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作者

当前位置:分享阅读 > 作者列表 > 全部作者

刘震云

 刘震云,1958年5月生,汉族,河南延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

村上春树

1949年生于日本京都。凭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由此出道。后续著作不断,涵盖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纪实文学、随笔等多个类型。其中有闻名世界的《挪威的森林》、深度纪实的《地下》、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的《1Q84》、谈及战争反思的《刺杀骑士团长》等。作品以简明的文风与丰富的可解读性为特征,曾获得谷崎润一郎奖、每日出版文化奖、卡夫卡奖、耶路撒冷文学奖等世界范围内的诸多奖项。

鲁迅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本仙台学医,后弃医从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一生写作千万字,主要成就包括杂文、小说、散文、现代散文诗、翻译等。主要作品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坟》、《热风》、《三闲集》、《准风月谈》、《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

路翎

 路翎(1923-1994),男,原籍安徽省无为县,生于江苏苏州,两岁时徐家迁至南京。原名徐嗣兴。汉族。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求爱》,话剧剧本《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

刘以鬯

 刘以鬯(chàng)(1918年12月7日-2018年6月8日),原名刘同绎,字昌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主编过《国民公报》《香港时报》《星岛周报》《西点》等报刊杂志。曾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刘以鬯一直致力于严肃文学的创作,其著名小说《对倒》,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成电影《花样年华》。

郁达夫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巴金

 巴金(一九○四年─二○○五年),本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主要笔名“巴金”源自他在法国留学时的同学巴枯宁,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着作;将此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笔名。巴金着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共三部)、及《寒夜》。此外,尚有为近百本的中篇集、短篇集、散文集、译作、传记与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