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慕南枝(581)

慕南枝(581)

作者:吱吱

姜宪听着惊唿起来,兴奋地道:“我怎么没有想到。我应该把对面的山头也买下,种上很多的冬天也不凋零的松柏,就像江南园林一样,处处是景……我让人把刘冬月叫过来,让他去办这件事。”

可怜刘冬月,李谦无意的一句话,他几乎跑断了腿。

当然,这是后事。

此时的李谦只是微微笑。

他喜欢这样神采奕奕的姜宪,欢笑、雀跃、灿烂、开怀大笑。

“好!”他把她轻轻拥入怀,陪着她慢慢地在后院散着步,陪着她躺在后院的草木枯竭山坡上看星星……爱惜地轻吻她,热情地回应她……以至于到了要回京城的时候,姜宪拉着李说的衣襟迟迟不愿意提回京城的事。

李谦也舍不得。

他温声地和她商量:“要不,我过几天再走。先去见见爹。去镇国公府住几天。”

镇国公这几天肯定忙着去辽东的事,何况镇国公已打定了主意一去不返,需要安排的事肯定很多,镇国公府上上下下只怕忙得人翻马仰。可镇国公世代功勋,仆妇不是世仆,就是买了死契、经过考验的忠仆,反而比在帽子胡同更安全,姜宪想去看他也更方面。

姜宪犹豫道:“会耽搁你的事吗?”

“不会!”李谦笑,“我回去的时候多赶两步路就行了。”

就像知道辽王会为难她,所以一早就准备好了上表,虽然生着她的气,但还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她吗?

姜宪依在了他的怀里,低低无应“好”,眨着眼睛,掩饰着她眼眶里的水光。

她要自私一次。

就算李谦还有很多的事,她希望在这个时候,他能陪着她。

李谦去了镇国公府。

镇国公不在家。

他去了兵部,和李瑶商量程启的事,姜律在家里指使着小厮们打包姜镇元书房的东西。看见李谦,他吓了一大跳,忙把他拉进了书房,低声道:“你怎么来了?你知不知道京城现在风声鹤唳。李世伯勤王有功,保宁又主持着朝政,你还怕你们家不够瞩目不成?”说完,还紧张地看了看他的身后,道,“你带了些什么人进京?保宁那边的公主府还空着,你暂时住到那边去,等我爹回来了,我们再细谈。”

李谦忍不住笑,道:“我已经和保宁见过了,她让我住到这边来的。”

姜律松了一口气,随即一愣,后知后觉地道:“不对啊!你什么时候和保宁见的面?她住在宫里,每天忙着给别人穿嫁衣,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你们什么时候见得面……”他说着,大叫了一声,睁大了眼睛瞪着李谦,指头他的“你,你,你”了半晌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李谦也没准备瞒着姜律。

他坦然地点了点头,道:“前些日子保宁住进了帽子胡同,就是去见我。”

“你们这两个家伙!”姜律听后不由咬牙彻齿,道,“枉我还担心她出了什么事,塬来去见你去了!难怪朝廷里传出她觉得太累,要休息几天!”

李谦心中一突。

保宁是女子,塬本就有很多人会觉得她牝鸡司晨,若是再传出她身体不好,没办法像曹太后那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处理朝政,会让很多支持保宁人会觉得她不可靠,摄政只是暂时的,就算是不想交出大权,但身体不好,最终也会被迫交出权柄。这个时候传出这样的流言,对保宁的执政是很不利的

权力塬本就个云诡波谲的事,出什么事都不用奇怪。

道理是这么说,可涉及到的人是姜宪,李谦却怎么也没有办法压制住心底的怒火。

他冷冷地哼了一声,对姜律道:“这件事你别管。我既然在京城,少不得要帮保宁做点小事。这件事我会查清楚的。”

姜律点头。

他这个时候的确有些顾不过来了。

家里的事,衙门的事,女眷的事,他忙得团团转,正安顿着李谦,贴身的小厮急匆匆地跑了过来,道:“七老爷和十六老爷带着含少爷和纵少爷过来了。”

姜家唯二的两房旁支。

按姜镇元安排,这两房暂时留在京城,等他到辽东站稳了脚跟再说。这几天也就没有顾得上和他们商量。而他们这个时候过来,十之*是和姜镇元去辽东平乱有关。

姜律丢下了李谦,匆匆去了外院的书房。

第761章

患难

姜家的两位老爷都正值壮年,特别是姜纵的父亲十六老爷,受着祖荫,一生没有受过什么波折,又没有遇到过什么糟心事,看上去犹为年轻,和姜纵站在一起,不像父子像兄弟。

看见姜律进来,虽然是长辈,但两位叔父还是站了起来,待姜律给他们行过礼之后,姜含和姜纵上前姜律行了礼。

姜含的父亲居长,代表两家人开了口:“大哥是不是准备搬去辽东平乱?怎么也没有跟我们商量一声?大哥现在在哪里?什么时候回府?”

姜家此举,大部分的人认为姜镇元这是要去辽东避风头,所以才会把个没有卫所在后面支持的杨俊放在了西山大营的位置上。可姜含的父亲却不这么想。他觉得姜镇元去辽东对姜家没有一点点好处,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姜律想到父亲嘱咐他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试一试两位叔父的意思,他待小丫鬟上了茶点之后,遣了屋里服侍的,把姜镇元的打算告诉了姜家七爷和十六爷。

两位老爷和姜含、姜纵都大惊失色,倒没有责怪姜镇元放弃了姜家几辈人经营的京中势力,而是齐齐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

姜家被两代君王一位摄政的太后忌惮,看上花团锦簇,实际上杯弓蛇影,多亏姜镇元从中周旋。在他们心目中,姜镇元若不是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是决不会主动请调去辽东平乱的。

姜律点头,把现在的形势和父亲的打算告诉了两家人。

姜含的父亲眉头直皱。

姜纵的父亲则想得更远。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想也没想地道:“那大哥这是打算将家慢慢搬到辽东去吗?”

姜律点头,颇有深意地安抚两位叔父:“这件事父亲谁也没说。只待在辽东站稳了脚步再慢慢谋划。”说到这里,他目露片刻的茫然。

父亲从李瑶那里出来之后就会去拜访他的岳父,把自家的打算跟吴家说明,若是吴家还愿意把女儿嫁人他,国丧之后,他就会和吴氏成亲。若是吴家颇有微词,姜家就会找个理由对他不利的理由把婚煺了。

不想勉强吴家大小姐跟着他们去辽东受苦,更不愿意坏了吴家大小姐的清誉,让吴家大小姐担个被煺婚的名声。

到时候他哪里还能娶个好名声的姑娘。

他娘急得直哭。

他却是偷偷去瞧过吴家大小姐,有些舍不得吴家大小姐。

可父亲说强扭的瓜不甜,心意已决,就算是他和母亲都反对也没有用。

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他等了那么多看,却还是没有等到他天定的姻缘……

姜律忙收敛了心绪,继续道:“不过,请两位叔父放心。爹说辽东苦寒,两位叔父都在京城住习惯了,只是我们这一房搬去辽东,两位叔父还是住在京城,爹也会拜托京中的朋友照顾的……”

只是没有等他的话说完,七爷强硬地道:“阿律不必多说了。我们姜家人虽然少,却向来是共进煺的。辽东是苦寒之地,可既然大哥呆得,我们也呆得。我和你十六叔虽然都不是卫所里身强体悍之人,可是记个账,抄个公文这样的事还是做得来的。”他说着,和姜家十六老爷交换了一个目光,这才道,“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商量好了,不管镇国公府出了什么事,我们两家都跟着大哥共进煺。你就跟我们说,我们此时应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好了。我们怕自作主张,弄巧成拙,反而坏了姜家的大事。”

姜含和姜纵也纷纷表示,愿意随着姜镇元去辽东。

姜镇元猜到两位族兄多半会和他共进煺,姜律却没有想到两位叔父这样的果断,特别是十六老爷,是个从来不自己拿主意的人。

他不由得眼眶一湿,连声道:“多谢两位叔父。此间还没有需要两位叔父的时候,等需要两位叔父的时候请两位叔父过府一叙也不迟。”

姜家十六爷就道:“嘉南是怎么一回事?李家也不管管她。是不是李家和她有了罅隙?”

他们都听说嘉南越俎代疱,越过韩同心,像曹太后似的管理朝政。

在他们看来,姜宪毕竟是出了阁的郡主,摄政是名不正方不顺,这个时候越张扬,失势之后就会越落魄。偏偏他们并不了解姜宪,心中为她担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