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更多的时候承载着记忆,
见证着岁月,它是属于个人的。
上了年纪,每天不得不腾出些时间锻炼。去年秋天,北京还没摘口罩,我在北三环附近哼哧哼哧走路,过天桥时,一辆自行车过来,我下意识让了一下。骑车的小伙儿擦肩而过,然后我听到身后传来“咦”的一声。
紧接着,单车又到了我前面,那人刹车,看了看我。“真的是陈老师啊。我太喜欢看你的节目了,能和您拍一张照片吗?”我顺从地由他打开了手机自拍,一边拍他一边说:“我可喜欢你写的文章了,你的书我都有买,不吹牛,你推荐的餐厅我基本都去吃了一遍。”我礼貌地表示了感谢。
小伙子骑上车走了,不一会儿,他又转回我面前,再次刹车:“不过有句话我不知当说不当说。您推荐的府右街那家延吉冷面,实在是太……难吃了!”他告别前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冷面你唬不住我,我黑龙江大庆人。”
因为同一件事情,反复遇到尴尬,我都不记得这是第多少次了。那是因为那篇叫《一个人的面馆》的文章。我不时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收到对于这篇文章的反馈,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大庆小伙子类似,认为这个“餐厅推荐”不太靠谱。
每次看到,我都会苦笑:或许自己挺冤枉的。最初,我在博客时代写自己的生活流水账,再后来给报纸杂志写食物专栏,也延续了这个风格。我的概念里,所有的文字记述,完全是个人化的体验,极少有“推荐”两个字。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口味就和他们的经历一样,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意思,我在那篇文章里也有表达。
然而很多读者不这么认为,读了文章之后,按图索骥费半天劲儿排队,最终却失望而归。所以说,“推荐”这件事很不靠谱。我记录的是平日里吃到的美味,见到的有趣的人,以及踩到的坑。这不过是自己的饮食日常。
有次在长沙,夜里喝大了,去吃米粉。朋友们把吃完的所有碗放在我面前,拍了照片,一共六只碗。我把图片发了微博自嘲,商家却截图用于宣传……好像我一个人吃了他家六碗粉,要严重推荐一样。类似这样的事情多了,我很无奈,也懒得一次一次纠正。
不过,关于延吉餐厅一分号,我还是可以多说几句。
首先,这个小饭馆并不完全属于今天的“流行餐饮”,它只是三四十年前北京内城平民的“古董”。
今天打开大众点评APP,搜索“北京冷面排行榜”,你会看到,前一百名都没有我写到的这家。这个连锁餐厅的二分号倒是很荣幸地上了榜(总店却没有),勉强排在了第八十七位。这个结果告诉我,这是家过气的、非常小众的平民饭馆,偶有同好者也大多是北京生长的土著,还得是上了点儿年纪的。
1992年,我和安徽台几个朋友一起拍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录音师张文华老师,北京姑娘,工作时特别有主意,谁都不敢惹。但吃饭这件事儿,我们俩都对冷面难以抗拒。有一次大冬天拍摄,这姑娘又闹小性儿,拉着脸一天不说话,倒是没耽误工作。晚上收工快七点了,我懂事地提出全组去府右街吃饭。经历了漫长的排队等座儿,冷面上来的时候,张老师小脸儿居然很快阴转晴,咯咯直乐,甚至头发都掉到面汤里。另一边剩下的几位安徽同行,在那里愁容满面地和面条对峙,他们背后还站着虎视眈眈等位的客人。
那时候,这儿真火啊。
现在到了饭点儿,这里虽然也会排起长队,但大多数客人还是因为冷面价格亲民前来果腹。严格意义上说,它更像快餐,称作美食有点牵强。尽管也有我这样的死忠顾客,但受到之前的屡次暴击的影响,我也变得很低调。偶尔谈及自己心心念念的那口冷面汤,总是欲说还休,像《虎口脱险》里地下组织吹着口哨寻找同党一样惴惴不安。当然万一遇到志同道合的,立即会引为知己。
前些天,在羊大爷吃涮肉,不知怎地,北京长大的大爷提起,“打小儿就好吃口延吉冷面”,我即刻起立,离席过去敬酒,这必须是莫逆之交啊!不过,我俩高山流水的友谊,只维持了不到一分钟便宣告破裂——因为他喜欢的是二分号……在这么垂直细分的赛道里,居然能发生内卷,这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毕竟,我开始吃冷面的时候,二分号还没有诞生,我的味觉习惯只能参照一分号从一而终啊。
其次,这家的冷面到底“正宗不正宗”?看了我文章的人,意见表达最为强烈的群体,都来自东北。毕竟,冷面是他们饮食生活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而府右街的冷面,既不同于鸡西大冷面、沈阳西塔冷面,也不同于现今的延吉冷面。
我有一个叫梅梅的学生,挺瞧不上我爱吃的冷面。有一次吃完了,这个东北人直接告诉我:“知道什么是冷面吗?冷面首先要用牛肉汤,肉汤才是冷面入门级别的标准。”她直接说:“您吃的啊,是假冷面,不正宗。”这件事儿,天蝎座的我耿耿于怀了十好几年。直到《风味人间》拍摄《谷物星球》一集的时候,针对荞麦制品的朝鲜冷面,调研员小花同学写了十分细致的田野调查报告,我才对这东西的前世今生有了粗略的了解。
冷面诞生在朝鲜半岛北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就二百年的时间。从风格和历史上,大致可分为平壤冷面、咸兴拌面、延吉冷面和晋州冷面四大类,他们有的讲究荞面,有的讲究铜碗,有放姜碎,有加黄芥末……即便是汤,也有牛肉、牛肉加鸡肉、海鲜汤底之分,你很难说哪一种正宗。如果按照最早的文字记述(朝鲜士人洪锡谟用汉文撰写《东国岁时记》)来看,“用荞麦面沉菁菹(萝卜泡菜)、菘菹(辣白菜)和猪肉,名曰冷面”,这居然是猪肉汤底哦。
更重要的是,按照东方民族的传统习惯,能够被记载的所谓“正宗”,大都是一种食物“最体面”的做法,并不是大多数人有资格享用的。正如我们总习惯把古代宫廷的锦衣玉食,默认成“祖先的生活方式”,其实,我们有血缘关系的直系祖先,大概率都是过着拮据生活的平民。
冷面,老百姓和贵族吃的显然是有区别的。延吉餐厅的前身,是1941年日占时期,一位朝鲜侨民在北京开设的。东北亚连年兵燹,当时哪儿有什么肉啊?有钱人家做冷面用牛肉和鸡肉煮汤,而平民用的不过是加了水果和姜的汤底罢了。几经变迁,这种简化版的平民冷面也就成了一代人的记忆。从食物考古的角度,这家冷面恰好是战争和流离的食物孤儿,是平民的朝鲜半岛孤悬海外的孑遗。
第三,这家冷面到底有多“难吃”?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小饭铺,延吉餐厅的冷面工艺一直保留着最初的样子,没有什么太多的“与时俱进”。而朝鲜半岛北方和南方,先后影响了国内之后,冷面市场早已今非昔比。
其实,延吉餐厅现轧现煮的冷面,温度口感都属上佳,加上泡菜(生泡菜,发酵程度低)和辣酱(我喜欢酱中带葱段,可香可香了),都做得中规中矩,吃起来还是很过瘾的。不过由于顾客太多,有时面的需求量大,一锅煮出来难免就有先后——如果放置超过一刻钟,整个的面体就会出现膨胀和懈怠,影响口感。
最近我的经验是,不着急取面,边吃小菜,边看着后厨的监控录像,右上角的那个分屏画面里,清晰地显示什么时候开始煮面、什么时候捞面,分装开始的时候,我再过去排队等候,这样就能确保吃到的面是弹牙爽口的。但估计,大部分顾客并不知道这个诀窍。
最后,我还要声明一下,以免再被吐槽。这家面馆真可能不适合您的口味,我用文字记录它,只是因为它是我吃过最多的一家餐厅。在这里,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了记者,从青年到年过半百。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超过一千次的就餐经历,也足可以覆盖我一年中的每一天。
比如,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5月底,北京已经很热。我能回忆起某一年的此时,天也是这么热,我从北大医院出来,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此处。那时,延吉餐厅朝东临街的大窗户还在,街上很多人,不时有成群的年轻人涌进来吃午饭。而我,低头坐在窗边,像见到老友一样,仔细地吃完每一根面条……这情景历历在目。
食物,更多的时候承载着记忆,见证着岁月,它是属于个人的。
202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