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琛哑口无言,浑身冰凉。
战场与敌军厮杀,他只觉热血沸腾,越战越勇,但来自背后的冷刀暗箭,阴谋背叛,却让他无所适从,冰寒彻骨。
“所以……是你杀了皇祖母,为你母亲报仇,通敌叛国,引北凉入侵,逼朕于绝境……”刘琛沙哑地说道,“那你为何要留在定京,不和世家弃城南下。”
“因为她知道北凉杀不进定京。”说话的是刘衍,“她既然放任沈惊鸿与耶律真勾结,怎么会耶律璟的入侵毫无防备。在居凉关和定京中间有道关隘,她早已让人在那里埋下了无数的炸药,北凉军纵使攻破了居凉关,也会折损过半的军马,等他们毫无防备地到达柔嘉公主的埋伏之地,万吨炸药便会被引爆,到时候,她就是神机妙算,挽救陈国于危亡的救世主。我说得对吗?”
柔嘉公主脸色微变:“你发现了……”
“不然公主以为,我为何让陛下封锁九门,限制消息的进出。”刘衍淡淡一笑,“这一批炸药,已被我尽数收缴了。”
柔嘉公主沉默片刻,叹息了一声:“我本希望用最体面的方式登基,但若迫不得已,也只能血染皇城了。”
刘琛闻言大惊,猛然发现外间传来异常的动静。
“你想做什么!”刘琛抽出长剑,剑尖直指柔嘉公主,一脸防备地质问。
刘衍早在外面传来异动之时便有了警觉,剑气如虹直逼柔嘉公主,他想擒贼先擒王,然而沉默许久的沈惊鸿忽然起身挡在了柔嘉公主身前,他手无寸铁,目光冰冷,杀意凝练,如有实质一般让人心生寒意。沈惊鸿受多日刑讯,身受重伤,但与刘衍对上却丝毫不落下风,出剑凌厉,剑法高超而狠辣。刘琛立刻意识到,沈惊鸿一直以书生面貌示人,实则掩饰了自己的功夫,他的武功,绝不在刘琛刘衍之下,哪怕以一敌二,护住柔嘉公主,也是绰绰有余。
刘琛惊讶的不仅是沈惊鸿对自身剑法的隐藏,更惊讶的是刘衍的武功,似乎比之前强上不少。之前因为身中剧毒,经脉淤滞,他的武功十不存一,如今竟是恢复了四五成的模样,如果多给他一些时间,或许能够突破沈惊鸿的剑网。
然而此时,外间传来纷沓的脚步声,大批士兵重重包围住了风华殿,门上传来一声巨响,有人用力撞开了风华殿的大门,门外火把林立,兵器反射着火光照了进来。
无数的箭镞对准了殿内,刘衍退回刘琛身前,举剑做出防备姿势。
“你竟能驱动殿前司。”刘琛看了一眼外面刀剑相向的侍卫,冷笑一声,对柔嘉公主说道,“看来,你早就做了万全的准备了。”
柔嘉公主道:“多亏了你的配合,沈惊鸿才能将我们的人安插在最好的位置上,除掉周奎,殿前司禁军便成了我的人。你们匆匆回京,只带了数千人,居凉关二十万守军被北凉军牵制,在这城里,你们没有兵力与我抗衡,何不束手就擒?”
“你妄想!”刘琛咬牙道。
柔嘉公主叹息道:“刘琛,我比你更适合这个位子,只不过我没有你那样强大的母族,又生为女儿身罢了。父皇看重你赤诚善良,但对帝王来说,这并非优点,而是弱点。更何况,方才进城之时你没听到吗,我,才是百姓心目中最合适的国君。刘琛,你若自愿禅位,我会将最好的封地赐给你。”
柔嘉公主的话仿佛有魔力一般,让刘琛眼神之中有了动摇和怀疑,他恍惚地看着门外举剑向着自己的侍卫,眼前似乎又看到了百姓对着柔嘉公主顶礼膜拜的热忱与虔诚……
他自登基以来,并不开心,百官不支持他,百姓不理解他,信任的人背叛了他,是不是就如皇姐所言,这个位置并不适合他……
刘琛的思绪迷失在黑暗的汪洋之中,却在此时耳中听到了一声低笑,将他的神思自沉沦中拉回。刘琛扭头看向了刘衍,后者唇角微翘,似笑非笑地看着柔嘉公主,低沉有力的声音说道:“公主果然善于玩弄人心,难怪能在幕后操控一切,让人为你卖命。”
柔嘉公主见刘琛动摇的意志被刘衍的话拉回,她眉头微皱,警惕地看着刘衍:“皇叔,我并不愿意同室操戈,你不要逼我真的动手。”
刘衍失笑道:“是谁在逼迫谁?公主难道就如此胜券在握了吗?”
柔嘉公主看着刘衍镇定自若的神色,心中忽然掠过一丝不安——难道刘衍还有后手?可是他的兵马尽在居凉关,城中守军据守九门,能调动的唯有殿前司,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