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说:“韩冷,我看你还是个英雄,年岁又小,不想把你砍了,我劝你还是投降吧!”
韩冷大怒,举双锤朝孟良打来。孟良举双斧相迎,来个“举火烧天”,“当”的一声,差点儿把孟良的关节震碎!如不是拼命架住双锤,砸下来非得脑浆迸裂!
孟良只觉得天旋地转。虽然架住了双锤,可是心里发烧、嗓子眼发咸,一张嘴吐了一口鲜血,“哎呀,不好!”
急忙圈马败下阵来。
元帅催马迎上:“贤弟怎么样?”
“不要紧。六哥,这个小子可厉害!”
元帅说:“料也无妨!”说完,迎上前去大喊一声:“你是何人?”
“少帅韩冷。宋将通名!”
“我乃三关元帅杨延景!”二人上阵通姓名,杨元帅叫声:“韩冷你听清,你的父给我立凭证,永不造反不兴兵!哪知她说话不算话,又发兵犯禁任意横行!可是打一仗来败一仗,休想夺走汴梁城!现在王强也落网,你们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劝你们放下刀枪归大宋,我给你父子去讲情!”韩冷如同没听见,抡锤就砸元帅的天灵,元帅一带走阵马,韩冷的双锤落了空。双方的战将齐观阵,杨八郎在后阵非常担惊,只怕六哥有闪失。宗山说:“爹爹可看清?少帅韩冷锤发妙,万一不行我去接迎!”八郎说:“我儿修要把强逞,他要败阵咱就撤兵!”杨六郎战罢多时难取胜,从南边跑来一匹马似欢龙,马上端坐一小将,十五六岁长得精!花刀岳胜说不好,怕是给韩冷来助兵。董铁锤和宋铁棒,催马就把小将迎。小将骑万里云霞兽,毛梢发白毛根红。白银铠甲似雪亮,相貌英俊与众不同!虎头亮银锤拿在手,战马撒开一溜风。董、宋二将忙拦住,问小将:“家住哪里叫何名?”小将说:“家在云南昭通府,任堂惠本是我父名。我是他的不孝子,名字就叫仁宝童。学艺在黄花山赤松洞,我的恩师黄石公。奉师之命保大宋,回家探母问分明:我父贩马来塞北,离开云南没回城。我母托人来打探,才知道我父在宋营。我辞别母亲来寻父,我父和杨家有交情。还有董铁锤和宋铁棒,都和我爹爹结过盟。我来军营投大宋,不知何人在此动刀兵?请问二位名和姓,能不能对我说真情?”董、宋二将听此话,热泪滚滚哭出了声。大丈夫难掉伤心泪,小英雄莫名其妙想问清:“二位将军为何落泪?内中一定有隐情!”二人一想不能讲,要等六哥跟他说实情。叫小将:“我二人是董铁锤和宋铁棒,双方前面正交兵。使锤的是北辽少帅叫韩冷,端枪的就是宋营大元戎,你先过去助一阵,然后回城再说分明!”仁宝童闻听叫叔父:“你二人等我去把贼平!”说完催马网上闯,嗓音洪亮似铜钟。银锤要把金锤碰,谁胜谁负下一回里听分明。
第013回穆桂英说解天门阵杨排风戏打莽英雄
任宝童听了董铁锤、宋铁棒的话,立刻催马举锤冲上战场。正赶上杨元帅和韩冷的马错镫,任宝童和元帅打了个对面。任宝童也不知道这位元帅是谁,只好说:“元帅闪开,我来战他!”冲上去就把韩冷挡住。
两员小将互通姓名后,四把大锤杀在了一起,真是金光刺眼、银光闪闪,有如彩霞乱舞。
杨元帅回到后阵,忙问:“这员小将是何人?”
董、宋二人说:“六哥,他乃是任秉之子,名叫任宝童,奉师命下山来投宋。他说已经先回过云南见了母亲,他母亲说托人打听他父亲贩马之后已经做了宋将,故此叫他来寻父投营。六哥,我们俩可没敢对他说实话呀!”
杨元帅一听可真为难了!“孩子要来问我,我可如何答对?只有回城再说吧,还在已经拿住王强了,也算万幸!”
再看这两员小将,各轮大锤如同下山的小老虎,战有几个回合韩冷就不行了,被任宝童的大锤震得抱住马鞍口吐鲜血,急忙圈马败下。孟良一见心中大喜:“总算给我报了仇啦!”
杨八郎一见韩冷败下,为了掩人耳目,也只好催马上前。杨元帅一看八郎过来了,忙叫任宝童闪开,任宝童说:“我不累!”
杨元帅说:“知道你不累,我和来人有话讲!”说完,催马上去和杨八郎打了个对头。
兄弟俩虽然分别了十几年,那能不认识吗?八郎为了叫辽兵听见,故意高喊:“宋将报名上来!”然后又小声说:“六哥,你可想死小弟啦!”说着,眼泪刷得就下来了。双方后面观阵的人离得远,也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