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小说 > 《杨家将评书》(郝艳霞版)(22)

《杨家将评书》(郝艳霞版)(22)

作者:郝艳霞

令公问:“万岁和八王可还在行宫?”

潘洪说:“已经还朝了。”

令公听罢心中一愣,不知太宗为和离去?

书中暗表,八王和太宗确实还朝了。因为杨家父子去赴双龙宴以后,太宗提心吊胆,非常害怕。如果北辽怀意不善,必然一场血战!怕的是杨家父子有了危险,城池必然不保,所以一定要还朝。八王无奈也只好保驾回京。她怕潘仁美在自己走后谋害杨家,就让太宗给呼王一道圣旨,命呼王做监军,专管潘、杨二家。呼王有金鞭,哪家无理可以先斩后奏。八王临走时又嘱咐潘仁美,把双龙宴的情况派人报到京中。呼王放心不下,要送君王一程。所以令公回来时,这三人都没在边关。

潘仁美把这些事对令公说明后,叫令公父子回营休息,如辽营来人讨阵再去迎敌。父子三人出了帅堂,上马回营。

六郎、七郎太累了,回营后连饭都没吃就睡了。令公进帐坐下后,众兵将一边安慰老将军,一边暗自掉泪。令公叫众兵将好好把守营门,严防敌人偷营,一切安排妥当,才回到后堂。|Qī|shu|ωang|他想到八个孩儿只回来两个,四郎、五郎和八郎还生死不明,难过得彻夜未眠。

转过天来,六郎、七郎起身后参见爹爹,父子三人议论军情。用过饭后,外面有人来报:“元帅有令,请二位少将军去见。”

令公说:“你二人要多加小心。”

“是。”二人出营上马尽管来到帅府,施礼见过元帅:“不知元帅传我二人为了何事?”

潘洪说:“呼王护送万岁尚未回关,本帅准备了辽邦决战,替死难的杨家众将报仇。现边关粮草不足,兵是将威,粮是将胆,趁着还未交锋之际,命你二人去益津关押运粮草,速去速回!”

二人说:“元帅,我二人一去,北辽如来讨战,只怕我父年迈难以抵挡!”

潘洪说:“二位将军自管放心,本帅自有安排,料也无妨!”

二人只好点头应允,又问:“何时动身?”

元帅说:“立即启程。”

六郎、七郎说:“我二人先去见爹爹一面,回来马上就走。”

潘洪说:“越快越好!”

二人回营见了令公,说明奉令押运粮草之事,有心不去,怕落个抗令不遵;去吧,又对爹爹放心不下。

老将军想了想说:“我儿放心去吧,北辽不来讨战,为父守营不征就是。你二人一路上要小心谨慎,切勿出差错!”

二人答应,又准备了一下随身之物,便领兵出发。

七郎说:“六哥,咱们快去快回,以防北辽来战。”

六郎说:“来回总得三天!”

六郎、七郎去押运粮草暂且不表。话说第二天,离幽州不远处号炮连天,有探兵报与元帅,潘洪传令公来见。

老令公进城来到帅府,问道:“请问元帅,把我传来为了何事?”

老贼说:“现在北辽要夺取幽州,离此不远,我命令先锋带兵五百马上出征,只许胜,不许败,如违军令,定斩不容!”

老将一听往后倒退两部:“这、这、这……得令!”潘仁美命令这位老将军,孤军奋战去征杀敌人。老令公在帅堂把头点,心中不住暗思寻:“昨天派六郎、七郎去运粮草,今天又派我扫灭烟尘,兵马只许带五百,分明这里有原因,看老贼是要趁机把仇报,居心不良要还我杨门!军中令下如山倒,抗令不遵要杀身!”无奈何帅堂上接了令,辞别元帅出府门。帅堂上众将感到很奇怪,全都为老令公分忧担心。可恶人敢把潘洪问,全都盼金鞭王呼大人。杨令公出城回营去,点起了五百挂甲军,放过惊天三声炮,催马提刀踏征尘。见远处辽兵如潮涌,刀光闪闪枪如林,旗幡招展遮日月,马踏飞尘天地昏。老将军看罢双眉皱,骂声:“辽邦虎狼群,金沙滩设宴施诡计,害得我父子只剩三人。到如今贼心不死又来讨阵,老夫要为儿报仇把命拼!”催马摆刀冲上去,对面闯出一人拦住老将军。来将正是韩延寿,为夺中原他费尽苦心,手段托天叉问老将:“这老儿你是什么人?”令公说:“我乃杨继业。小贼通名,我叫你命难存!”韩昌大笑说:“杨继业,我乃北辽的元帅带兵把阵临,天庆王死在你儿袖箭下,萧太后登基为主君。要为天庆凉王报仇雪恨,不灭中原始不甘心!你听我的良言相劝早归顺,何必保那太宗无道昏君?”杨令公听此言怒从心头起,举刀直奔韩昌的脑门。韩延寿武艺高强十分勇猛,老令公久战沙场威震三军;韩延寿受过高传杀法妙,杨令公一口金刀定乾坤,马来马往六十多趟,双方战鼓声震耳轮。北辽驸马韩延寿,心中暗赞老将军,如果继续来交战,三天也难把胜负分,我不免如此这般把他引,活捉老将不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