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如梦令(87)

如梦令(87)

作者:云住

巡演临近结束的时候,乔贺签了一份万邦娱乐集团提供的艺术家经济合同。合同条款自由宽松,既不会影响乔贺在剧团的本来工作,又可以为他提供更好的事业平台。

乔贺把合同给汤贞看。当时他们并肩坐在头等舱里,汤贞身上盖了块毯子,把合同还给他。“希望以后和乔大哥还有合作的机会。”汤贞有点羡慕地说。

乔贺告诉他的经纪人,汤贞什么别的话都没说。

“乔贺老师,您劝劝他啊,您不是也觉得他工作太辛苦了吗。我跟你说,他们那个公司的合同,就和当奴隶没什么区别,您看着不觉得可惜吗。”

乔贺觉得可惜,但路是人自己选的。汤贞这么聪明的人,做事情一定有他的理由在。

第二年初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全国巡演终于告一段落。最后一站,剧组又回到原本的起点嘉兰剧院。报纸上说,乔贺和汤贞的“梁祝情侣档”引燃国内戏剧市场,火遍一整个冬天,最后一场,粉丝们千万不要错过了。

林导很喜欢一个词,叫“完美收官”。

小褚告诉乔贺,他拿到了家乡一个话剧团的合同:“乔老师,他们要是让我演主角,我第一个给你寄戏票!”

副导演老高依依不舍,站在嘉兰剧院的大门前,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到这边来啊:“导演这个人吧,平时事儿多是事儿多。这突然听不见他唠叨了,还有点不习惯。”

乔贺问,你下一步去哪儿。

“台湾一个剧组,临时缺人,我去给人帮个忙,估计要闲一阵,”他说着,和乔贺拥抱了一下,“乔贺老师,高兴认识你!有机会再见吧。”

乔贺开车,去单位上班。时不时就有女影迷等在单位门口,惹得同事一阵围观。

同事告诉他,有个白色文件袋送过来,是交给他的。

还很神秘地问:“上面印着嘉兰的标志,是不是什么邀请函啊?”

乔贺没听说有什么邀请函。他把文件袋拆开,里面放着一叠照片。

他拿出来,一张张看,看每个人亲密的拥抱、开怀的笑脸。

“这是什么,”同事在一旁问,“这你们彩排的时候拍的照片?”

乔贺“嗯”了一声。他拿起其中一张,看照片里汤贞憋着笑,站在他身边。

他拿出钥匙,打开自己办公桌抽屉的锁。里面放着他这些年自己私下写的剧本和资料,一开始只是忘了往家里带,后来慢慢的又习惯了全拿过来,锁进里面。

他从资料底下抽出一本小说来。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是民国一位鸳鸯蝴蝶派小说大家。扉页夹着一张年轻人的写真。写真背面是林导的钢笔手书,“英台”二字。

乔贺拿过那张两人的合影,又看了一眼,一并夹进里面。把书合上。

如果说剧组其他人和乔贺多少还有联络的话,汤贞,以及他背后整个亚星娱乐公司的人,就好像凭空蒸发一样,从乔贺的生活里完完全全地消失了。

但乔贺还是会不断看到他。路过商场,是汤贞代言商品的大幅广告。打开电台电视,翻开杂志报纸,会不停看到汤贞的新消息,新作品。

乔贺也偶尔会想起他。想起惊鸿,想起游龙。想起汤贞那一声“乔大哥”,一声“梁兄”。想起大半年前,那个小酒店的阳台,他们每天谈天说地,对台词,念剧本。

樊笑吃饭时说,最近方曦和大老板又给汤贞那个红不起来的搭档开了新电影。樊笑不无讽刺地说:“我们主编前一阵去了个饭局,听一个朋友说,方曦和过生日,汤贞拍着戏,专门请假飞去庆生。在剧组生病都不请假,方大老板过生日,二话不说就请假去了。”

“就在那生日宴上,汤贞还勾搭上一个姓甘的。俩人当着人面动手动脚。方曦和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迷魂药了,头顶这么绿,也不生气。说什么,‘可以风流,不能下流。’把那姓甘的教育一顿。”

樊笑口中的汤贞,到处勾人,来者不拒,四处留情。

她也许是想告诉乔贺:你并不特别。

乔贺也听说了一些传闻,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排练期间,他和汤贞在剧场互有好感,渐生情愫,汤贞还几次把乔贺带进他的酒店房间。

某种程度上,乔贺无法斥责这是赤裸裸的谣言。他们是演员,演员到了戏里,不用心,不动情,戏没法继续。

汤贞又是个对乔贺不设防的,是个会交浅言深的年轻人。汤贞好像对自己出众的外形和魅力没有多少自觉似的,他那么容易喜欢别人,那么容易对别人有好感。乔贺有时甚至觉得,汤贞根本是个对谁都会生出好感的人。

与之相比,电视上的巨星汤贞则更像个符号,像群体的幻觉。把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束缚在这个幻觉里。

而对于那些是是非非,那些桃色传闻里的汤贞——不是乔贺执意不肯相信。只是那段时间和汤贞接触下来,他越发觉得汤贞内心十分像个清教徒,远非表面看上去那么快乐多情。

朱经理给乔贺寄了一本杂志,说上面有几篇关于《梁祝》的评论文章:“汤贞的电话总打不通,乔贺老师你联系得上他吗?要不我再问问林老爷子。”

最后还是“银心”的扮演者小江联系到了汤贞。小江说,汤贞的手机是那位姓梁的大哥接的:“他说汤贞老师在山里拍戏,接不到电话,有事告诉他就可以了。”

“……富于变幻的舞台、光影特效,为这个中国古老的经典爱情故事带来别样的哲学感受。几位主演的表现也着实令人惊叹。”

“除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扑坟’和‘秋千’,还有一个场面同样让我印象深刻。在那一幕里,祝英台衣衫上绣满了仙鹤的鸟羽,灯光照在他背后,化作一条条仿佛连天接地的巨大的栏杆。林汉臣用投影把嘉兰的舞台瞬间变成了一个牢狱,一座骇人的笼子,成群的飞鸟挤进去,在里面没有归处地盘旋。你能在祝英台的演员身上看到一个女孩子生命力消逝枯竭的整个过程,他有着天赋一般的悲剧之美。”

“林汉臣解决了所有关于梁祝的问题吗?没有。相反的,他还故意制造新问题。这是一出男人扮女角,女角又扮男角的戏。我有理由怀疑汤贞这个祝英台的扮演者,从一开始就被林汉臣设定为这出戏的一部分。他的本来性别为这部戏的结局结结实实打上了一个问号。戏里的英台是个女儿,里面的演员却是个男儿。以梁山伯的古板迂腐,他在墓里可未必接受得了。旁人都是看客,英台却已经跳进去了,我看是难逃一劫。”

林老爷子失踪了大半个月,突然给乔贺打电话:“乔贺,最近有时间没有。”

乔贺问,您老有什么吩咐。

林导说:“周末有个制作单位要给剧组录个节目,你尽量来。小汤他们也来,大家聚一聚吧。”

乔贺穿过后台,在汤贞休息室门外见到一个算是熟悉的人。

他突然发现,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和梁丘云二人之间从未正式打过一声招呼。

“乔老师。”梁丘云看见他,主动走过来,十分礼貌地朝他伸出手。

乔贺握了握他,称呼他:“梁兄。”

梁丘云听了,一愣。他过会儿看了乔贺,像是才反应过来这声“梁兄”是个什么来由。

“乔老师,我其实不姓梁,”他笑了,说,“我姓梁丘。”

第二幕《梁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幕终于落幕了——

还是觉得……能写完真的蛮开心的。不容易啊,各方面都是。第二幕比第一幕长一些,讲的是发生在第一幕八年前的一段往事。

写了一个半月吧,当时写完第一幕觉得怎么回事啊写这么长,原本只打算写三万字,怎么写了十万。结果第二幕更长啊,差不多十四万字。整个第二幕,无论是写文的过程,还是其他事情,我都还挺感慨的。谢谢一路追看第二幕的小伙伴们!谢谢你们忍受了这个奇怪的第二幕啊,再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