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俄国的无产阶级和农民经历长期战争的痛苦。全国到处物价高涨和粮食恐慌。专制政府在前线连打败仗。军队里怨声载道。在大战的几年里,罢工运动一直在持续发展。农民骚动不安。整个专制统治机构面临分崩离析。
2月,彼得格勒开始了一次罢工,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不太激烈的示威运动。
士兵参加了起义工人的队伍,无产阶级和穿着军装的农民的战斗联盟建立起来了。政府和资产阶级企图镇压这次初起的革命,但是毫无效果。
革命运动很快地在首都和其他城市里开展起来。没有几天,沙皇政府就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工兵代表苏维埃。但它的执行委员会却被一些妥协政党的代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控制着。依靠苏维埃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领导人的帮助,资产阶级抢得了政权。临时政府成立了,这是一个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政府。它企图扼杀革命,维护君主专制和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继续战争。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帮助临时政府维持并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权。
列宁在瑞士听到革命爆发的消息,立刻发出指示,说明应该做些什么。“现在,主要的事情是办报刊,是把工人组织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里去……无论如何不再采用第二国际的形式!无论如何不同考茨基合作!一定要有更革命的纲领和策略。”###[1]1917年3月,列宁在他写的信中提出了许多口号:为建立共和国而斗争,为反对帝国主义而斗争,“要……宣传、鼓动和斗争,以便促进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而不是由立宪民主党的骗子手)夺取政权。”列宁反对一切同社会爱国主义者以及如托洛茨基之流的动摇分子们联合的企图。他说,最重要的,是去组织群众,去唤醒人民中的新阶层,“以便准备由‘工人代表苏维埃’夺取政权。只有这样的政权能够提供面包、和平与自由。”现在应该“武装起来等待时机,武装起来为更高阶段准备更广泛的基础。”
在1917年2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初期,列宁精确地表述了布尔什维克的立场。他号召人民不要相信临时政府,不要给它任何支持。他指出,这一政府不能给人民带来和平、面包或自由。它在帮助帝国主义者并且会继续进行掠夺战争。
无产阶级的党,布尔什维克党是在斗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的党必须保持独立性,不与其他政党订立任何协定,它必须为全面的胜利作最广泛的准备,在城市和乡村里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
1917年3月,列宁从苏黎世写信给卢那察尔斯基,指出党所应采取的斗争的主要路线:“保持我们党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决不同其他党派接近——我认为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不这样就不能帮助无产阶级通过民主变革到达公社,我决不会为其他的目的服务。”###[2]
列宁以《远方来信》为题在国外给《真理报》写信,详细论述布尔什维克的策略。在这些信里,他认为:俄国有三个阵营,三个政治力量。第一——沙皇专制政府,这是封建制度、地主、官僚、军阀的支柱;第二——由十月党人和立宪民主党人为首,而有小资产阶级跟在后面的俄国资产阶级和地主;第三——工兵代表苏维埃,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无产阶级和贫农。
沙皇制度受到了致命的一击。沙皇政府被推翻了。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里。但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同时并存的是一个新的,然而还脆弱的工人政府——工人代表苏维埃。但沙皇帝制还没有完全被打垮;而且资产阶级还在试图通过他们的临时政府保存帝制。
两重政权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无产阶级还没有强大到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尚没有能力来解散苏维埃而形成它自己的专政。
临时政府什么也不能给人民。工人的任务是准备一次决定性的斗争,以推翻资产阶级。在这一斗争中,俄国无产阶级会有一个同盟者,这就是千百万半无产阶级,小农大众;他们需要和平、面包、自由和土地。
列宁在一篇向俄国无产阶级呼吁的文章里,这样写道:“工人们,你们在反对沙皇制度的国内战争中,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人民的英雄主义的奇迹,现在你们应该显示出无产阶级的和全民的组织的奇迹,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上取得胜利。”
在《远方来信》里,列宁揭露临时政府是个拥护战争的政府。工人们不应该给它以任何支持;但要迅即推翻它也还是不可能的。必须准备一次新的斗争;必须组织和武装起来。
列宁指出:当无产阶级已经推翻了资产阶级,并进而建立它自己的国家时,这个国家必须采用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形式。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它的军队、警察、官吏。无产阶级国家必须从武装民众的组织取得拥护。这样一个政府一定会为农民所拥护,因为它将分给他们土地,并且对最重要物品的生产和分配进行管制。它将能够促成和平,因为它不以那些帝国主义政府,而是以各交战国的民众为呼吁的对象。这样,新政权将是向社会主义迈进的一大步。
即便在回到俄国之前,列宁已经明确地草拟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全部计划。他已经详尽地拟定了斗争的一切阶段,走向胜利的一切主要途径。他曾经用他那非凡的远见卓识,拟定了通向十月革命的路程,而党在他的领导下就光辉地完成了这一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和我们党的领袖们,都从监狱和流放地回到了彼得格勒。从西伯利亚回来的斯大林主持着中央委员会和《真理报》。
列宁一接到革命爆发的消息,就开始想一切办法尽快返回俄国来。取道英国和法国是不可能了,因为那些政府不让革命者通过。他是否能冒用瑞典人的护照呢?可是他又不懂瑞典语。或许他可以假装聋哑人吧?但这究竟不太方便。他可以冒用别人的护照吗?这也是困难的,因为这样极容易被捕。
于是就想到以交换拘留在俄国的德国俘虏为条件,取道德国回国的办法。
列宁看得很清楚:取道德国回俄国,这一点会被无产阶级革命的一切敌人利用来诽谤他和整个布尔什维克党。他已经预料到这事会引起的诬蔑,而资产阶级的无耻文人和煽动分子也确实拿他曾经乘坐过所谓“密封”火车这件事情作口实而大肆诬蔑。但他觉得别无他法:他必须马上回到俄国去领导劳苦大众的革命斗争,因此他决定取道德国。
在瑞士社会主义者普拉廷的协助下,开始进行允许他经过德境回国的谈判。经过长时期的协商,有消息传来说请求已被准许了。列宁决定乘坐过两小时就开出的最近一班火车出发。在这两小时之内作好了一切准备,书籍和随身物品都被收拾,图书馆的书归还了,房东太太的账目也付清了,一切事情都料理停当了。
列宁和他的同志坐上了去德国的火车。孟什维克愤怒地嘟囔着。他们咒骂这次行程是“疯狂”。当车开离苏黎世时,他们还曾经安排了类似一次敌意的示威的勾当。但时隔不久,孟什维克自己也通过同样途径回到俄国。
列宁在他告别瑞士工人的信上写道:“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正在成为事实。正在开始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万岁!”###[3]
列宁和他的同志途经瑞典。在瑞典边境上,俄国和瑞典的同志们迎候列宁。在往斯德哥尔摩的车中,他和俄国的同志谈话持续到深夜,询问他们俄国最近的消息,他指出:有在斯德哥尔摩设立中央委员会国外局的必要,以准备“应付任何事变”。他不愿在斯德哥尔摩作即便是一小时的不必要的耽搁。向彼得格勒进发!
行程经过芬兰。他们必须在托尔尼欧坐冰橇,渡过上冻的河,走过边境。现在他们已经到了边境,这里有俄国的边防军……新来的旅客如饥似渴地读着最近的俄国报纸来。在通过芬兰的列车里,列宁兴高采烈地和一群士兵谈了整整一夜的话。他亲切而仔细地探问他们军中的生活,士兵的情绪,他们和军官间的关系等等。
随后,谈话就变成了一个正式的集会。士兵们都跑进一个较为宽大的车厢。在那里,列宁就“土地、自由和结束战争”问题(据其中一个士兵的回忆)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在白岛车站上,列宁受到工人群众的欢迎,其中一些人是从谢斯特罗列茨克赶来的。
其中一个工人这样说:
“当列宁快要下车时,我放开嗓子喊道:‘把他抬在我们肩上!’,我抱住了他的腿,他的身子失去平衡,就搂住我的脖颈。别的同志也跑过来,我们不顾伊里奇的反对,把他抬起来就走。围着的人让开路(那时月台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我们把伊里奇抬到站里放下;他站在那里,大家都说不出一句话来……我们都为狂喜所征服了;我们围成一圈站在那里如同昏迷了一样。伊里奇站在那里只是望着;工人们都围住他。我记得这件事,就好像今天的事似的——这不是梦呀:这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他穿着一身灰色衣服,站在白岛车站的地板上。
这是难以解释的事。我看到伊里奇也同样深深地感动了!但是这不过一会儿的事,他很快就恢复精神了,他抓住我们,吻我们,一个,两个,三个……我们一个同志用谢斯特罗列茨克工人的名义致了欢迎词。”
列宁作了一个简短的答词。
列宁在白岛车站受到了从彼得格勒来的斯大林和别的布尔什维克的迎接。
列车当晚抵达彼得格勒。芬兰车站、广场和邻近的街道挤满了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士兵,聚集着迎接他们敬爱的领袖。月台上排列着一个仪仗队。工人和士兵向列宁欢呼致敬;许多人流下了热泪。
工人们把列宁抬在肩上,从月台到站上的大休息室(以前是专供沙皇用的),他在这里首次向彼得格勒的无产阶级致革命的敬礼。
广场和街道到处飘扬着被成百支火炬和探照灯照耀着的红旗。武装部队和喀琅施塔得海军士兵列队在路旁。铁甲车隆隆驶过。
他们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安放在铁甲车上。他在群众中间站得老高的,没有戴帽子,敞着大衣,探照灯的光照着他。他举起手,作了一个简短的演说,最后的一句话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铁甲车通过工人和士兵们狂热的欢迎行列,前往党中央委员会所在的地方。那里也聚集了很多人欢迎列宁。他在露台上向他们演说。他的话引起狂热的欢呼,列宁又一次处在无产阶级群众当中了。
列宁和党的领导同志畅谈直到天明。他严厉地批判加米涅夫和别的机会主义分子,因为他们采取了动摇态度,主张拥护临时政府,并且不相信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到来。
次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一次会议上演说,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四月提纲,内容是:
不支持护国主义分子。护国主义就是出卖社会主义。结束战争不能指望强加的和平;而只能通过打倒资本主义。
现在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它把政权给了资产阶级)转入第二阶段的时候了,在第二阶段必须把政权交给无产阶级和贫农。
不支持临时政府。
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惟一可能的形式。
布尔什维克党还是苏维埃中的少数;它必须进行耐心的、坚持不懈的宣传,讲清机会主义多数的策略的错误,它必须争取群众,它必须抓住苏维埃。
我们必须有一个工人、士兵、农民和雇农代表的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军队、警察、官僚必须废除。必须考虑巴黎公社的经验。
布尔什维克的土地纲领主张组织雇农代表苏维埃,没收所有土地,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在雇农代表苏维埃管理下把大田庄改为示范农场。
银行必须在苏维埃的监督下,合并成一个国家银行。
必须创立一个新的、革命的国际。党必须定名为“共产党”,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来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的名称。
在列宁报告的草稿中,在谈到工人目前主要任务时,他写道:“我们应当巧妙地、谨慎地、循循善诱地引导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前进,从‘两个政权’进到工人代表苏维埃掌握全部政权,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并在1871年出现过的公社。”###[4]
把夺取政权的斗争任务这样干脆地、坦率地置于无产阶级面前,是需要有极大的革命勇气和光辉预见的。这时那些所谓社会主义者、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苏维埃中占多数。除了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其他报刊一致主张拥护临时政府,主张继续进行掠夺战争。除了布尔什维克党,一切政党都极力反对一切革命的行动,如没收地主的财产,管制银行和生产等等。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和资产阶级组成了联合阵线,反对革命的工人和农民。士兵和农民的大部分,甚至有些地方的工人,都还不清楚形势;他们帮助了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
当时相当部分的劳动群众看来是反对布尔什维克和列宁的提纲的。但列宁是这样的一位领袖,他懂得:劳动群众尽管这时是“忠实的护国主义者”,但不久是会站到布尔什维克这一边来的。他知道走向胜利的惟一途径在哪里。
列宁的提纲在党内引起了极其热烈的反响。它指出了新的道路,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行动纲领。工人们热切地掌握了列宁的口号。斯大林和全党一致坚决拥护列宁的立场。只有一小撮右倾投降分子(加米涅夫、李可夫等)才主张同孟什维克和护国派达成协定以帮助临时政府,并激烈反对列宁的立场。例如,加米涅夫,在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次日,就发表文章说列宁的总的方案是难以接受的。他要求党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而不要使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关于这一点,列宁指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问题提得不正确。这样提问题是抽像地、简单地、单色地(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提问题,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谁这样提问题,谁现在只是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否已经完成’,谁就无法了解极其复杂的至少是‘两色’的现实。这是从理论上说。而在实践上,他就是束手无策地向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投降。
实际上,现实告诉我们,一方面是政权转到了资产阶级手中(普通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另一方面,除了这一政府外,还存在着一个附属政府,它就是‘工农革命民主专政’。这后一个‘也是政府’,自己把政权让给资产阶级,自己使自己依附于资产阶级政府。”###[5]
列宁指出加米涅夫、李可夫与其他机会主义分子“只看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过去。而实际上,这个专政的未来已经到来,因为雇佣工人和小业主的利益与政策,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分裂,并且是在‘护国主义’、在对待帝国主义战争的态度这一最重要的问题上发生了分裂。”###[6]列宁严厉地斥责机会主义分子,那些社会主义革命的敌人。
列宁用极大的精力去展开工作。他领导着中央委员会的活动;与来自各省的同志们谈话、并向他们作指示,对工人演讲并亲自接见工人、士兵、农民的代表团。他还直接指导着《真理报》的工作。
那时真理报的编辑部有两间屋子。一间是秘书处,另外一间是极狭小的编辑室。列宁每天要在这里和一些最亲密的同志度过好几小时的时间。列宁从这里指导着党的工作。在这里召开短会,以讨论党的当前问题。随时可以听到列宁的出自内心的笑声。列宁是愉快而活跃的,他的旺盛的精力和对胜利的信心感染着每一个人。
列宁在《真理报》的文章中,在报告和演说中细心地向工人解释他的立场。他指出:这时国内实际上存在两个政权——帮助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和由于其中大多数属于护国主义者,因而就帮助了临时政府的工人代表苏维埃。列宁说,工人代表苏维埃是新政权的胚胎,然而在目前,他们却已经把政权自愿地奉献给了资产阶级和它的临时政府。他们已和临时政府妥协了。在这个过渡时期,布尔什维克必须为使全部政权转入无产阶级之手、转入工人代表苏维埃之手而铺平道路。苏维埃将创造一个新形式的国家——跟巴黎公社相似的国家。尽管我们还不能即刻“施行社会主义”,但我们可以采取实际的步骤,譬如说,通过采用统制生产、合并银行等办法走向社会主义。
列宁以主要的力量去反对那些小资产阶级政党——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他们在当时是“帝国主义的最危险的社会支柱”(斯大林语),因为他们在帝国主义和劳动群众之间推行妥协政策。“……不使这些党陷于孤立,就不能指望劳动群众和帝国主义决裂,而不保证有这种决裂,就不能指望苏维埃革命胜利。”###[7]
主要的策略口号已经提出了——必须围绕这些口号把党团结起来。列宁抓紧召开全党的代表会议。四月底,彼得格勒组织的代表会议召开了,随后又召开了全俄代表会议。
在用电报召集起来的全俄代表会议上,全国的担任领导工作的布尔什维克都来了。那些在长年地下工作、监禁、流放和流亡之后第一次聚会到一起的布尔什维克,兴奋地欢迎他们的领袖。他们看到党是更加强大而有力了。它有着无产阶级群众的拥护。列宁的报告和演说在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列宁在会上受到机会主义分子加米涅夫、李可夫、诺根之流的攻击。像孟什维克一样,他们也说社会主义要从其他更先进的国家移植到俄国来,而俄国不能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他们不相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在我国的胜利。但党的绝大多数都赞同列宁,支持他的立场。斯大林坚决拥护列宁的提纲。斯大林是列宁的忠实助手,矢志不移的亲密战友;在许多文章、演说中,他发挥并且维护列宁的口号,反对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和投降分子加米涅夫之流。
季诺维也夫反对列宁提出的路线(列宁主张和“中派”完全决裂),他认为布尔什维克应当重新参加齐美尔瓦尔得派的会议,尽管参加那一会议的都是公开拥护社会沙文主义分子的路线的。季诺维也夫又极力反对同第二国际决裂,他实际上就是反对立刻组织第三国际。
遵照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每天在工人集会上,在兵营和工人的生活区里演说。党的主要活动就在工人阶级的生活区里进行。列宁有好几次在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说。
时至今日,列宁格勒工人还记得列宁这些演说所造成的那种极为深刻的印象。
普梯洛夫工厂的一个工人回忆道:
“突然,从人丛中,从四万人的群众中,他登上了讲台……我简直找不出什么词汇来表达出他那种伟大的气概,他用来抓住听众的那种神奇力量……他讲的话抓住了他们的心,用热情使他们振奋起来。恐惧和倦怠消失了。看起来,似乎并不只是伊里奇一个人在演说,而是全场四万工人,坐着的、站着的,都在倾吐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就好像工人所感到的一事一物,伊里奇都正在替他们传达似的。每个人所想到、体验到的,但没有恰当的词句或机会来向他的同志清楚而充分地说明的一切——这一切突然都被伊里奇的演说表达出来了。
看起来好像群众都想放开嗓子大声疾呼些什么似的……就在4月21日,涅夫斯基区的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就这样大声喊出来了:‘打倒十个资本家的部长!打倒米留可夫,古契柯夫和他们对达达尼尔的要求!’”
在这期间,列宁还在一个海军码头举行的大会上对士兵、水手、工人作过演说。到会的一个人这样写道:“他的演讲团结了人民并把道路指给他们,告诉他们每个工人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当他讲完时,我们许多人的眼里都泪花闪闪……三千个未来的战士被列宁在大会上的发言武装起来了。列宁的思想点燃了所有那些工人、水手和士兵们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为列宁的热忱所激动而洋溢着想立刻投入战斗的情绪。”
在列宁领导下,党正在准备革命战斗。它继续进行坚韧不拔的斗争以争取工人阶级和农民,使他们摆脱资产阶级的直接帮凶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影响。
资产阶级看出列宁是他们的势不两立的敌人,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穷凶极恶的诽谤。各种各样资产阶级报纸,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演说者每天都攻讦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他们诽谤和污蔑他。他们不隐藏他们对工人阶级领袖的刻骨仇恨。但这种诽谤只能使工人更加接近布尔什维主义,加深他们对无产阶级领袖的爱戴。
在工厂里,在工人的集会上,在战壕里,到处都是对布尔什维克口号的热烈讨论。工人、士兵和农民都看清,列宁是人民革命的真正领袖。布尔什维主义的信仰者的数目不断增加。
★★★[1]《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5卷第288—289页。
★★★[2]《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5卷第296页。
★★★[3]《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3卷第383页。
★★★[4]《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4卷第12—13页。
★★★[5]《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4卷第30—31页。
★★★[6]《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4卷第32—33页。
★★★[7]《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