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四合如意(网络小说)(109)
第108章 共识
徐四爷说勉强愿意的时候,郑三爷不禁看了一眼大哥,声音都透着几分艰涩,是挺勉
强的。
尤其是大哥的目光,恨不得就写上几个字:带上我们。
谁不想有个长远的买卖?光是坐在家中买地里的矿石,就跟坐吃山空一样不踏实。
郑三爷想得更长远些,他看上的不是藕炭,而是谢大娘子。
谢大娘子年纪不大,做事却有条不紊,将谢大老爷耍得团团转。还借着谢大老爷的
手,整饬了杨氏一族。
这桩事过后,杨氏族中,必定都要听她吩咐。
而且,谢大娘子嫁入杨家才不到一个月。
他自问身为男子都做不到。
遇到一个比自己强太多的人,她做事堂堂正正,多帮扶乡里,不阿谀富贵,那就应该
是此生路上难求的贵人了。
既然是贵人,与她来往越多越好,光是卖石炭碎,他们只能得些银钱,与她一同卖藕
炭就不一样了,共同做一桩事,从情分上就不同。
这时候,三个人都忘记了,他们来大名府,就是唱一出戏,根本没想真正谈买卖,结
果不知不觉就上了心,现在就算有人来拉他们,他们也不肯走。
谢玉琰点头道:“我之前说的那些话都作数。”
三个人眼睛都是一亮,脸上满是欣喜的神情。
“我会与你们一同卖藕炭,还会做水铺,但是我的那些要求你们也得答应。”
“答应,”徐四爷先道,“大娘子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绝没有二话。”
赵三爷道:“事不宜迟,大娘子与我们去看看石炭矿吧,将文书签了,咱们早些做藕
炭,最好……正旦后就着手做出来。”
“何必等到正旦后,”徐四爷道,“现在就能做,碎石炭都现成的,做好晾晒起来,正旦
时卖刚刚好。”
郑三爷道:“总该筹备一下,再说大娘子还没看过咱们的矿坑呢。”
三个人居然就在谢玉琰面前商议起来。
张氏在外间,听到屋子里的动静,错愕地看向于妈妈:“他们不是……假的吗?”
于妈妈不禁笑,她也是刚刚才想明白,从一开始大娘子就没当成是假的,否则都是找
人来唱戏,何必非得手中有石炭矿的?还是经那小郎君挑选的人。
只不过一时没想明白而已。
……
离永安坊不远的一处茶楼上。
客人走了一桌又一桌,只剩下王铮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往下张望。
三个他请来的商贾走进杨家之后,就没出来。
他听说北城那边的地已经卖给了谢崇峻,这出戏应该唱完了,三个商贾也能功成身
退,可他们一头扎进去就没影儿了。
“郎君,”身边的随从低声道,“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您想知晓永安坊的动静,可以唤
桑典过来询问。”
王铮摇了摇头,眉毛都跟着耷拉下来。
“我好像做错事了,”王铮抿了抿嘴唇,“不知道阿兄知晓,会不会生气。”
他以为是一件小事,结果弄大了。
“他们三个,肯定想要做藕炭买卖,才会逗留这么久,我早该想到的。”
随从低声道:“郎君,你的意思是……被谢大娘子骗了?”
王铮想了半晌:“不是。”
随从跟着松口气,没被骗就好。
王铮接着道:“不是嫂……大娘子没说明白,肯定是我想错了。下次我再多思量思量,
免得给阿兄添麻烦。”
在阿兄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形下,他与嫂嫂一起,做成了好几桩买卖。
阿兄发现,会不会气炸了?
“要不,咱们现在就回京城……”王铮想脚底抹油,不过很快脑子里浮现起那些圣人文
章,算了一人做事一人当,他还是老老实实等着阿兄责骂吧!
……
官路上,一行人正在披星戴月的赶路。
临近破晓的时候,总算停下来,让马匹休息。
贺檀翻身下马,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还是第一次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将大腿磨破,虽说这点伤不算什么,但总觉得不值
当。晚上两日回到大名府能怎么样?
真的要这么着急?
看着王晏利落地靠在树上闭眼歇息,贺檀忍不住走过去,用胳膊怼了怼他的手臂:“不
说清楚?”
两个人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王晏就算什么都不说,贺檀也能猜出几分。
“到底是谁向你提起了大顺城?”
他们跑这趟有了些收获,西边有消息传来,西夏金汤城换了守将。新上任的守将曾在
西夏王的侍卫军中任职。
本来这是个不起眼的消息,因为西夏也贺正旦,正旦前兵马调动也是常事。再说大梁
就是因此加强防守,也是将兵力布在大顺城外。
大顺城城坚难破,西夏人从不强攻,这是惯例了。
但王晏显然不这样觉得。他动用了王家的关系,命西北的守将增派兵马前往大顺城。
也用一句话说服了他:从前扰边的西夏军队,并非王师。
贺檀委实吓了一跳,就因为西夏侍卫军的将领到了金汤城,王晏就猜测,他会带着侍
卫军攻城?那可是王师啊?
这种事宁可错杀不能放过,大顺城真有闪失,大梁将士多年在西北的努力全被葬送,
西北的战局也会跟着大变,总之后果不堪设想。
王晏没有说话。
贺檀微微皱眉,王晏的这个神情,只有被提及当年遇仙那桩事时才会出现。
既然问不出来,贺檀也就不再紧追不舍,他跟着坐下也靠在树上。
“将腰牌给那谢小娘子,你也真放心,”贺檀道,“她若是知晓那块牌子能调动兵马,你
猜她敢不敢用?”
王晏怀疑,谢玉琰知晓他的身份,更知晓那腰牌还有这样大的用处。
他都不知晓自己留下腰牌时,是怎么思量的。关键时刻让她调兵马自保?他甚至对她
都没有几分信任。
或许,他只是想要试探一二。
王晏深吸一口气:“便是不用,她也能弄出大动静。”
那块腰牌在他递给她时,就传递了一个消息。
王家在大名府有人手,有眼线。
只要能将这加以利用,就算不说出动用兵马的话,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毕竟那是人,而非死物,特别是被王家选出来的人,不说都是能臣,却也差不多。对
他们有利的事,不用吩咐他们也会去做。
她将自己当做王家人,与那些人手之间便没了隔阂。
这就是共识。
……
北城。
谢崇峻在这里熬了一晚上,就等着周虎带着人打出竖井。
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再睁开眼睛时,天都大亮了。
“老爷,”管事进门,脸上满是喜色,“三河村那边有动静了,今天一早就被队兵马围
了。”
第109章 走一趟
谢崇峻心中一喜,三河村的矿坑终于挖好了?
转念他就是面色阴沉,为何不早一日?这样他就不至于上那贱人的当,白白拿出五千
多贯钱。
管事道:“等到三河村的矿坑被查封,大名府只有我们家的石炭矿最多,到那时老爷再
卖藕炭,还是独一份儿。”
这么想与谢崇峻之前的算计也没差太多,就是谢玉琰白得了七千贯钱。
“等谢氏被抓后,咱们也能设法将水铺弄到手。”
管事继续安慰着谢崇峻。大老爷掉在地上的面子,总要捡回来,只要他能陪着大老爷
渡过难关,将来大老爷会更加信任他。
“让人接着盯着,”谢崇峻道,“若是有机会,就使些银钱,我要谢氏今日就下狱。”
看着管事走了,谢崇峻松了一口气。
旁边的周虎道:“大老爷可以回家歇着了,等这边矿坑挖好,就让人回去禀告。”
周虎说话的声音带着几分冷硬:“莫不是大老爷信不过我?”
在谢玉琰那里吃了亏,谢崇峻就变得疑神疑鬼,非要现在就挖出石炭矿,他勘查矿藏
那么多年,还能弄错?
谢崇峻听出周虎话里的讥诮,立即道:“不是不相信你,只是那谢氏狡诈,不知晓又在
哪里设了圈套,不亲眼看到石炭,我总是不安心。”
周虎冷冷一笑:“你可是谢氏一族的族长,一时吃了点亏,就泄气了?转头拿回来就
是。再说,明年榷场大开,六千贯钱,还不是轻而易举?”
谢崇峻心里一震,生怕因此得罪了周虎:“我也是为了榷场,才不想贺檀的人再搅乱大
名府。”
周虎懒得与谢崇峻这样的人再费口舌,等这次回去见到主人,他会劝说主人将谢崇峻
换下,这样的人不堪大任。
周虎去看矿坑,谢崇峻的重新坐下来,这次无论谁来劝说,他都要亲眼盯着矿场,直
到所有事尘埃落定。
……
永安坊。
李阿嬷等人拿好家什准备一起出坊去赶市集。
别看御营前街的集市才开没多久,却一日比一日热闹,现在大名府大部分人都听说过
这个早晚市,尤其是他们穿着一样的比甲,打着永安坊乡会的招幌,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这些日子,也有商贩趁机来集市摆摊儿,来往的百姓却认准了他们的装束,先要逛遍
他们的摊子,再去瞧别人的,惹得那些商贩们满心羡慕。
李阿嬷好几次被人拉住,问她“乡会”的事。
“乡会”不是谁都能入的,先要以永安坊为主,李阿嬷没有答应。能不能进来,还得看
他们的品行,总之要将一切弄清楚了再说。
除了一样的比甲和用具之外,“永安坊乡会”第一个摊位定是给“顺通水铺”留着,最开始
李阿嬷还担心,水铺卖不出多少热水,结果小山子卖的是“洗面汤”,引得官军家的女眷来
买。
这种洗面汤在集市卖开之后,就开始在街面上叫卖,那些住客栈的客人格外喜欢,热
热乎乎洗个脸,再喝碗药茶,浑身带着一股的草药味儿,直叫着舒坦。
李阿嬷觉得奇怪,打听着问了,才知晓京城里也有药茶卖,达官显贵家更是盛行这
个,大人们公务繁忙总会吃一些,若是药放多了,再放些米粮就成了“药膳”。
顺通水铺没卖完的药茶,小山子总会端给李阿嬷,李阿嬷砸吧着嘴,略微带着一点点
苦味儿的药茶,怎么喝着就那么“贵气”呢,她是怎么也没想到,一把年纪还能享受这东
西。
想到这里,李阿嬷向身后看了一眼,大家带去集市上的东西越来越多,徐氏几个做针
线的也变成了六个妇人。
即便是这样,李阿嬷煮的下水也是不够卖的,没法子,军汉们肚子都大,他们一来就
包了大半,有人让李阿嬷再多煮一锅,李阿嬷只摆手,她是弄不动了,除非再从坊里找个
帮手,不过那也是正旦后的事。
众人推着车、挑着东西正往前走,还没出坊,就瞧见一队兵卒往这边来。
走在最前面的人停下脚步,后面的人也将扁担撂下。
李阿嬷也叫停了骡车,跳下来查看。
众人眼看着兵卒进了杨家祖宅。
李阿嬷心中“咯噔”一下,当下也不管驴车了,急匆匆地往前去。
准备赶集市的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跟上李阿嬷。
杨氏一族别的事他们不管,若是与谢大娘子有关,他们定要问清楚。
“散开,都散开。”
两个军将骑马进了永安坊,旁边的兵卒驱赶着人群:“朝廷办事,将路让开。”
为首的军将长得格外威武,身形比寻常人大上不少,就连他骑着的枣红马也比寻常马
匹要壮硕些。
他翻身从马背上下来,径直进了杨氏祖宅的大门,一双眼睛看向管事:“你们三房六郎
的妻室,谢大娘子在哪里?”
杨家管事听得这话,急忙去通禀。
军将则打量着杨氏的门户。
“军爷,”一个郎妇壮着胆子上前,“不知寻我们家大娘子所为何事?”
军将沉着脸:“与尔等无关,见到谢大娘子再说。”
郎妇还想说话,却被李阿嬷一把拉走。
李阿嬷瞧着那手握刀柄的军将,这一行人,一看就不是寻常巡卒,恐怕不好惹,现在
问急了他们,只会对大娘子不利,还不如在一旁听清楚之后,再想法子。
军将等了半晌,就看到一个少女被簇拥着走过来。
少女神情淡然,清澈的目光扫他一眼,就收了回去,仿佛这样就将他看了仔细。
军将皱眉,这副模样与……他家……那谁有些相似。
让人看不透,也琢磨不明白。
谢玉琰走上前淡淡地道:“军将是提点铸钱司的人吗?”
清越的声音响起,军将也回过神:“不是。”
谢玉琰道:“请看官符。”
丁鹏亮出官符不是第一次,但被年纪这么小的女眷询问,还是头一遭。
这么多穿着甲胄的将士站在这里,她就像没看见似的,眼神中不起任何波澜,声音更
是不卑不亢,在他垂眼看她的时候,她也抬眼迎了上去。
丁鹏从那清澈的眼眸中,看到一抹狠厉的煞气。
这小娘子不简单。
丁鹏伸手入怀取出官符递过去。
谢玉琰看到了“盐铁”两个字,然后道:“军将要去我哪里?三河村?”
丁鹏应道:“正是,劳烦大娘子与我们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