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流水一样哗啦哗啦地流走了,一天天的劳累也使日行千里的千里马渐渐地衰老了。它的体型不再那么矫健,目光也不再炯炯有神,就连嘶鸣也那么低沉,似乎没有气力了。
有一天千里马拉着盐车上太行山,山路崎岖不平,可怜的老马费力地伸着蹄子,没走几步它就气喘吁吁了,它的膝盖开始打弯;尾巴再也甩不动了。它想给自己鼓劲,可是使出了浑身的力气,还是没有效果。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它的脚掌都磨烂了,嘴里吐着白沫,浑身汗水流淌着,它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卧倒在半路歇息歇息。想起往日自己即使日行千里,也不觉劳累,它不由得老泪纵横。
正在这个时候,伯乐恰巧乘着马车路过,他以善于鉴别马匹好坏而闻名于世。看到在半山腰正挣扎的老马,他连忙跳下了车。他认得这匹马,知道这就是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正在寻找的千里马,看到它这种情形,伯乐感到非常伤心。他爱怜地抚摸着老马的脊背,疼惜地痛哭起来,泪水滴落在马身上,老马不禁心中一颤,竟然还有人认得自己?不仅如此,伯乐还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了马的身上,刹那间,一股暖流涌入了千里马的心间,它挣扎着站了起来,低着头,喷着鼻子,然后潇洒地扬起头,瞪大眼睛,前蹄腾空,对着空旷的山谷长鸣了起来。宏亮的鸣声直达天际,好像比那钟磬之类的乐器发出的声响还要悦耳动听,落下的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
伯乐一时震惊了,但马上他就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明白,这马之所以拼尽自己全身力气有如此的反应,那是因为它知道自己终于找到知己了。
寓意点拨
伯乐识马,他不嫌弃千里马年老体衰而真心实意地爱惜它,因此千里马在困境中遇到伯乐,便感动而长鸣。千里马最渴望遇到伯乐,人才最希望找到知音。如果故事中的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可能到它死了,也没人会认识到它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