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小说 > 女仙外史(50)

女仙外史(50)

作者:(清)吕熊

月君大惊曰:“石言于晋,师旷谓石不能言,盖有凭耳。此殆有凭附者与”鲍师曰:“否,乃其自言也。我游粤

南时,已久知之。”石朗言曰:“既已久知,请赠一诗,不杜驾临。”鲍师请月君赠之。月君曰:“我于此有未明,无

处落想。请师太太赠以片言,为彼光宠。”鲍师即题石背云:枉教人唤石丫头,何不芳年便嫁休

只为良媒无处觅,甘心**万千秋。

那石朗声谢曰:近有官宦竟要将我移去,得此诗,可以止其邪念矣。并请落了款,留个圣迹。鲍姑就添注“西池仙

子鲍某题”。月君再视其容,若含笑者然。

遂取路都匀而造云南,曰:“黔为滇之喉吭,尚少一镇以抚之。”迨六诏洞山,约略历遍,省君谓鲍姑曰:“滇之

山,其脉散漫而无灵穴,气则疏浊而不蔚秀,非产人材处也。”鲍师曰:“万国水皆顺流,唯滇之水则倒行,斯亦奇事,

足征此邦之易叛。”月君曰:“我正恶此。”因吟一绝云:此水何为独倒行朝宗无路更无情。

藩王要窃皇王命,人意能违天道行。

鲍师大笑曰:“此诗可移赠燕王。”

即渡泸水,至于蜀中,登峨嵋之巅。时方暮春,霰珠扑面,劲于铁粒,刚风剪衣,利若锋刃。月君曰:“凡人奈何”

鲍师曰:“凡人岂能当此或三伏时备重裘而登,然亦不能过宿也。”月君曰:“我视峨嵋之高,约一百二十余里,更

有高于此山者乎”鲍姑曰:“无之。惟昆仑与姑射又高,乃仙山也。”

月君曰:“山之至高者曰岳,何以峨嵋不称为岳耶”鲍姑曰:“岳者,五方五帝所居,历代天子多有祀典。若峨

嵋,不但天子不能祀,即神亦不能居也。譬如高才博学之士,人不能测其涯岸,难以相亲,皆掉臂去之耳。”月君大笑。

其山巅之正南,有石如镜面,大可亩许,其前有大壑,壑之外有石壁,壁上凿有“峨嵋洞天”四大字,横径皆丈余,旁

注曰“坡仙笔”。鲍姑曰:“当日东坡书此,原有径路可至壁前。迨后百年,有应龙出于石中,裂成为壑,今内遗有龙

种。世人妄谓东坡腾空而书,岂镌石匠工亦能腾空者耶”月君曰:“有道者与世人言,犹之乎向蠛蠓而说鲲鹏,对蜉

蝣而谈蛟龙也。”俯视壑内,有小龙,锦鳞朱鬣,长止数寸,形如四足蛇,而具五爪,游泳跳跃,其首宛然龙也。又至

一峻坂,斜侧不能步。二仙各离坂尺许,踏空而行。行经三折,见一石洞,洞中坐一老僧,赤身跣足,遍体皆缠藤萝。

忽闻树震山鸣,腥风卷至,则两只猛虎径扑二仙。月君以手指之,虎遂伏而不动。问鲍姥曰:“此何僧也”鲍姥曰:

“我亦不能知。大约已证正果,恐凡人伤其肌骨,故留虎以守之耳。此岂可无诗耶”月君乃题于洞壁曰:何日空岩下,

跏趺入定真。

藤萝缠瘦骨,虎豹护枯身。

应入无生路,常为不灭人。

茫茫尧甲子,天地几回春

随离了峨嵋,来向成都,览永安宫之遗址与浣花草堂之故迹,渡濯锦江,登剑阁。回望蜀中,真一万里石穴,关口

仅容方轨,设在千寻峭壁之间,一夫守之,万夫莫能上也。月君因口占五律一首云:剑阁千夫御,阴平一旅过。

可怜汉统系,才得蜀山河。

邈妇心难泯,谌孙泪不磨。

从来佞臣舌,覆国胜矛戈。

出了剑关,由栈道至秦中。先循边塞而行,月君请至西极一登昆仑,鲍姥曰:“此上真休浣处也。”又请游姑射,

鲍姥曰:“神人藐姑乃男子身,既无正事,何得远谒诗家误于姑字,多用到美人身上去,真梦中语耳”月君曰

:“微师言,我亦道是神女。”又请教:“无缺于西北,则昆仑之外果五天乎”

鲍师日:“地陷于东南,指海而言也;天缺于西北,谓日月光所弗及,非无天也。故山海经言有烛龙衔珠以

照幽谷。”

月君曰:“有人乎”曰:“但有奇形异状之禽兽。若并禽兽无之,则烛龙亦可不照。”月君曰:“师乃仙子中之

张华也。”

遂游二华。月君指玉女峰曰:“此石称玉女乎”因题云:谁与锡嘉名得向云霄立

偶有玉女过,笑云不我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