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库 > 苏麻喇姑(144)

苏麻喇姑(144)

作者:文茜

胤祹一生的恭谦谨慎,不得不说是苏茉儿的功劳。

胤祹是康熙诸子中活得最长的一个,享年79岁。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苏茉儿的悉心教养,生于皇家,经历过康熙朝夺嫡斗争的皇子,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着这种良好平和心态的。

正因为如此,胤祹和自己的父亲康熙一样,与苏茉儿的感情十分深厚。他像对待自己的祖母一样尊敬和爱戴这位老人,并独称她为“阿扎姑”(姑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八月二十七日,苏茉儿病倒在床,腹痛便血,不思饮食。两天后,病情越来越严重。胤祹非常着急,召来太医为她治病,可苏茉儿却摇头不肯让太医看。

“生老病死是自然,奴婢的时日到了。”苏茉儿平静地说。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在等着这一天,因为这样,她就能见到一生中最亲近的布木布泰和鲁清一了。

胤祹见她执意不看医生,也不吃药,便把情况告诉了在外微服私访的康熙。

按清朝宫内的规矩,下人及下层妃嫔,凡得重病,一律迁移出宫,到固定的住所养病,为的是避免在宫中传染疾病。而皇室重要成员则可以在原住处养病、治病。苏茉儿虽然得的是传染病,但皇子们却心照不宣,没有人提起迁出之事,胤祹更是日夜守候在她的病榻前。

在外的康熙唯恐皇子们遵守成规,还特意写信嘱咐道:“额涅的病重大,恐怕你们将她移至养病之所,就在平日住的地方养吧。万一已经移住了,将此谕告知额涅后,务必还搬回去住。”

送走这封信后,康熙还是不放心,又写信给三皇子胤祉和八皇子胤祀:“用心问问大夫们,如若可用西伯噶古纳(满语,一种药名),就对额涅说,这是主子送来的一种草根,让额涅用白煮鸡汤掺混在一起喝下。大夫说不适合就不要用了。”

然而,苏茉儿依然坚决不喝,还说:“如今病已如此,主子想让奴才活下去,特地从远方送回草根,让奴才服用,如此殊恩,奴才断难承受。只是奴才从小不吃任何药,这是主子原本就知道的。虽说这是草根,但也算是药呀!奴才的病已至尽头,即便服用,也无益处了。”

苏茉儿拒绝吃药,皇室宗族们着急万分,身在塞外的康熙,更是一直担心着生病的苏茉儿。在有人带信给他,说苏茉儿的病已经无药可治时,他依然不放弃,又写信给胤祹,让他竭力抢救。

这在当时,不用说是一个侍女,就是一般妃嫔也很难得到这种殊遇。

然而,不管康熙和皇宗贵族们如何努力,苏茉儿还是闭上了她的眼睛。闭上眼睛的那刻,她的面容异常平静,嘴角挂着微笑……

结 尾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苏茉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90多岁。

安放她遗体的时候,胤祹悲痛欲绝,久久不忍离去,并提出要求说:“我自幼被阿扎姑(姑姑)养育,并未能报答恩情。我愿意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按照惯例,为像苏茉儿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所以三皇子胤祉未敢擅自答应胤祹的要求。不过却在九月初九日奏报苏茉儿病逝的奏折里,写进了胤祹的要求,请示皇父。

依然在外的康熙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并示意留七日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再亲眼看看他敬爱的额涅,向她的遗体告别。

自此,胤祹住在了殡宫,为苏茉儿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康熙回京后,为了回报苏茉儿对大清所做的贡献,报答她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决定按嫔礼为她办理丧事。这对于奴仆出身的苏茉儿来说,可以说也是旷典殊荣。

同时,康熙想到,苏茉儿生前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伴60多年,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死后当然也应该让她俩长依相伴。当时,孝庄的梓宫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康熙便决定将苏茉儿的灵柩也停放于此。

苏茉儿的灵柩是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移入暂安奉殿的,而那时,主仆二人相别也已经18个年头了。

受众人尊敬的苏茉儿,在生前,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她有着不同的尊称,孝庄太皇太后叫她“格格”(姑娘);康熙皇帝称她“额涅”(额娘);皇子们尊她为“妈妈”(奶奶);胤裪更是独称她为“阿扎姑”(姑母)。她死后,人们依然尊敬她,尊称她为苏麻喇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