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长公主(93)

长公主(93)

作者:墨书白

“殿下,”右相苏闵之迟疑着开口,“监察群臣之事,已有御史台能办,如今再让公主监察……”

“又有何不可呢?”

李蓉转过头去,盯着苏闵之:“苏大人是觉得没必要,还是觉得本宫不行?”

苏闵之听得李蓉问话,一时不敢答话,正斟酌着用词,就听李蓉道:“若是今日御史台能替代本宫直接办事,那最好,可如今御史台也牵扯其中,不知苏大人要如何办?”

苏闵之没有出声,李蓉问的的确是问题,如今朝中没有不牵扯在这个案子里的审讯机构,临时组建一个机构合情合理。

“至于觉得本宫不行,”李蓉笑起来,“行不行,不得试试吗?此案难道苏大人还能找出一个品级比我更高、又不属于三司、还查办过案子的人吗?”

“倒也……的确没有。”

苏闵之迟疑着开口,李明坐在上方,高兴道:“就这样吧,平乐长大了,要替父皇分忧,那就给她这个机会。”

李明笑着道:“你在城中军营,任选五百个人过去帮你,此案干好了有赏,好好干。”

“谢父皇。”

李蓉忙应声下来,李明撑起身子,似乎有些疲惫:“行了,就这样,退朝吧。”

说着,李明就在众人的恭送声中走了出去。

裴文宣逆着人群走到李蓉边上,抿唇道:“一起回去?”

“行啊。”

李蓉同他一起往外走去,压低了声,小声道:“今日我表现不错吧?”

“一流。”裴文宣竖起大拇指。

两人正高兴说着话,就听后面传来上官旭的声音:“殿下留步!”

李蓉和裴文宣停住步子,裴文宣不着痕迹朝着李蓉挪了挪,小声道:“麻烦来了。”

===为难===

裴文宣说完, 和李蓉一起笑着转过身去,上官旭到了李蓉身前, 朝着李蓉行了个礼后,看也没看裴文宣,只道:“殿下可否移步,与老臣一谈?”

“舅舅客气了。”

李蓉笑起来,转身同裴文宣道:“你先到宫门口等我吧。”

裴文宣拱手应声,朝着上官旭行礼,随后先行离开。李蓉回过头来, 看向上官旭:“舅舅是要回府, 还是要去官署?”

“老臣打算回府,殿下要出宫么?”

“是。”

“那一起吧。”

上官旭抬手请李蓉一起出去。

两人一起往外走去, 李蓉手握着折扇,同上官旭一起走出大殿后,就听上官旭缓声道:“殿下此次为何突然想到要管秦氏的事情?”

“方才不已经说了吗?”李蓉慢慢道, “秦小姐找上了我,我不忍心看秦氏蒙冤。”

“殿下已经嫁人了,”上官旭叹了口气, “何必管这么多呢?”

“舅舅……”李蓉迟疑着回头,“是让我不要管的意思吗?”

“此次西北之事,”上官旭同李蓉一起走下台阶,“本是陛下交给太子的烂摊子。老臣忧心殿下,才联系几位族亲, 想尽了办法,稳下西北。大胜之前, 陛下临时换将,强行让萧肃成为主将, 萧肃报给陛下的领赏名单,有许多问题,这一点,不知殿下可知晓。”

李蓉微微低头:“愿闻其详。”

“这些名单里,大多是寒族,此次世家子弟,基本未得封赏。所以朝中才争论。殿下想为秦家讨一分公道,老臣明白,但是,老臣这里的公道,”上官旭看向李蓉,神色中带了几分压迫,“不知殿下,打算如何给?”

李蓉静静听着上官旭的话,有一瞬间,她仿佛体会到了上一世李川刚刚登基时的内心。

想管他们,这些人不仅是亲族,还是恩人。

不管他们,又肆无忌惮。

李蓉沉默着,许久后,她缓声道:“那秦家,到底有没有罪呢?”

上官旭不说话,两人行在广场上,李蓉抬眼看着远处宫门,看鸟雀振翅飞过朱红色的高墙,轻声道:“我知道舅舅心疼我与川儿,我与川儿,也记挂舅舅。朝廷征税,免世家税赋,上官家在幽州,拥地近半,每年收益,甚至于多朝廷税赋。除却免税,还有管理冶铁等特权,”李蓉笑起来,“然而边境受扰,又逢天灾,朝廷两头顾不上的时候,父皇想向世家强行募征,便是川儿念及舅舅,与陛下商议,说服了陛下。”

李蓉这些话看似散漫,什么都没说一般,但上官旭脸色却是冷下来。他听出李蓉言语里的敲打。

世家拥地免税,又特权众多,朝中税赋不够,少人少钱,戎国来犯,世家自己躲在朝廷后面,看朝廷出钱,朝廷把钱给到边境,边境又是杨家这种世家把持,杨家怕削弱自己,于是搞出了个花钱买通敌国做戏的荒唐事。

上官家扶持李川,而李川也就必须维护着上官家,哪怕世家积弊种种,李川却也得维护下去。

“西北边境战时如何,我的确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照我片面的了解,朝廷负责运转一切,戎国虽为小国,想必也牵扯众多,舅舅乃尚书省左仆射,劳苦功高,父皇未曾体谅,是父皇的不是。”

“殿下过奖。”上官旭硬着声,李蓉明着说体谅,但暗里的意思,他已经听明白了。

按照整个朝廷的运行机制,如果世家不在中间多做阻拦,上下齐心攻打戎国,的确问题不大。只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算盘,所以一直以来,从决定应战、军饷筹备、拨发、粮草运输等等环节上,都有各种问题。此次如果不是上官家说服各世家许诺了各种好处,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西北是烂摊子,华京也是烂摊子。

但这烂摊子,本就烂在世家,上官家出面收拾,是功劳,但也是始作俑者之一。

上官旭捏着笏板,捏的关节泛白。

李蓉一时不忍,临到宫门,她突然道:“舅舅。”

上官旭听得这一声舅舅,抬起头来,李蓉看着他,缓声道:“小时候,舅舅来宫里,经常给蓉儿带风车,蓉儿很是喜欢。”

上官旭有些发愣,李蓉凝视着上官旭,认真道:“舅舅始终是蓉儿的家人,蓉儿希望,我的家人都能好好的。水盈则满,月盈则亏,圣人之道,还望舅舅铭记于心。”

上官旭没有说话,李蓉深吸一口气,转头笑起来:“到宫门了,我便不送上官大人,本宫先行了。”

说着,李蓉行礼,先行离开。

等李蓉走远,旁边几个大臣走到上官旭身边,急道:“上官大人,殿下怎么说?”

上官旭沉默着,许久后,他缓声道:“殿下方才同我说了许多,以她的见识,应当说不出这些。”

几个人面面相觑,片刻后,上官敏之缓声道:“怕是得去和裴礼贤说一声,他那家孩子,有些过于放肆了。”

“年轻人。”上官旭笑了一声,“还是气盛。”

李蓉告别了上官旭,等她走出宫门,刚好看见裴文宣站在门口。

他穿着黑衣红纹朝服在马车边等她,看着李蓉走出来,裴文宣就笑起来。

裴文宣这个人,虽然一肚子坏水,但是生得清俊中正,笑起来时,便似春风拂四月青田,温柔中带着勃勃生机。

李蓉看见他的笑容,心境也轻松起来。

裴文宣走上前来,笑着瞧她:“需要微臣扶殿下一把吗?”

“为何如此问?”

李蓉有些奇怪,裴文宣伸出手来,只道:“若殿下累了,便扶着微臣吧。”

李蓉瞧着他,抬手搭在他手上,由他扶着上了马车。

进了马车之后,裴文宣:“我们先回去,到了家里后,陛下的圣旨和令牌应该就到了。然后我们去刑部调出秦氏的案子,再看一看秦家人的情况。”

李蓉应了声,同裴文宣回了家里。在公主府等候不久,李明让她专门查办秦氏案,上下不得阻拦的圣旨就到了。同圣旨一起来的还有李明赏下来监察司的特制令牌。

得了圣旨和令牌,李蓉和裴文宣便一起赶往了刑部,刚到刑部门口,两人便被刑部的人拦住,李蓉亮了手中令牌,直接道:“本宫奉旨而来,找书令史调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