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德协会,德国爱国青年的组织,成立于一八〇八年。
[2]“Abaissé”,法语,意思是“受屈辱的”,和“ABC”发音相同。
[3]拉丁语:“阉人上战场”。
[4]纳尔塞斯(Narsès,472—568),拜占庭帝国的一个宦官,后为统帅。
[5]拉丁语:“蛮族和巴尔柏里尼”。巴尔柏里尼是佛罗伦萨一有权势的家族,为了建造宫殿而进行抢劫。
[6]西班牙语,西班牙自由派联络的暗号,意思是:“独立和策源地”。
[7]拉丁语:“你是彼得(石头),在这石头上……”
[8]安提诺(Antinous),希腊著名美男子,罗马皇帝阿德里安的近侍。
[9]格拉古(Gracchus),兄弟俩,皆为罗马著名法官和演说家,他们曾建议制订土地法,限止罗马贵族的贪欲,分别在公元前一三三年和一二一年的暴乱中被杀。
[10]阿尔莫迪乌斯(Harmodius)和阿利斯托吉通(Aristogiton),公元前六世纪的雅典人,曾合力杀死暴君伊巴尔克。
[11]以西结(Ezéchiel),希伯来著名先知,《圣经·旧约》中四大先知的第三名,传为《以西结书》的作者。
[12]普伊赛古和德勒兹,两个磁学专家。
[13]热安(Jehan),十五世纪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个嘲弄英国老国王的法国青年王子。热安与让(Jean)读音近似。
[14]安德烈·舍尼埃(AndréChénier,1762—1794),法国诗人,写了许多反革命诗歌,还从事反革命政治活动,一七九四年以“人民敌人”的罪名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在他前一年上了断头台。
[15]以赛亚(Esae),希伯来先知,是《圣经·旧约》中四大先知之一。
[16]拉辛(Racine,1639—1699),法国剧作家,法国古典主义的著名代表。
[17]阿格里帕·多比涅(Agrippad’Aubigné,1552—1630),法国十七世纪诗人。
[18]一七七二年,俄、普、奥三国初次瓜分波兰。
[19]一八一五年,拿破仑失败后,俄、普、奥三战胜国在维也纳举行会议。
[20]《密涅瓦》(Minerve),法国王朝复辟时期一种流行的周刊。
[21]拉斐德(Lafayette,1757—1834),法国将军,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1775—1783)的参加者,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大资产阶级的领袖之一。一七九二年八月十日后逃往国外,一八三〇年七月革命的领袖之一。
[22]多罗米埃,即珂赛特的父亲,见本书第一部。
[23]拉勒芒(Lallemand),参加一八二二年六月自由派游行示威的被害者。
[24]赖格尔(L’Aigle),鹰,是拿破仑的徽志,所以国王听了不顺耳。
[25]莫城(Meaux),在巴黎附近。
[26]博须埃(Bossuet),十七世纪法国著名教士,当过莫城的主教,被称为莫城的鹰(L’AigledeMeaux),因而这个赖格尔·德·莫就被同学们称为博须埃。
[27]法语“FilledecinqLouis”(五个路易的姑娘)和“FilledeSaintLouis”(圣路易的女儿)读音相同。路易是法国金币,值二十法郎,圣路易是十三世纪法兰西国王。
[28]若李(Joly)名字中只有一个“l”,而“l”和“aile”(翅膀)发音相同。若李的同学们把他名字中的“l”慢慢发出来,听来就像有四个“l”。
[29]大写的“R”(grandr)和“Grantaire”(格朗泰尔)发音相同。
[30]俄瑞斯忒斯(Oreste)和皮拉得斯(Pylade),希腊神话中一对好朋友。俄瑞斯忒斯是阿伽门农和克吕泰涅斯特拉之子,阿伽门农被其妻及奸夫杀害后,俄瑞斯忒斯之姐将其送往父亲好友斯特洛菲俄斯家避难,俄瑞斯忒斯长大后与其姐共谋,杀死母亲及奸夫,为其父报仇。皮拉得斯是斯特洛菲俄斯之子,俄瑞斯忒斯的好友,他帮助俄瑞斯忒斯报杀父之仇。
二悼勃隆多的诔词,博须埃作
某天下午——我们马上可以知道,正是我们在前面谈过的一些事发生的那天——赖格尔·德·莫正满腔心事地靠在缪尚咖啡馆的大门框上,活像是那门旁的一根人形石柱,显得百无聊赖,他心里除了杂乱的遐想以外便空无所有。他瞪眼望着米歇尔广场。用背靠在旁的东西上,那是一种立着睡觉的方式,是动脑筋的人乐于采用的。当时赖格尔·德·莫正想着心事,不在乎地想着他前天在法学院遇到的一件小小的倒霉事儿,这事把他一生的计划全打乱了,其实他那计划原来就不怎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