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剑声道:“归氏夫妇此去不论成败,今日北京城中定有大乱,兄弟在外面有不少朋友,须得赶着出去安排,要大家分散了躲避,待过了这风头再说。”
陈近南道:“正是。敝会兄弟散在城内各处的也很不少,大家分头去通知,所有相识的江湖上朋友,人人都得小心些,可别遭了祸殃。今晚酉正初刻,咱们仍在此处聚会,商议今后行止。”众人都答应了。当下先派四名天地会兄弟出去察看,待得回报附近并无异状,这才陆续离府。
韦小宝将要出门,恰好孙思克回来,禀称奏章已递交宫门侍卫,那侍卫的统带一听说是副总管韦大人的密奏,接了过来,立即飞奔进去呈递。他三人在宫门外等候,直到五鼓,那统带仍没出来。现下王进宝、赵良栋二人仍在宫门外候讯,因怕韦大人挂念,他先回来禀告。韦小宝道:“好,你照料着张提督。”忧心忡忡,命亲兵押了假太后毛东珠,坐在一乘小轿之中,进宫见驾。
来到宫门,只见四下里悄无声息,十多名宫门侍卫上前请安,都笑嘻嘻地道:“副总管辛苦了,这扬州地方,可好玩得紧哪。”韦小宝心中略宽,寻思:“宫里若出了大乱子,他们定没心情来跟我说扬州什么的。”微笑着点了点头,问道:“这些日子,大伙儿都没事吧?”一名侍卫道:“托副总管的福,上下平安,只吴三桂老小子造反,可把皇上忙得很了,三更半夜也常常传了大臣进宫议事。”韦小宝心中又是一宽。
另一名侍卫笑道:“副总管大人一回京,帮着皇上处理大事,皇上就可清闲些了。”韦小宝笑道:“你们不用拍马屁。我从扬州带回来的东西,好兄弟们个个有份,谁也短不了。”众侍卫大喜,一齐请安道谢。
韦小宝指着小轿道:“那是太后和皇上吩咐要捉拿的钦犯,你们瞧一瞧。”随从打开轿帘,让宫门侍卫搜检。众侍卫循例伸手入轿,查过并无凶器等违禁物事,笑道:“副总管大人这次功劳不小,咱们又好讨升官酒喝了。”
韦小宝进得宫来,一问乾清门内班宿卫,知皇上在养心殿召见大臣议事,从昨儿晚上议到此刻,还没退朝。韦小宝一听大喜,心想:“原来皇上忙了一晚没睡,召见大臣之时,自然四下里戒备得好不严紧。养心殿四下里千百盏灯笼点得明晃晃的,归家那三只乌龟又怎爬得近皇上?倘若小玄子早早上床睡了觉,乌灯黑火,只怕昨晚已经糟了糕啦。可见他做皇帝,果然洪福齐天。幸好吴三桂这老小子打仗得胜,皇上才心中着急,连夜议事。”
当下来到养心殿外,静静地站着伺候。他虽得康熙宠幸,但皇帝在和王公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却也不敢擅自进去。
等了大半个时辰,内班宿卫开了殿门,只见康亲王杰书、明珠、索额图等一个个出来。众大臣见到韦小宝,都微笑着拱拱手,谁也不敢说话。太监通报进去,康熙即刻传见。
韦小宝上殿磕头,站起身来,见康熙坐在御座之中,精神焕发。韦小宝一阵欢喜,说道:“皇上,奴才见到你,可……可真高兴得很了。”他担了一晚的心事,眼见康熙无恙,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康熙笑问:“好端端的哭什么了?”韦小宝道:“奴才是欢喜得哭了。”
康熙见他真情流露,笑道:“很好,很好!吴三桂这老小子果真反了。他打了几个胜仗,只道我见他怕了,不敢杀他儿子。他妈的,老子昨天已砍了吴应熊的脑袋。”
韦小宝吃了一惊,“啊”的一声,道:“皇上已杀了吴应熊?”
康熙道:“可不是吗?众大臣都劝我不可杀吴应熊,说什么倘若王师不利,还可跟吴三桂讲和,许他不削藩,永镇云南。又说什么一杀了吴应熊,吴三桂心无顾忌,更加凶狠了。呸!这些胆小鬼。”
韦小宝道:“皇上英断。奴才看戏文《群英会》,周瑜和鲁肃对孙权说道,我们做臣子的好投降曹操,投降了仍有大官做,主公却投降不得。咱们今日也是一般,他们王公大臣可跟吴三桂讲和,皇上却万万不能讲和。”
康熙大喜,在桌上一拍,走下座来,说道:“小桂子,你如早来得一天,将这番道理跟众大臣分说分说,他们便不敢劝我讲和了。哼,他们投降了吴三桂,一样地做尚书将军,又吃什么亏了?”心想韦小宝虽不学无术,却不似众大臣存了私心,只为自身打算,拉着他手,走到一张大桌之前。桌上放着一张大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