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朱批内容的风格是分阶段的,早期非常肉麻,市井气、江湖气很重,后期则是嬉笑怒骂的各色形态都一一展现,字里行间可窥见帝王威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这与雍正的执政环境与个人处境的变化紧密相关。
在最初的夺嫡过程中,老四胤禛是比较弱势的,比起曾经受满朝拥戴的老八胤禩,老四显得非常孤独。于是,雍正在继位之初,他就面临着一个双重困局:急于改革的雍正政治班底薄弱,除了怡亲王允祥,几乎无人可用;雍正改革的核心是追缴亏空和重塑财政制度,这种伤害士绅和官僚利益的目标,就使得无人可用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如此一来,他该如何拉拢官员来支持自己的改革呢?其惯用手段简单来说,就是打感情牌。金钱上,现在国家有困难,朕或许没法给你当个好领导,但在感情上,朕一定给你当个好大哥。像我们熟悉的那句“朕就是这样汉子!”,其实就是在这种双重困局的特殊背景下,雍正对田文镜说过的话。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与影视剧中那个年轻小伙子不同,雍正即位后,田文镜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了,且其官职也仅仅是一个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另外,田文镜当初是靠纳捐买官上来的,没有科举功名,朝中也没什么朋友。要不是个人能力太过出色,怕是连这个从四品的京官老田都未必当得上。因此,在所有人的眼中,甚至包括田文镜自己都认为,他这一辈子可能就要这么交待了,不过一介碌碌无为的职业官僚而已,最终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海洋之中。
可雍正的出现,直接改写了田文镜的既定人生结局。前面我们也提到过,雍正元年(1723),山西闹灾,川陕总督年羹尧请求赈灾,山西巡抚德音却在粉饰太平,这就给雍正搞蒙了,到底谁在撒谎?山西究竟有没有灾情?于是,雍正就把刚从山西出差回来的田文镜给叫了过来,一番询问后,田文镜对答如流,把山西的灾情介绍得空前细致。《清史稿·列传八十一·田文镜》记载:
及文镜还,入对,备言山西荒歉状。
雍正听完汇报,心想这田文镜果真是个人才。田文镜经验足、能力强,心里还装着百姓,无非因为没有科举功名,朝中又没什么朋友,才致使一把年纪了还没升上去。但这不正好是用来打感情牌,拉拢成亲信的最佳人选吗?雍正当即决定,要让田文镜连升四级,就任从二品的山西布政使,领命新职,前往山西赈灾。一个大半辈子都碌碌无为的京官,转眼就成了主政一方的大吏,田文镜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士为知己者死,我老田已经60多岁了,还能再活几年?不用说了,田某这辈子剩下的时间,就只认你雍正一个人了,你想干什么,我都听你的。
所以,在雍正二年(1724),当雍正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官场中谁也不愿意挑头得罪人的时候,主政河南的田文镜就表示,我岁数大,没什么好怕的,没人愿意来,那就我先来!而之后闹出的“监生罢考”事件,田文镜又在雍正的坚定支持下大开杀戒,一时间,不光是河南的士绅、官员对田文镜怨声载道,甚至远在京城的中央官员也都对田文镜心怀不满,日后还若有若无地给田文镜使绊子。
同样是在雍正二年,秋天时江南闹灾,粮食不足,物价飞涨。朝廷下令,让河南、山东两省收购小米运往江南,平抑物价。可田文镜表示,江南人吃不惯小米,请求让河南换购小麦送往江南:
江南人不食小米,请买小麦运送。
雍正觉得有道理,就准备让山东也把小米换成小麦,结果朝中一部分官员表达不满,认为田文镜的建议纯粹是吃饱了撑的,江南百姓也是会喝小米粥的。最终,雍正没让山东换购小麦。可结果却是:
据何天培奏称,江南小米不能发卖,请易小麦。
小米果真卖不动,还是得让山东换购小麦。
雍正大火,朕用个田文镜,你们这帮中央官员横挑鼻子竖挑眼,最后怎么样?还不是得看田文镜的?雍正就把曾经批评过田文镜的官员挨个儿了一遍,最后总结陈词道:
田文镜办理此事甚好,应着吏部议叙具奏。
你们吏部自己看着办,该怎么夸朕的田文镜,就不用朕多说了吧?
田文镜在收到消息后,感动得不行,皇上可太够意思了,买小麦这样的小事,也要为我鸣不平。于是田文镜立刻上奏:
知遇之隆,超越千古!臣受恩深重,无可图报,夙夜永兢,惟有随时随事,恪遵圣训,心体力行,并不敢稍留一毫心血,亦不敢旦夕苟且偷安。至买米一事,臣实愚昧无知,并不识如此料理方免贻误。此皆叠蒙圣恩,多方教导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