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列宁传》 > 正文 第十四章 掌握着伟大无产阶级革命的航向

第十四章 掌握着伟大无产阶级革命的航向

俄国国内的情况日益混乱。铁路运输已告停顿。许多城市发生了严重的粮荒。失业人数不断增加。临时政府是愈加公开地倾向于反革命了。

前线恢复了死刑。工人和农民的改善待遇的要求,一件也没有接受。农民开始在许多地方夺取土地了。临时政府派遣讨伐队伍去镇压他们。不满情绪在国内滋长着。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以及其他城市的区议会和市议会的选举中,布尔什维克有很多他们的拥护者当选,而在首都的某些区里,他们还获得了绝对大多数的选票。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苏维埃选举中,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大多数的选票。在其他许多城市里,布尔什维克也加强了在苏维埃里的影响。在彼得格勒、喀琅施塔得、莫斯科以及其他各地,赤卫军的队伍都组织起来了。

列宁当时在芬兰。他无法直接参加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为了不使他被发现,很少有同志去看他。于是他不得不用文章、信札、谈话简短来传达他的指示。

列宁在9月25—27日(俄历12—14日)给中央委员会和彼得格勒、莫斯科委员会的一封关于起义的信里说道:“布尔什维克既然在两个首都的工兵代表苏维埃中取得多数,就能够而且必须夺取国家政权……多数人民是拥护我们的。”###[1]他提议党把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举行武装暴动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他说:“……毫无疑问,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

在另一封9月26—27日(俄历13—14日)写给中央委员会的信里,列宁叙述了胜利的起义所应具备的条件,并指出一切先决条件已经具备。

列宁主张党的全部领导力量必须集中在工厂和兵营里,他说:“那里才是我们活动的中心,那里才是挽救革命的力量的源泉。”他拟定了一个关于起义的详细计划。起义队伍的参谋本部必须立刻组织起来,力量必须加以分配,可靠的队伍必须安置在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彼得格勒必须占领,参谋本部和政府的人物必须逮捕,武装工人必须动员起来,电报局和电话局必须占领,等等。

加米涅夫在中央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竭力反对列宁的主张,蓄意破坏对资产阶级的这次进攻,但是中央委员会的大多数都支持列宁。由于斯大林的提议,列宁写的信被发送到各组织去讨论。列宁的口号在群众中传播着。

在列宁的许多文章和信件中,他始终坚信起义的时机已经到来,决不能再拖延了。新的革命就在眼前,农民运动在发展着,工人的大部分已经站到布尔什维克这边来了。

列宁严厉地抨击了托洛茨基,因为托洛茨基认为不必组织一次武装起义,而认为布尔什维克应该等待苏维埃代表大会。列宁认为,这“……就是十足的白痴或彻底背叛”###[2]。“等待……这样就要耽误几个星期,而现在几个星期,甚至几天可以决定一切。这样就是畏缩不前,放弃夺取政权,因为到11月1至2日夺取政权就不可能了(无论在政治上或者技术上都不可能,因为在愚蠢地‘规定的’起义日期到来之前,哥萨克已经调到了)。”###[3]

列宁说,假如在彼得格勒、莫斯科以及波罗的海舰队同时进行突然的攻击,那么胜利是可以保证的。工人、士兵和农民是站在我们方面的。我们有武装工人和士兵在支持我们。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则是完全没有组织的。

正是在这些日子里,列宁撰写了一本小册子:《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他在这个小册子里指出,无产阶级国家的力量将建筑在这一事实上,即它将吸收千千万万的人民来参与治理国家的事务。“这个绝妙的方法就是吸收劳动者、吸收贫民参加管理国家的日常工作。”###[4]

无产阶级的国家将为工人和贫农所拥护。苏维埃政权的纲领将保证给予整个国家全体劳动者同情和支持。

列宁指出:“一旦一个最普通的粗工,任何一个失业者,每一个厨妇,随便哪一个破产农民都看到,不是从报纸上而是亲眼看到:无产阶级政权不但不向财富卑躬屈节,反而帮助贫民;这个政权敢于采取革命措施;这个政权把寄生虫的多余食品拿来分给饥民;这个政权用强制办法把无家可归的人搬进富人的住宅;这个政权强迫富人出牛奶钱,可是在所有贫苦人家的儿童没有得到足够的牛奶供应以前,一滴牛奶也不给他们;土地交给了劳动者,工厂和银行已处在工人的监督之下;百万富翁隐匿财产的行为立刻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一旦贫民看到这一切并且感觉到这一切,那时候任何资本家和富农的力量,任何拥有数千亿的世界财政资本的力量也战胜不了人民革命,相反地,人民革命将战胜整个世界,因为在所有的国家里,社会主义革命正在成熟。”###[5]

列宁在他藏匿的地方指挥着彼得格勒组织的会议。

这时,临时政府为了苟延它的危如累卵的地位,召集了一个包括各党派、各组织的特别代表会议,即所谓预备议会。在这次会议上,临时政府为了取得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政党和组织对它的活动的支持,给了它们以优先权。预备议会想让人民产生幻觉,似乎一切都好用和平方法来解决,临时政府在人民中还是有群众的,等等。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大力主张布尔什维克参加演出这幕滑稽剧;他们和过去一样,设法去帮助资产阶级政党和临时政府。由于列宁的坚持和斯大林的极力拥护,布尔什维克撤出了预备议会。他们向全体工人指出:惟一的出路是为夺取政权而斗争。

预备议会是“资产阶级企图引导国家由苏维埃的道路走上资产阶级议会政治道路的一种阴谋”(斯大林语),参加了这个议会,势必把那些向“一切政权归苏维埃”这一口号迈进的革命群众引上歧路。

在10月16—20日(俄历3—7日)的一封信里,列宁又向中央委员会、莫斯科委员会和彼得格勒委员会建议必须立即发动起义。他指出:“……拖延简直等于犯罪”,在同一封信里,又再三叮嘱:“布尔什维克没有权利等待苏维埃代表大会;他们应当立刻夺取政权。”“等待就是犯罪。”“胜利有把握了,而且十有八九可以不流血。等待就是对革命犯罪。”###[6]

在他给党组织的后一封信里,列宁依据马克思论起义的著作,阐明了起义艺术的原则。

列宁把起义的规则应用于俄国的局势。他主张三支主力——工人、海军和陆军——配合起来,首先攻占电报局、电话局、火车站和桥梁。那些最坚决的分子(突击队员、青年工人和优秀水兵)也应当分成小部队,去夺取最重要的据点。最优秀的队伍必须派遣去占领敌人中枢机关,“宁可全体牺牲,决不放过敌人”。这句话是他们的口号。

列宁最后指出:“俄国革命和全世界革命的成败,都取决于这两三天的斗争”###[7]同一天,列宁又写了一封信给正在参加北方区域苏维埃省代表大会的布尔什维克。他再三指出,拖延起义就是犯罪;再不允许拖延了。“海军、喀琅施塔得、维波尔格、列维里能够而且应当向彼得堡进军,打垮科尔尼洛夫军队,发动两个首都的群众,为立即给农民土地,立即提出和约的政权进行大规模的鼓动工作,推翻克伦斯基政府,建立这样的政权。

拖延就是死亡。”###[8]

列宁看到,不能恰当把握住起义的时机,就等于毁灭一切。他以充沛的精力,铁一般的决断和热诚的信念,团结了党的队伍并准备进行一次决定性的战斗,坚持地鼓动立刻发动武装起义。

这时,前线正在进行着的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布尔什维克不顾政府的一切迫害,坚持地在军队里争取新的拥护者。人民厌战,士兵不愿再打下去了。他们热心地倾听布尔什维克关于结束战争、夺取土地、夺取政权的口号。

临时政府觉察到了它自己统治的不稳。它按照资产阶级和沙皇将军们的意旨,又赶忙重演了一次科尔尼洛夫叛乱。它想把“牢靠的”军队(哥萨克)调到彼得格勒,而把那些“被布尔什维主义沾染了的”部队调离彼得格勒,派上前线。它又组织了反革命的妇女部队,各种增援部队和其他军事部队,表面上称是送他们上前线,实际上是用来对付布尔什维克。反革命方面在无产阶级有时间进攻之前,准备袭击无产阶级。

这时十分清楚,布尔什维克同社会革命党争取农民支持的斗争,是已经有了成果的。

克伦斯基和临时政府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拒绝没收土地,死刑在前线恢复,临时政府里的社会革命党的两面政策,科尔尼洛夫的叛乱——这一切都使得广大农民群众日益趋于革命,并且使他们不能不接受布尔什维克的主张。

斯大林说过:“克伦斯基统治时期给了劳动农民群众一个最大的实际教训,因为它明明白白地指出:在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政权下,国家是不能摆脱战争的,农民是既得不到土地,也得不到自由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与立宪民主党人不同的地方只在于他们有甜蜜的演说和虚伪的诺言,而事实上他们所执行的还是那个帝国主义的立宪民主党的政策;只有苏维埃政权才是惟一能够引导国家走上大道的政权。”###[9]

为了同武装起义的领导取得更密切的联系,列宁在中央委员会同意之下,现在从他一直居住的维波尔格搬到了彼得格勒。

在回到彼得格勒的那一天,列宁要斯大林到一个工人老党员的住所来看他。他同他的忠实追随者和助手亲切地握手。他询问党内的情况和工人的情绪,讨论发动武装起义和夺取政权的具体办法。

列宁移居到维波尔格区一所大房子里,维波尔格区完全是一个工人区。他的地址是秘密的。列宁不得不特别留心,因为克伦斯基的警察和特务机关一直在到处搜寻列宁。列宁在他的秘密住所非常紧张地工作,向党组织和个别同志发指示。他从不离开他的住所,以免招致警察的注意。

这期间,只有极少数党的负责同志来见过他。最常来的是斯大林。

10月23日(俄历10日)那天,在长时期的不得已的缺席之后,列宁参加了中央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他的到会引起全场的欢跃,大家都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围着他,热烈地迎接他。他的胡须还是修光了的,并且还戴着假发,所以很难看出他是列宁。

列宁作了一个关于武装起义的演说,指出当前作技术上的准备是必要的。中央委员会赞成列宁。只有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反对起义。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指出武装起义已经提到日程,并主张一切组织的实际活动,必须服从这一口号。

10月29日(俄历16日),中央委员会和党的负责人召开了一个扩大会议。列宁在会上慷慨陈词,主张立即发动起义。列宁说:“形势很清楚:或者是科尔尼洛夫专政,或者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各贫苦阶层的专政。”###[10]农民是会跟着无产阶级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又反对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应该待机而动,不可冒险,因为没有适合于起义的武力和组织等等。

斯大林坚决拥护列宁,他正确地指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主张将帮助反革命势力组织起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意见被绝大多数否决了;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号召为武装起义进行一次最英勇、最缜密的准备。

中央委员会组织了一个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革命军事中心以领导起义。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中央委员会里失败后,就无耻地在资产阶级报纸上发表声明,反对中央委员会的决定。他们将党的起义计划暴露给资产阶级。列宁痛斥这种行为是一种前所未闻的工贼行为,“难以形容的卑鄙无耻。”他写道,在资产阶级报纸上公然著文反对中央委员会的决定,这是叛变活动、工贼行为。列宁写道:“过去我同这两个从前的同志关系很密切,如果我因此犹豫起来,不能坚决谴责他们,那我认为这是自己的耻辱。我直率地说,我不再把他们两个当作同志了,我要尽力向中央和代表大会提出,无论如何要把他们两人开除出党。”###[11]

列宁在下面一封信里要求立刻开除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党籍,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清除一批毫无气节的知识分子,健全工人的政党,团结革命者的队伍,同革命工人一起迎接艰巨的、万分艰巨的困难。”###[12]

后来常常喜欢夸耀自己在十月革命中的所谓领导作用的托洛茨基,其实是被迫参加起义的,就如同是走向毁灭那样勉强,对胜利没有信心。他认为必须等待举行立宪会议;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尚未成熟,而且也不会很快成熟;没有西方的胜利的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断定要失败的。

这种胆怯的态度使得托洛茨基倾向于同工贼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同流合污;列宁在当时就鄙弃了所有的工贼和背叛社会主义革命的分子。

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列宁写信给中央委员们,提议立即发动起义:“无论如何必须在今晚逮捕政府人员,解除士官生的武装(如果他们抵抗,就消灭他们)。

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一定要在今晚解决问题。……

政府正在动摇。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彻底击溃它!拖延发动就等于死亡。”###[13]

革命紧要关头的这些岁月,充分体现了列宁作为群众领袖的天才,他满怀信心地、英勇地指挥着战斗,明确地看到革命道路和方向。

斯大林谈到这一时期时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举行起义就是孤注一掷。但是列宁不怕冒险,因为他知道,因为他用洞察一切的目光看见:起义必不可免,起义一定会胜利,俄国的起义一定会准备好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条件,俄国的起义一定会鼓舞西方受尽苦难的群众,俄国的起义一定会使帝国主义战争变为国内战争,起义的结果一定会成立苏维埃共和国,而苏维埃共和国一定会成为全世界革命运动的堡垒。”###[14]

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列宁决定搬到斯莫尔尼宫。起初他想把斯大林找来,但当他了解要通知斯大林很困难,并且知道他在午夜前不能赶来时,列宁就说:“那么,让我们到斯莫尔尼宫去罢。”

列宁稍稍化装,换了衣服,脸上绑了绷带,戴上一顶破帽子。

在到斯莫尔尼宫去的路上,列宁不得不越过好几处岗哨,并且侥幸地躲过了士官生的一个巡逻队。因为他没有适当的出入证或证件,进斯莫尔尼宫时也曾遇到了困难。在斯莫尔尼宫,列宁迅即会见了斯大林。其他一些同志也都召集来了。

那天临时政府下了一道命令,逮捕布尔什维克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委员们去受审。它把士官生调到冬宫。它在准备进攻。

但是中央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指示,却早已号召无产阶级发动起义。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晚上,赤卫军的部队按照列宁的计划,开始占领火车站、电报局、电话局以及其他一些据点。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早晨,列宁写了第一篇宣言《告俄国公民书》###[15],这是以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发表的,宣言指出,临时政府已被推翻,而人民努力奋斗的事业已经有了保证。

当天下午,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他受到了暴风雨般的欢呼。那时城里战斗仍在进行。临时政府所在地的冬宫还在坚守,但城里的主要战略据点已经在无产阶级手里。列宁在一个简短而激动人心的演说中说:革命已经完成了,这个革命将建立苏维埃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说,“从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16]我们已经开始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的决议包括了列宁演讲的简略摘要,它制定出新政府最重要的迫切任务:没收土地,工人管理生产等等。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这些日子里,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布尔什维克坚决主张立即举行大会,因为这是团结布尔什维克的方法之一,而这时布尔什维克在全俄的许多苏维埃中,已经占了大多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则千方百计地想阻挠大会的举行。

大会到有来自全国各处的代表总计六百五十人,其中四百人是布尔什维克。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的代表到达彼得格勒后,立刻到各区、各工厂作坊去积极参加起议。列宁想立即实现夺取政权这一主要任务。为了这一目的,动员了党的一切力量。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上大约十一点钟苏维埃大会开幕,这时彼得格勒的斗争正在进入最后阶段:炮轰冬宫。孟什维克、崩得分子、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看清他们已经是无足轻重的少数,于是退出了大会。

布尔什维克之外惟一留在大会里的是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他们反映了农民中比较革命的部分的意见。

当天深夜,攻克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人员的消息传到了大会。士兵的代表前来报告说,克伦斯基调来镇压彼得格勒的军队,已经转到革命方面。

革命胜利了。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夜里,列宁通宵紧张工作,指挥战斗,听取城市各区的报告,发出指示。他规划了要在第二天实行的紧急措施。他起草了土地法令。

次日,列宁几乎全力贯注于保卫彼得格勒的问题。

反革命是不甘心失败的。士官生、哥萨克和个别的部队曾企图反抗无产阶级的革命。

列宁审阅无产阶级政府首批法令的最后定稿。

11月8日(俄历10月26日)晚上九点,苏维埃大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晚间会议开始举行。大会以长时间的欢呼欢迎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的演说首先谈到的就是和平问题。

他建议向所有同盟国方面人民和政府发出呼吁,立即举行和议,谈判“公正的民主和约”###[17],不要割地,也不要赔款。这个呼吁建议各战线立即停战。它宣称:苏维埃政府将公布沙皇政府以及临时政府同西欧帝国主义国家订立的秘密条约。这一呼吁书为大会一致通过。

现在,土地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了。必须没收地主的土地。必须明确表示工人政府是帮助农民的。无产阶级和贫农的同盟,必须有一个巩固的经济基础。

列宁列举了下列的几项任务:土地必须立即交给农民,地主的所有权必须取消。列宁颁布了土地法令,包括根据二百四十二份地方农民委托书而拟定的农民委托书。

土地法令永远取消了地主对土地的权利。土地将置于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支配之下。

农民委托书宣告土地私有权永远废除。土地不得买卖。一切土地已经成为全体人民的财产,完全供劳动者使用。使用进步耕作方法的土地将由国家管理,改为示范农场。

当会上有人对列宁说,这个法令的拟定者是社会革命党人时(实际上法令完全是列宁拟定的,只有一个附件,即以真正的农民的建议为依据的“委托书”,才是采自一个社会革命党的文件),他回答说:“无论谁拟定的不都是一样吗?我们既是民主政府,就不能漠视下层人民群众的决议,即使这个决议我们并不同意。……生活是最好的教师,它会指明谁是正确的;就让农民从这一头,而我们从另一头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我们应当跟随生活前进,我们应当让人民群众享有发挥创造精神的充分自由……问题的实质在于使农民坚信农村中再不会有地主了。让农民自己去解决一切问题吧!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吧!”###[18]

实践证实列宁的预言完全正确。社会革命党的“均等”政策,就是不以社会主义的集体耕作为基础,而以小规模的、个体耕作为基础来建设农业的倾向,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公式。实际施行的土地纲领是布尔什维克所要施行的那一种。土地成为国家的财产,因此集体农庄制度也在我国得到巩固了。

土地法令在热烈的鼓掌欢呼声中通过了。一个从特维尔省来的农民致欢迎词,称赞列宁是“贫农的最忠实的保护人。”他的演说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在大会举行前的那一天,列宁主持了有关组织新政府的讨论。列宁向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建议,请他们加入政府。这是因为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受到一些农民苏维埃的拥护;因为他们承认了苏维埃政权,尽管还是不彻底的;并且因为他们在某些问题上是赞同布尔什维克的,所以列宁认为使他们参加政府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在更有组织的情况下影响他们,领导他们。但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发生动摇而拒绝了。大会批准了新政府——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

斯大林被任命为民族人民委员。除了其他工作外,列宁还把施行布尔什维克的民族政策的重任放在他肩上。列宁因事不能出席人民委员会时,斯大林就代替他。

到早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闭幕了。它已经完成了列宁所提出的任务。

武装斗争仍在进行着。克伦斯基召集了彼得格勒附近的军队,占领了加特契纳。必须尽最大的力量去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列宁必须亲自领导组织苏维埃赤卫军的队伍,以及领导对克伦斯基匪徒的斗争。我们军队的形势确是非常危急的。列宁和斯大林到军区司令部,召集了负责军事指挥的同志,听取关于军事形势的详细报告。波德沃依斯基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提出一个问题:这次前来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对我们缺乏信心,还是什么其他缘故呢。对于这问题,列宁坦白而坚定地回答说:‘不是没有信心,而只是因为工农的政府希望知道它的军事当局正在怎样地进行工作。’”

“那时我第一次感到,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专政,我们已有了一个强大的、坚定的工人政府。”

列宁要求详细的情报,并认真审阅地图。他问为什么这里或那里没有设防,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地调动军队。

列宁召集了工厂的代表到他斯莫尔尼宫的办公室去,弄清楚在保卫工作中,每一个工厂能做些什么事情;他给了关于动员工人和给养的指示,他使每个人都参加保卫工作。

列宁召集了波罗的海舰队的代表,缜密地确定了哪些船只可以用来保卫彼得格勒,它们应当停泊在什么地方。他要代表在地图上指给他看,沿岸的哪些地方是在船上发炮可以打到的。他发出关于海军应如何行动的指令。他要求把喀琅施塔得的海军士兵再调一队来。

列宁视察彼得格勒的已经组织了对付克伦斯基军队的队伍的那些工厂。他亲自到普梯洛夫工厂去视察装甲列车和装甲车究竟准备得怎样了。

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回忆说:“夜里,他乘车进工厂,但没有通行证,于是被赤卫军阻挡在场院上。赤卫军在黑暗中认不出他是伊里奇。这个‘形迹可疑的人’被带到了工厂委员会。但是当这个‘形迹可疑的人’走到屋里的时候,可以设想所有在场的人都慌了。

‘很好。这时候,警惕性对我们是绝对必要的’,为了消除这种窘境,列宁这样说。

迅即他就工作起来。‘装甲车的事情进行得怎样了,多久可以出厂呢?’

他认为我们的工作太慢了。他催促我们,要求我们尽力做到比原规定的时间提前几小时完成任务。”

几天之内,彼得格勒周围克伦斯基的军队就被打败了。

由于善于使用一切力量,列宁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在世界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1]《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页。

★★★[2]《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65页。

★★★[3]《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65页。

★★★[4]《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93页。

★★★[5]《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09页。

★★★[6]《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22—123页。

★★★[7]《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61页。

★★★[8]《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67—168页。

★★★[9]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中文版,第46页。

★★★[10]《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72页。

★★★[11]《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97页。

★★★[12]《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206页。

★★★[13]《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214—215页。

★★★[14]《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56页。

★★★[15]《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216页。

★★★[16]《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219页。

★★★[17]《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227页。

★★★[18]《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239—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