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行“哦”了声,倒也不怵,只是想着初选就得选一晚上,这阵仗着实大,不愧是宫里。
后来车又动起来,她不敢再打探,老老实实坐着。直到听见外头一声公鸭嗓,招呼着“上徵旗秀女点卯列队”,车把式打帘子,躬身向上架起了胳膊,她才借力搀扶着,从车内走了出来。
一切都是新奇的,颐行没见过这么多人,也没这么安分守过规矩。她是老太爷的垫窝儿,阿玛和额捏五十岁上才生的她,又是这辈儿里唯一的姑娘,自打落地就捧在手心里长到这么大。
后来家里遭了横祸,大哥哥丢了官爵,当皇后的侄女也被废了,她才一下子感受到了活着的重压。
但年轻的姑娘,能有多深的哀愁呢。毕竟没闹出人命,内宅的日子也照样过得,除了想起皇后大婚当天,行完了国礼又来给她磕头辞行,哭着说“姑爸我去了”,就没有什么让她切实心酸的事了。
大家都在按着序等点卯,颐行仔细听着,听见户部的官员长吟“上徵旗故中宪大夫尚麟之女”时,她便上前应了个“在”。
那官员大约发现她是尚家的女儿,微微怔了下,不多会儿就有大太监过来,扔了句“跟着来吧”,将她们一行七个秀女,领进了顺贞门。
听说皇城根儿下,是天字第一号讲章程的地方,颐行谨遵着额捏的教诲,进了花园两眼盯着足尖,绝不敢东张西望。但眼珠子不乱瞄,余光却能扫见园子里的风景,只觉满目花草和亭台楼阁,不远处的延辉阁燃着成排的灯笼,那太监鹤行着,一直将她们带往了灯火辉煌处。
忽然背后的衣裳被人轻轻扯了下,颐行微微偏过头。
身后的姑娘小声问:“您是尚中堂家的吗?”
颐行颔首,却不敢回头瞧。
那姑娘却很高兴,压声说:“我阿玛是徵旗佐领,和您哥哥拜过把子,我也该当叫您一声姑爸呢。”
颐行很惊讶,在这地方居然还能认亲。正想和她打个招呼,前头太监嗓子清得震天响,高声呵斥:“不许嘀咕,不许交头接耳!这是什么地方,你们进来所为何事?等撂了牌子,自有你们话家常的时候!”
吓得颐行一吐舌头,忙不迭跟进了殿门。
接下来就是相看啦,宫里选秀有一套章程,先得入了掌事太监的眼,才有造化见主子们。负责这拨秀女的太监,听边上人管他叫刘总管,那是个胖头大耳,鼻尖上流油的主,上下好生打量了颐行两遍,“故中宪大夫尚麟之女,年十六岁,是你不是?”
颐行垂着眼睛道是。
刘总管边看边点头,最后说:“手拿来我瞧瞧。”
因颐行是这队人马里的头一个,也没太明白瞧手是什么意思。见刘总管托掌等着,她误以为选秀还要看手相,便手心冲上,搁在了刘太监的掌心里。
边上的嬷嬷笑起来,刘总管大概也从没见过这么缺心眼儿的姑娘,一时嘿然,顺带也煞有介事看了她的掌心两眼,“嗯,是个长寿的手相。”
只可惜尚家不像早前了,要是换了头两年,这又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干太监这项营生的,最是善于瞧风向,这位尚家老姑奶奶的去留没人发话,自然按着正常的流程进选。
刘总管抬一抬右手,身后的小太监适时高唱起来:“上徵旗故中宪大夫尚麟之女,留牌子。”
※※※※※※※※※※※※※※※※※※※※
大家久等了,本文今天开始连载。
老规矩,开坑头三天,每章送红包,今天三更,明天两更哦,大家多多支持——
第 2 章
颐行纳了个福,却行退到一旁。
留牌子是预料之中的事,只要没人从中作梗,凭尚家女儿的容色,没有过不了头选的。
宫灯高悬在头顶,伴着壁上彩画,连人带景儿,都显得美轮美奂。
颐行站在那里,一眼便是个精瓷做成的人。老姑奶奶一词加诸在她身上,奇异地带上了点俏皮的味道。就像小孩儿戴了大人的帽子,拿腔拿调,自己憋着笑,那种故作沉稳的做派和灵动的眼眸,分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着同出尚家,难免叫人拿来比较,照着先头伺候皇后的钟粹宫掌事私下的混话说,皇后主子生得周正,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但那种周正里,总好像缺了点什么。直到瞧见跟前这位,才明白过来,缺的就是那股子对万事万物饶有兴致的劲儿。
先头娘娘有仙气儿,不近人,早前刚进宫那会儿,眼里偶尔也有华彩,但日子越久,越是沉寂成了一口井。不像这位老姑奶奶,又活泛又漂亮,心思不重还带着点儿糊涂。要是尚家不坏事,这得是金窝跳进凤凰窝的命格。不说旁的,就说这身条长相,让阖宫主儿摘了点翠、拆了头,只怕没一个能越过她去。
不过世上的机缘就在一个“巧”字上,先头娘娘不挨废,断没有嫡亲姑爸进宫应选这一遭儿。尚家也是没想到,照着常理儿,老姑奶奶到了岁数,找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嫁了,将来封诰做福晋是顺理成章的。娘家根基壮,从小又宠着,所以没人把活着的艰难告诉她,老姑奶奶不知道人间疾苦,也不知道人心险恶,更没有进了宫即是水深火热的觉悟。
刘总管又瞥了她一眼,发现她脸上老是带着笑,不由唏嘘着,调开了视线。
“上徵旗佐领翀秀之女,留牌子。”
又一个姑娘划拉进了入选之列,站到了颐行身旁。颐行知道,这就是刚才和她打招呼的姑娘,不由细瞅她两眼。
这姑娘和她差不多个头,微微丰腴,挺着胸。见颐行打量自己,悄悄冲她咧了咧嘴,说:“姑爸,我也入了选,我给您做伴。”
姑娘间的好交情,就打做伴上来。颐行见她长着个大脑门子,人又白净,活像个包子,当即很是喜欢,压着嗓门问她:“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呀?”
那姑娘脸上透出一点红来,“我们家姓焦,您叫我银朱吧!我今年也是十六,二月里生的,指定比您大,可我还是得管您叫姑爸,辈分千万不能乱喽。”
颐行倒有点不好意思,“我这辈分,是有点儿托大。”
“辈分越大福越厚,”银朱很善于安慰人,“您家皇后娘娘也管您叫姑爸,我倒是冒充大牲口了,斗胆和怹老人家一样称呼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