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小说 > 醒世恒言(277)

醒世恒言(277)

作者:(明)冯梦龙

子春别了韦氏,也不带从人,独自一个上了牲口,径往华山路上前去。原来天下名山,无如五岳。你道那五岳?

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霍山、西岳华山。

这五岳都是神仙窟宅。五岳之中,惟华山最高。四面看来,都是方的,如刀斧削成一片,故此俗人称为"削成山"。到了华山顶上,别有一条小路,最为艰险,须要攀藤附葛而行。约莫五十余里,才是云台峰。子春抬头一望,早见两株桧树,青翠如盖,中间显出一座血红的山门,门上竖着扁额,乃是"太上老君之祠"六个老大的金字。此时乃七月十五,中元令节,天气尚热,况又许多山路,走得子春浑身是汗,连忙拭净敛容,向前顶礼仙像。只见那老者走将出来,比前大是不同,打扮得似神仙一般。但见他:

戴一顶玲珑碧玉星冠,被一领织锦绛绡羽衣,黄丝绶腰间婉转,红云

履足下蹒跚。额下银须洒洒,鬓边华发斑斑。两袖香风飘瑞霭,一双光眼

露朝星。

那老者遥问道:"郎君果能不负前约,远来相访乎!"子春上前纳头拜了两拜,躬身答道:"我这身子,都是老翁再生的。既蒙相约,岂敢不来!但不知老翁有何用我杜子春之处?"老者道:"若不用你,要你冲炎冒暑来此怎的!"便引着子春进入老君祠后。这所在,乃是那老者炼药去处。子春举目看时,只见中间一所大堂,堂中一座药灶,玉女九人环灶而立,青龙白虎分守左右。堂下一个大瓮,有七尺多高,瓮口有五尺多阔,满瓮贮着清水。西壁下铺着一张豹皮。老者教子春靠壁向东盘膝坐下,却去提着一壶酒,一盘食来。你道盘中是甚东西?乃是三个白石子。子春暗暗想道:"这硬石子怎生好吃?"原来煮熟的,就如芋头一般,味尤甘美。子春走了许多山路,正在饥渴之际,便把酒食都吃尽了。

其时红日沉西,天色傍晚。那老者分咐道:"郎君不远千里,冒暑而来,所约用你去处,单在于此。须要安神定气,坐到天明。但有所见,皆非实境,任他怎生样凶险,怎生样苦毒,都只忍着,不可开言。"分付已毕,自向药灶前去,却又回头叮嘱道:"郎君切不可忘了我的分付,便是一声也则不得的。牢记,牢记!"

子春应允。刚把身子坐定,鼻息调得几口,早看见一个将军,长有一丈五六,头戴凤翅金盔,身穿黄金铠甲,带领着四五千人马,鸣锣击鼓,呐喊摇旗,拥上堂来,喝问:"西壁下坐的是谁?怎么不回避我?快通名姓。"子春全不答应,激得将军大怒,喝教人攒箭射来,也有用刀夹背斫的,也有用枪当心戳的,好不利害!子春谨记老者分付,只是忍着,并不做声。那将军没奈何他,引着兵马也自去了。金甲将军才去,又见一条大蟒蛇,长可十余丈,将尾缠住子春,以口相向,焰焰的吐出两个舌尖,抵入鼻子孔中。又见一群狼虎,从头上扑下,咆哮之声,振动山谷。那獠牙就如刀锯一般锋利,遍体咬伤,流血满地。又见许多凶神恶鬼,都是铜头铁角,狰狞可畏,跳跃而前。子春任他百般簸弄,也只是忍着。猛地里又起一阵怪风,刮得天昏地黑,大雨如注,堂下水涌起来,直浸到胸前。轰天的霹雳,当头打下,电火四掣,须发都烧。

子春一心记着老者分付,只不做声。渐渐的雷收雨息,水也退去。子春暗暗喜道:"如今天色已霁,想再没有甚么惊吓我了。"岂知前次那金甲大将军,依旧带领人马,拥上堂来,指着子春喝道:"你这云台山妖民,到底不肯通名姓,难道我就奈何不得你?"便令军士,疾去扬州,擒他妻子韦氏到来。说声未毕,韦氏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打得个皮开肉绽,鲜血迸流。韦氏哀叫道:"贱妾虽无容德,奉事君子有年,岂无伉俪之情。乞赐一言,救我性命。"子春暗想老者分付,说是"随他所见,皆非实境",安知不是假的?况我受老者大恩,便真是妻子,如何顾得。并不开言,激得将军大怒,遂将韦氏千刀万剐。韦氏一头哭,一头骂,只说:"枉做了半世夫妻,忍心至此!我在九泉之下,誓必报冤。"子春只做不听得一般。将军怒道:"这贼妖术已成,留他何用?便可一并杀了。"只见一个军士,手提大刀,走上前来,向子春颈上一挥,早已身首分为两处。你看杜子春,刚才挣得成家,却又死于非命,岂不痛惜可怜!正是:游魂渺渺归何处?遗业忙忙付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