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长公主(272)

长公主(272)

作者:墨书白

众人面上犯了难色,李蓉笑起来:“还是说,大家觉着,自己去同陛下谈柔妃的事,更好些?”

“殿下的事,就是我等的事。”

顾子淳率先开口,慢慢道:“我等还需些筹备时间。”

“行,”李蓉颔首,“什么时候钱到了,本宫再去问问柔妃的事儿。”

王厚敏一听,赶忙出声:“殿下放心,十日内,我等必拿出这五百金。”

王厚文还在牢里,等过了十月问斩,人就回不来了。

李蓉笑着起身,朝着众人一点头:“那就劳烦各位了。”

送走了所有人,李蓉回到后院,就看裴文宣斜靠在庭院门柱上。

“方才都把话听了?”

李蓉看纸条就知道裴文宣在暗处听着他们说话。

裴文宣抬手搭在李蓉肩上,轻声道:“殿下还多要五百金,会打算呀。”

“不然秦临谁养?”

李蓉翻了个白眼,“你养吗?”

“不敢养。”裴文宣笑道,“我都要靠殿下养呢。”

“你不是继承家业了吗?”李蓉戳了戳他,“还想吃我的软饭呢?”

“我的都是殿下的,”裴文宣同李蓉进了屋里,他关上门,“吃的终究是殿下的饭。”

“裴文宣,”李蓉转头看他,裴文宣听李蓉叫她,疑惑回头,就看李蓉踮起脚尖亲了他一口,笑眯眯道,“小嘴真甜!”

裴文宣也不知道怎的,竟然有了那么几分不好意思。

九月后的天气冷得很快。

青州今年收成好,李蓉看了青州的税收,让人清点过后,就让拓跋燕将税收在粮铺里流转了一遍,最后悄无声息送到了西北。荀川接收了粮草之后,回信给了李蓉。

荀川如今在军中跟着秦临,已经有了些功绩,同崔清河一起,成为秦临的左右副将。

与此同时,李蓉也得到了五百金,她让人将钱送到了西南,购置了兵器,交给了蔺飞白。

九月中旬,参奏柔妃的折子便已堆积如山,而关于税改的争论,在朝堂上纷争不休。

李明铁了心要保柔妃,面对群臣对柔妃的指责,不仅不处理柔妃,还杖责了几个参奏柔妃的官员。

科举、税改,柔妃桩桩件件行径,在民间传位美谈,废太子立肃王的声音,也开始渐渐有人呼应。

相比柔妃远扬的美名,科举出来的学子,在裴文宣的指导下,一一开始习惯自己的位置。

裴文宣每日都在帮着这些学子引路,带着他们交友,这些学子心中,裴文宣也日渐成为了恩人和老师一般的存在。

九月底,税改未定,柔妃又被王家人参奏,这次参她逾越礼制,用了皇后才能用的花纹,李明再如何护她,也要装出些样子来,罚了她一个月的俸禄。

柔妃许久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于是当天便让崔玉郎准备了折子,打算在明日早朝上,确认王厚文的行刑时间,敲打敲打王家人。

崔玉郎得了柔妃的命,转头就将消息告诉了李蓉。

李蓉看着崔玉郎传来的信,她想了想,笑了起来:“也好。”

说着,李蓉转头看向静兰:“去知会驸马一声,今晚我会让陈厚照回城去刑部告状,让他告知裴礼明办事儿,别让人被苏容卿截了。把之前柔妃威胁学生放弃告状的供词都准备好,今晚拿来给我。”

“是。”

“再吩咐上官小姐,将之前的证据都整理给我。”

“明白。”

“准备一件漂亮的衣服。”李蓉走到镜子旁边,抬手将脸颊边上的头发绕到而后,对着镜子左右看了看,颇为高兴,“本宫明日,要漂漂亮上朝!”

===问罪===

十月初一, 李蓉清晨起来,细心打扮之后, 便起身去了宫里。

她出门时,天还是灰蒙蒙的一片,冷风在整个华京流窜而过,在李蓉卷开帘子时扑到她的脸上。

李蓉扬起头来,看向巍峨的宫门,她目光在高顶上轻微停留片刻,就听旁边静兰轻声道:“殿下, 该入宫了。”

李蓉收回目光, 轻轻一笑,便将手搭在静兰的手上, 踩着车凳下了马车。

她往大殿走时,早朝将将开始,柔妃的人便已经参奏要求确认今年问斩的具体时期。

为了顺应天时, 大夏只在冬季处死囚犯,李蓉去年一连斩了这么多人,都是恰好在冬季解决了所有争端。而如今柔妃将人关的关、流放的流放、贬官的贬官, 却一个人都没杀,全都要推迟到冬季。

如今十月刚到,柔妃的人便剖不急待提出要求具体的行刑时间,所有人都明白,柔妃的意思, 不是在杀人,而是在警告。

“问斩时间, 惯来是钦天监来测算,”上官旭见不惯柔妃跋扈, 自己直接出声,骂向参奏官员,“何时还需朝堂商议过?你在朝堂上多年,这么不懂规矩的吗?”

上官旭毕竟是左相,他开了口,下面官员自然不敢做声,柔妃见得这样场景,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官员,笑着出声:“上官大人这话就不对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今年处理的人数众多,若不确定一个具体时间,怕是要一拖再拖,拖到最后,”柔妃嗤笑了一声,“还能不能行刑,谁知道呢?”

柔妃是暗指世家要在背后暗中运作救人,御史大夫上官敏之冷淡道:“为何不能行刑?什么叫今时不同往日?朝堂一直是朝堂,陛下也一直是陛下,如今不一样的,只是有后宫妇人干政,牝鸡司晨,祸乱朝纲而已。”

“上官敏之,”一听这话,柔妃立刻厉喝出声,“你什么意思?!”

上官敏之冷眼看过去:“娘娘,臣只是在尽御史之责而已。”

“你说我牝鸡司晨?”

柔妃被上官敏之气得笑起来:“那当初平乐公主在朝堂时你怎么不说?不过就因她是你上官家的公主罢了!”

“公主是皇家的公主,”上官敏之目不斜视,“上官家有不了公主。还请萧氏明白,皇族世家之不同,莫因无知逾越了。”

柔妃下意识还想回话,可是看见上官敏之身后一众御史台的官员,她一时又生生憋住。

她有什么想不开,要去和御史台的人争执?

这批人在朝堂上兴风作浪唇枪舌战几十年,随便出来一个都不是善茬,当年上官敏之也是一路骂到了御史大夫,这些年自持身份很少说话,但也不代表他那张嘴是不带獠牙的。

柔妃忍了忍,她笑起来,缓和了声道:“上官大人也就只能捡这些字词做文章了。同样是女子,平乐殿下作的督查司司主,我就做不得?”

“阿姐至少没弄出这么多冤假错案。”李川声音很淡,“为何群臣不服,柔妃娘娘不自省一下吗?”

“她和你们沆瀣一气,你们自然不会说他们坏话,”柔妃冷下语调,“太子殿下说我办冤假错案,可有证据?若是没有,那你……”

“我有!”

柔妃话没说完,门口就传来一个清亮的女声,裴文宣第一时间转过头去,就看大殿面前,一个女子逆光而来,提步进入大殿之中。

李明皱起眉头,看见李蓉手持一份卷轴,步入大殿。

所有人凝视着她,她从人群中一路往前,而后从容停在李明身前,行了个大礼,恭敬道:“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来做什么?”

李明下意识开口,然而话音刚落,他便知道自己这话问得不对。

无论李蓉是为什么来,如今出现在大殿上,就已经脱离了他的控制。

他不该让她出现在这里,于是他立刻道:“未经宣召,你……”

“儿臣为自己、为朝臣、为这天下寒门学子,向现今督查司司主、贵妃萧柔讨一分公道而来!”

李蓉不等李明说完,便骤然提声,她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字字落地有声。

说着,李蓉便抬起手中卷轴:“请陛下为我等做主。”

柔妃看着李蓉,顿时便有些慌了,可她面上不显,她故作镇定,死死盯着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