1990年79岁

在《自然》杂志第13卷第1期发表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的《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1991年80岁

10月16日,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钱学森文集》(1938~1956)出版。

1992年81岁

在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94年83岁

在中国工程院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论地理科学》出版。

《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出版,1996年《城市学与山水城市》(第二版)出版。1999年,作为上述两书的续集《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出版。

《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出版。

1995年84岁

获何梁何利基金颁发的首届(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后改称“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96年85岁

4月,在交通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第一次以中国大陆境内健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钱学森图书馆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举行命名仪式。该图书馆坐落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四大发明广场。

《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出版。

1998年87岁

被聘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

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出版。

1999年88岁

获中共中央、国搬、中央军跋的“面一星功勋奖章”

2000年89岁

《钱学森手稿》(1938~1955)出版。

2001年90岁

《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出版。

《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出版。

《创建系统学》出版。

《钱学森手稿》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荣誉奖。

12月7日,获霍英东奖金委员会颁发的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中国地区)。

12月9日,专程从美国赶来的老朋友弗兰克·马勃教授,受加州理工学院院长d.巴尔的摩的委托颁发该校1979年就授予钱老的“杰出校友奖”

12月2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举办“钱学森星”命名仪式。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钱学森星”。

2002年91岁

杭州市园林文物保护局和杭州市上城区政府着手修缮方谷园2号钱学森旧居。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成立时,欣然接受协会“名誉顾问”的头衔。这是钱学森晚年接受的两个仅有社会职务之一,可见他对于沙产业、草产业的关注之情。

2003年92岁

10月16日,亲笔写下:“热烈祝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向新一代航天人致敬!”

2005年94岁

《智慧的钥匙》出版。

10月,各方隆重纪念钱学森归国50周年。

2006年95岁

《“导弹概论”手稿》出版。2009年《“导弹概论”手稿》(第二版)出版。

2007年96岁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文库》(四卷本)出版。

《“水动力学讲义”手稿》出版。

《集大成得智慧》出版。

《物理力学讲义》(新世纪版)出版。

《钱学森书信》(十卷本)出版。

2008年97岁

被美国《航空与空间技术》周刊评为2007年度人物。

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

《钱学森书信》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该奖是中国出版界最高奖项。

《“火箭技术概论”手稿及讲义》(两卷本)出版。

《钱学森书信选》(两卷本)出版。

2009年98岁

3月28日,在;)惊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因你而美丽响世界华a”上获“终身成验高荣誉大奖”。《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探微》出版。

《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出版。

9月10日,经全国“双百”评选活动组委会评审组专家投票等程序,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00人。

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