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文学 > 战争与和平(380)

战争与和平(380)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您贵干,是大夫吗?”

“不是,我随便看看。”皮埃尔回答。

“咳,该死的东西!”军官跟在他后面,捂着鼻子从干活的人们旁边跑过去,说。

“瞧,他们!……抬着来了……那是圣母……马上就要到了……”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军官、士兵、民兵都顺着大路往前跑去。

在波罗金诺山脚下出现教堂的行列。在尘土飞扬的大路上,在前面整整齐齐走着的是步兵,他们光着头,枪口冲下背着。步兵后面响起教堂的歌声。

没有戴帽子的士兵和民兵绕过皮埃尔,向那队人跑去。

“圣母来了!保护神!……伊韦尔圣母!……”

“斯摩棱斯克圣母。”另外一个人更正说。

民兵们——就是那些在村子里的,还有那些正在炮兵连干活儿的,都扔下铁锹向教堂的行列跑去。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行进着的一营人后面,是穿着法衣的神甫们——一个戴着高筒僧帽的小老头、一群僧侣和唱诗班。再后面就是士兵和军官抬着一幅巨大的、金光闪闪的黑脸圣像。这是从斯摩棱斯克运出并且从此就跟着军队的圣像。圣像的前后左右是成群的不戴帽子的军人,他们走着,跑着,鞠躬到地。

圣像抬到山上就停了下来;用一大块布托着圣像的人们换了班,读经员重新点起手提香炉,祈祷开始了。炽热的阳光直射着;清凉的微风吹动着人们的头发和圣像的饰带;歌声在寥廓的苍穹下显得不怎么响亮。一大群光头的军官、士兵和民兵围着圣像。在神甫和读经员后面一片空地上站着一些官员。一个脖子上挂着圣乔治十字勋章的秃顶将军,站在神甫背后,他不画十字(显然是德国人),耐心地等待祈祷结束,他认为必须听完那想必可以激发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的祈祷。另外一个将军雄赳赳地站在那儿,一只手不时地在胸前抖动着画十字,老向周围张望。站在农民中间的皮埃尔在官员里面认出了几个熟人;但是他不看他们:他全部的注意力被这群贪看圣像的士兵和民兵的严肃面孔吸引住了。当疲倦的读经员一开始懒洋洋地、习惯地唱(唱第二十遍了):“把你的奴隶从灾难中拯救出来吧,圣母”,神甫和助祭就接着唱:“上帝保佑我们,投向你,就像投向不可摧毁的堡垒”,于是所有人的脸上又现出那意识到即将来临的重大事件的表情,这是那天早晨皮埃尔在莫扎伊斯克山脚下,在他有时遇见的许多脸上看到的表情;人们更加频繁地低头,抖动头发,发出叹息声和在胸前画十字的声音。

围着圣像的人群忽然闪开来,推挤着皮埃尔。从人们匆忙地让路来看,向圣像走来的大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这是视察阵地的库图佐夫。他在回塔塔里诺沃的路上前来祈祷。皮埃尔从他与众不同的特殊身形,立刻认出了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庞大肥胖的躯体穿一件长长的礼服,背脊微驼,满头白发,没有戴帽子,浮肿的脸上有一只因受伤而流泪的白眼睛,他迈着前倾的摇摆的步子走进人群,停在神甫后面。他用习惯的动作画了十字,一躬到地,深沉地叹了口气,低下他那白发苍苍的头。库图佐夫后面是贝尼格森和侍从。虽然总司令的出场引起全体高级官员的注意,而民军和士兵却不看他,仍然继续祷告。

祈祷结束了,库图佐夫走到圣像面前,挺费劲地跪下来,鞠躬到地,试了半天想站起来,但由于身体笨重和衰弱,站不起来。最后他终于站起来,像天真的孩子似的撅起嘴唇去吻圣像,又鞠了一躬,一只手触到地面。将军们都跟着他这样做;然后是军官们照样做了,在军官之后,士兵们和民兵互相拥挤着,践踏着,喘息着,带着激动的神情在地上爬行。

二十二

皮埃尔被挤得跌跌撞撞,向四外张望着。

“伯爵,彼得·基里雷奇!您怎么在这儿?”不知是谁在叫他,皮埃尔回头看了看。

鲍里斯·德鲁别茨科伊用手拂拭弄脏了的膝盖(想必他也向圣像跪拜过),微笑着向皮埃尔走来。鲍里斯服装雅致,一副戎马倥偬、剽悍英武的气派。他穿一件长外衣,像库图佐夫似的肩上挎一根马鞭。

这时,库图佐夫向村子走去,走到最近一户人家,在阴影里坐在一个哥萨克跑着送来的一张长凳上,另一个哥萨克赶快铺上一块毯子。一大群装束辉煌的侍从围着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