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道:“原来你也有这番委屈,也罢。”又叫王正吩咐道:“你替他拿几色菜来,叫他到后门外边,烧张纸钱,尽他一点孝心。”于是,喜童拿了酒菜,摆在后门外边,点起香烛,磕头拜哭,焚化纸钱。祭奠已毕,复回身竟奔到自己房中,又立了一个小小的牌位,将梅公的名讳写上,供在抽屉桌上。反身走上亭来,谢了陈公。夫人道:“喜童,从今后须要小心照管花草,至于饮食,拿到自己房中吃去。”喜童答应:“是。”
只见陈公等走下亭子来,喜童随后面,走入梅花深处。陈公看见梅花,赏玩了一会,心中大喜道:“既有梅花,岂可没有佳句?”向着春生说道:“我儿,我在京师历有多年,不知你的学业何如?你可将梅开二度为题,作诗一首,与为父的看一看。”春生答应道:“孩儿晓得。”陈公忽然抬起头来,只见壁上题有诗句,便问道:“喜童,此诗句是何人所作?”
不知喜童怎生答应?且看下回分解。
上第十五回梅开二度乃千古佳话花园联诗实万载奇逢
词云:
试问水归何处?况且彻夜东流,滔滔不断古今秋。浪花如喷雪,新月似银钩,暗想当年富贵,挂金帆直至扬州。灞陵桥上望西州,动不动八千里,青山无数,白云无数,来时春梦,去时秋梦,叹人生能有几度?想人生会少离多,只落得春风酒一壶,夜月琴三弄,古今希罕闻,试问钱塘梦。
诗曰:
一辈后生一辈人,只因中正属凶成。
难处颠沛流离日,画虎雕龙天自亲。
话说陈公看见壁上有诗句,步到跟前,看见题的咏梅花七言一绝,看完赞道:“好佳句!”便问春生道:“此诗是你做的吗?”春生道:“孩儿并未题诗。”陈公又问道:“喜童,你管此花园,这诗是何人题来?你从直说来。”喜童道:“小人不敢蒙混老爷,这是小人见景生情,信手胡写的。”
陈公点了点头,叫春生过来,说道:“我儿,你看看如何?你或做或和,也试一试你的才学。”叫喜童取笔砚过来。喜童答应,向亭子上来,拿了文房四宝。夫人、小姐问道:“你取笔砚做什么?”喜童道:“老爷命公子题诗。”竟携着笔砚,一直往梅园中去。小姐道:“母亲,爹爹着兄弟题诗,孩儿同母亲去看看。”夫人道:“也好。”于是,母女们步下亭来,走至春生面前,看他手执墨砚,在那粉壁上题诗一首。诗曰:
数色梅花绿色高,依依挺干似儿曹。
只因诚明通天界,故赐环梅放二遭。
春生题毕,喜童将笔接过。陈公哈哈大笑道:“有花无诗,岂不误了名花?”回头又见夫人、小姐到来,陈公向夫人说道:“适才观梅,见粉壁墙上有吟梅之句。问是何人所作,你道是谁人题的?夫人呵,原来就是喜童题的。竟看不出这个孩子来,也通文墨。我孩儿也题了一首。今女儿至此,亦可批削你兄弟的诗句。但平日闻得你韵佳,也可做一首,与为父的看看。”小姐道:“做一首诗,却怎样好写在此地?”陈公道:“这有何妨!此乃本宅花园,那有外人来看见?后面又不落款,怕他怎的?”小姐不好违背父命,只得接过笔来,在春生诗句后面,题诗一首。诗曰:
春日梅花品最高,又因上帝降儿曹。
昊天不负忠良后,才使梅花放二遭。
杏元小姐题毕,陈公与夫人道:“女孩儿的诗句,却也清雅,真正可乐我二人晚景了。”于是,又把三首诗念了一遍。见喜童送笔砚去了,陈公对夫人说道:“据老夫看,喜童这个孩子,大有根基,不是平常之辈,以后要另眼看顾他。只是这诗句字迹,色色可爱。”夫人道:“正是,这孩子即会吟诗,必有可用之才。”说话之间,喜童已到,陈公吩咐一番,便与夫人、公子、小姐走出梅园。又走上亭子来,重新坐下,又重新吃了一会酒,方才一同入内室去了。
家下众人收拾了碗盏,打扫了园,各自散去,喜童回转书房安歇。次日起来,无时不在园中修理花草。光阴似箭,不觉又是三月初旬,一日无事,心中想道:“人说扬州天下第一个繁华的所在,我想今日无事,不免到街市上看一看光景。”不言喜童独自出花园去了。
再讲那杏元小姐每每心中想道:“我见喜童几番哭泣跪拜,令人可疑,其中定有隐情,莫非就是梅年伯的后裔?那日爹爹在梅亭上祭奠梅花与梅年伯之时,他又在小亭上跪拜。就是梅园中诗句,也觉有些奇异。”心中正在思想,忽然旁边走出一个丫环,名叫翠环,站在小姐身边说道:“小姐,莫非想那个人的过失吗?”小姐倒吓了一惊,抬头见是翠环,便说道:“你这个丫环,如何这等大胆,说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