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154)

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154)

作者:Twentine

有朋友说,这陈铭生都这么明显了,怎么毒贩子还没看出来,他们是傻逼么?

对啊,他们就是傻逼啊。

我在写之前查过一些案例,连我自己都被惊呆了。

你们见过缉毒大队的队长亲自卧底都没被发现的么,你们见过缉毒队的警察轮流上阵都没出过纰漏的么。

其实抛开那些自产自销的,下层毒贩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狡诈有之,多出于经验。那些智商高的、会侦察与反侦察的、会跟踪手机电话的、会卫星定位窃听监视的,多出于香港电影。

现实里有么,或许有,但绝不是陈铭生这种小警察能碰上的。

你们的生哥就是一个连新款手机都不会使的土鳖,你们成天逼他做英雄,他压力会很大的知道么。

第60章

其实比起现在,学生时代的陈铭生,要活泼得多。

陈铭生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不爱看书,也不爱背书。但是因为家庭原因,陈铭生胡闹了十几年,最后还是奋发了一下,考上了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军校警校这个东西,一般人家接触的少,有不少不了解的家庭,都把这个当成是家里男孩子没去处的时候兜底的地方。

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家庭关系,完完全全什么都不懂的新人想要考上这种地方,几率是很小的。

陈铭生不一样,打从陈铭生刚刚记事的时候,还有些懵懵懂懂的时候,他妈妈就已经无数次地告诉他——长大以后要考警校,要做警察。

慢慢的,陈铭生发现,只要顺着他妈妈这个意思,他妈妈对他其他方面的管理就会很松。于是很小的时候,他没事就哄他妈,说他长大一定考警校。

说着说着,他自己也就牢牢记住了。

陈铭生没见过爸爸,后来听人说,他爸爸在他妈妈怀他的时候,因公殉职了。

他的妈妈一辈子都没有再嫁,他时常看见,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小客厅里,客厅里的墙上,订了一个小木架,上面放着他爸爸的照片。他的妈妈就对着那张照片,也不知道在想写什么。

陈铭生也经常看那张照片,但是他看照片时的感受和他母亲完全不一样。陈铭生更多的,是好奇和疑惑。

每到父亲忌日的时候,他的妈妈都会反复说着同样一句话——她给他起名“铭生”,就是让他把这个日子铭记一生。

于是那一个日期,那一段往事,虽然不明了,但陈铭生真的牢牢记住了一辈子。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在一家纺织厂当工人,十分辛苦。陈铭生算懂事早的,很小的时候就自己看家,做饭,等妈妈回来。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中,他慢慢长大了,他的身材高了许多,长相也越来越像他的父亲。

他的母亲经常看着他的脸发呆,然后接着对他说:“你要去做警察。”

一件事被说一次两次,是提醒,三次四次,是叮嘱,而说了无数次的时候,便成了一种折磨。

那时陈铭生刚上高中,正处在叛逆期,在家里被他妈妈说烦了的时候,他就会逃学,上外面疯。

他的高中不是什么好学校,乌烟瘴气,基本没有好好读书的,陈铭生算是里面的头头——在这种简单的地方,当头的理由也是简单的——因为陈铭生在男生里数一数二的高大,而且有脾气,胆子大,还会玩。

这样几点因素集中在一个三流高中里,那绝对是吸引人的好招牌。

陈铭生就带着一群“小弟”,各种逃学、抽烟、泡妞。

那时候小,没有对未来的看法,陈铭生一直觉得,他会这样一辈子。

什么警校,什么警察,当时离他好远好远。

真正让打断他这样生活的,是一件几乎让他崩溃的事情。

在陈铭生三番五次地跟妈妈争吵,并且大叫着说要考警校你自己去考后,他的妈妈自杀了。

她把陈铭生爸爸的照片从相框里拿出来,别到自己的衣服里,然后在自己家的小客厅里,吊了一条围巾,陈铭生回家推开门的时候,看见那一幕,心脏差点停了。

那次幸好他回来的早,几乎前后脚,才把他的妈妈救了下来。

在医院的时候,她妈妈醒过来,陈铭生坐在她床边,只说了一句话——

“妈,我肯定会上警校,我肯定会做警察,我拿命保证。”

她妈妈看了他一眼,然后就转过头,直愣愣地看着天花板。

从那以后,陈铭生往死里看书,他那时读高二,离高考还有一年。他白天黑夜地做题,数学题、语文题、理化题——甚至连公安院校几年的心理测试题都做了无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