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56)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赫鲁晓夫传(56)

作者:(苏)罗·亚·麦德维杰夫

反帕斯捷尔纳克运动是苏联文学艺术正处于重重困境的真实写照。帕斯捷尔纳克担心自己会发生什么不测,因而被迫屈从地宣布拒领诺贝尔文学奖,并且还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愿离开祖国。污蔑小说《日瓦戈医生》的闹剧和低毁授予这部小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丑闻反而使帕斯捷尔纳克声名鹊起,很快便给他带来了他早就应当享有的国际名望。可面对铺天盖地无中生有的诬蔑栽赃,他情绪郁闷悲凉,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1960年5月,他在莫斯科附近彼列德尔基诺居住区自己的蜗居里含冤而去,抱恨终天。

在1959年5月的这次全苏作家三大上,赫鲁晓夫表现了某些自我克制。他毫不踌躇地攻击了苏联社会的“低毁者”,同时又指责了“粉饰者”,但都没有进行指名道姓的批判,对于已在国外激起一片非难之声的帕斯捷尔纳克事件更是缄口不提。会前,赫鲁晓夫曾向亚历山大·特瓦尔多夫斯基询问,帕斯捷尔纳克是否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反问他:“你觉得我是一个诗人吗?”赫鲁晓夫答道,他非常喜爱特瓦尔多夫斯基的诗作。后者接着说:“那么与帕斯捷尔纳克相比,我根本就不是什么伟大的诗人。”

与表面迹象相反,赫鲁晓夫十分爱好文学作品,而且特别醉心于诗词歌赋,不过他的欣赏口味早在年轻时即已定型,而以后也再未受到熏陶教化。他最推崇的诗人是涅克拉索夫。尽管他也完全熟悉普希金和莱蒙托夫,但在19世纪众多的俄罗斯诗词大家中《他只对涅克拉索夫顶礼膜拜》。他常做这样的老生常谈:

普希金是怎么描写秋天呢?

多么令人沮丧的时刻!

多么令人心醉的双眸!

我爱你那正在逝去的美景……

如果冬季即临,农民又没有什么衣裳和靴子;如果收成不好,面临的又只是寒冷的冬日,“令人心醉的双眸”这种描写有什么好呢?但是,请瞧瞧涅克拉索夫是怎么说的吧!

深秋时节,白嘴鸦已飞向远方。

森林落叶,大地荒凉,

独有庄稼一缕还未收仓,

此情此景,引人无限愁怅。

在赫鲁晓夫情绪高亢、雅兴大发的时候,他常常会一唱三叹,连续几个小时高声吟诵涅克拉索夫的诗作。因此也可以理解,在苏联所有当代作家中,赫鲁晓夫为什么会首先推崇特瓦尔多夫斯基了。

苏联政府一直为国库空虚、财政拮据而大伤脑筋。在赫鲁晓夫看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裁减军队。他认为,苏联军队的现有规模之大已经超出了和平时期所需要的程度。因此,在1959年底召开的一次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赫鲁晓夫提议将军队兵员裁去三分之一,并且指出,“比较温和的国际气候”,以及苏联军队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和大大改善正是说明裁军切实可行的证据。实际上,这已是两年里第二个同类措施了:1958年1月,曾经决定从军队中裁员30万人。因此,在1954年底至1958年初,军队兵员已然裁去200多万人。不言自明,军界对赫鲁晓夫的建议十分不满;至少可以说,军人极其冷淡地对待这个建议。但赫鲁晓夫并没有因军界巨头的反对而畏首畏尾,知难而返。1960年1月中旬,最高苏维埃召开特别会议批准了裁军建议,将苏联陆海军的兵员编制压缩为240万人。第一批军人的复转工作很快便着手进行。一部分军官中已经公开化的怨怼也随之强烈起来,一大批将军和元帅忍无可忍,联名签送了一封致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函。信中强调说,这次大规模裁员,将大伤军队的元气,并危及苏联的国家安全。这是一次严重的事态,赫鲁晓夫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内卫军的军官团里也是众怨沸腾。因为赫鲁晓夫提议撤消全苏内务部,其职责下放给各共和国由原内务部改称的公共秩序保卫部。此外,按照赫鲁晓夫的计划,内卫军和内务部机构的军官还将被剥夺与收入有关的某些特殊待遇。赫鲁晓夫在一次答记者问时说过,从内卫军这个字的全部意义来看,内卫军军官根本就不是军人,他们往往住在城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因而也完全应当被取消某些武装部队军官才能享有的特权。他还认为,在斯大林掌权时期,内务部的各部门已经获取了太多的特权;他主张,在同罪犯的斗争中,更多地依靠群众协助才是至关重要的。

所有这些决定都失之草率鲁莽没有经过审慎推敲。由于犯罪者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一个加盟共和国流窜到另一个加盟共和国,因而许多内卫活动均需有全苏规模的指挥调派;而且,内卫军虽不象正规的陆海军那样负担沉重,但他们的工作纷繁复杂,有时也十分危险。因而降低内卫军官的俸给和养老金显然是情理不通、处置失当的。至于那些普通的内卫军士兵,他们的薪水本来就不多,因而内卫军对青年人一直没有什么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