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0日以色列内阁举行紧急会议,通过了一项调查报告,竭力为这次屠杀的策划者沙龙开脱罪责。报告轻描淡写地说:
“国防部长沙龙在决定派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去贝鲁特南部的萨卜拉和夏蒂拉两个难民营的时候,未能估计到会发生大屠杀,他对此应负责任。”
该报告说:“我们认为,国防部长犯了严重的错误,因为他忽视了长枪党会对难民采取报复性血腥行动的可能性。”
虽然如此,沙龙一手策划入侵黎巴嫩的行动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愤怒。
以色列舆论纷纷指责沙龙善于欺骗,诡计多端,粗鲁野蛮,高傲自大,患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狂妄症,他应该对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负责,对贝鲁特大血腥屠杀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总统里根及其高级顾问们的观点也极为明确:沙龙必须被解职。
迫于以色列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对如何处理沙龙,内阁成员1983年2月14日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激烈辩论,最后沙龙成了孤家寡人,16票逼他辞职,只有一票对他表示支持,而这一票还是他自己投的。
以色列内阁会议最后批准总理贝京的提议,罢免沙龙的国防部长之职。
1983年2月11日这一天,世界各大新闻社几乎同时发出了这样一条电讯: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辞职。路透社自阿尔及尔报道说:巴解组织认为这是一个战争贩子的倒台。
虽然如此,贝京还是很快任命沙龙为内阁不管部部长,继续留在内阁里,而且在以后的几届以色列政府中,沙龙又担任过工业贸易部部长、外交部长等职务。
第10章九、东山再起
1985年7月大选,沙龙又找到妥当的机会重返政治舞台,出任内阁商业和工业部长,1990-1992年出任沙米尔政府的住房部长,主持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定居点工作。拉宾工党执政时沙龙在农场种地,直到1996年内塔尼亚胡政府,沙龙复出为基础设施部长。1998年10月13日,沙龙出任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外交部长,并领导以方谈判代表与巴勒斯坦方面举行会谈。刚刚度过70岁生日的沙龙再次进入他政治生涯的活跃期。然而,沙龙在被任命的当天就表示反对政府的撤军计划。
1998年,巴以在克林顿政府的努力下签署了怀伊协议,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多次敦促以方立即履行协议,但遭到沙龙的强烈反对,导致巴以和谈陷入僵局,毫无进展。
2000年12月9日,工党领袖巴拉克出人意料地辞去总理职务,以色列宣布提前大选,这给沙龙登上政治生涯的顶峰带来了机遇。
在这次以色列总理竞选中,沙龙竞选班子搭起了气势庞大的舞台,邀请了演艺界当红明星和前总理内塔尼亚胡等右翼头面人物捧场,早早赶来助威的支持者把礼堂塞得人满为患,现场的火暴气氛通过电视画面传到千家万户,就像吹响了“向总理宝座进军”的号角。为赢得政治生涯谢幕前的最后辉煌,沙龙可谓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与此同时,沙龙的竞选班子将他们的竞选人描绘成一个和蔼可亲的祖父和忠于家庭的人。电视广告上播放着这样的画面:在落日的余晖中,这位72岁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怀抱着一只小羊羔,驮着他的小孙子,在麦田里漫步。
在竞选活动演讲中,沙龙表述了自己对和平的最新理解:和平需要让步与协议,但若他最终当选总理,绝不会讨论巴勒斯坦难民回归的问题,也不会在遭受袭击的情况下进行谈判。
要竞选就得亮出自己的政纲。沙龙虽为武夫,但在政坛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多少也习得了一些政治技巧和手腕,学会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此难免发表一些前后不一的言论,做一些自相矛盾的表态。对于怎样赢得以色列人最渴望的和平,沙龙作出了“确保所有犹太定居点原封不动、保持耶路撒冷的完整统一以及绝不放弃约旦河谷”的著名承诺,但他也在不同场合发出要作出“痛苦让步”的信号,这让那些在和谈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右翼选民非常忧虑。一家极端正统派杂志的记者在采访沙龙时,对此问题抓住不放,偏要沙龙将“痛苦让步”的含义解释清楚。沙龙说:“‘痛苦让步’的意思是我们不能重新占领(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和杰里科。对我来说这就是‘痛苦让步’,因为这些都是犹太人的摇篮。我没听说世界上哪个民族放弃了民族和历史资产,除非在战争中被打败——而我们没有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