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给沙龙的话做证明似的,1982年6月3日发生了以色列驻英国大使什洛莫·阿戈夫被恐怖主义者开枪打死的事件。
贝京大怒,一面下令轰炸贝鲁特,一面急令国防部长沙龙立即回国。
沙龙一接到贝京的电报,就十万火急赶回以色列,直奔贝京官邸,参加了6月4日的内阁紧急会议。
贝京和沙龙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谴责恐怖分子的暗杀行径,宣称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向恐怖活动屈服。
贝京激动地声称,以色列政府过去坚持不对巴解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发动进攻,是一种纵容的行为,现在该是结束他们这种行动的时候了!
贝京和沙龙大力活动,争取授权以色列国防军去消灭集结在黎巴嫩南部的恐怖主义者,把《加利利和平计划》改名为《太巴列和平计划》付诸实施。
对此,以色列内政部长约瑟夫·伯格强烈反对说:“大规模地面行动将导致一场新的战争爆发,是否可以用空中打击来代替?”
沙龙立即倏然站起,狠狠地瞪约瑟夫一眼说:“我们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巴解问题!”
约瑟夫质问道:“你所说的‘一劳永逸’是什么意思?”
沙龙怒吼道:“进军黎巴嫩!
约瑟夫紧追不舍:“那不是侵略一个主权国家吗?”
沙龙说:“为什么一定用‘侵略’这个字眼?不能换一个好听点儿的字眼吗?”
沙龙继续发言,振振有词地说明已到关键时刻,大肆鼓吹“侵略有理论”说:
“为了以色列的安全,为了犹太民族的生存,我们必须进军黎巴嫩,必须将巴勒斯坦游击队全部赶走,赶得越远越好,永远看不到他们!”
约瑟夫继续穷追猛打:“解决问题的方式各种各样,为什么非要打仗不可?”
沙龙果断回答:“对巴解,只能用枪炮说话!”
约瑟夫辛辣地讽刺说:“这就是著名的沙龙方式吧?”
沙龙涨红了脸,想到约瑟夫等议员经常骂他“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残忍的推土机”、“权欲熏心的大象”,他毫不在乎地一笑置之:
“我是个军人,你们怎样形容我都无所谓!”
约瑟夫严肃地指责道:“以色列最宝贵的是男人,你怎么总想把他们往坟墓里送呢?”
沙龙这下总算抓住了理,有意强调地面行动的有限性:
“此次行动的意图是将巴解组织的火力,从以色列边界推进到40英里以外。倘若条件允许,军队将试图去影响黎巴嫩内部局势的发展。这种可能性只作为一种意外的情况,不作为主要目标。”
沙龙话音刚落,就引起一片反对之声。
贝京见此情况,便宣布散会。
沙龙对贝京做幕后调整的意图马上理解,欣然表示同意。
贝京和沙龙又把以色列议会领导人请来,私下耐心地做说服工作。
沙龙拍着胸脯保证道:“这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有限,目的是在以色列与黎巴嫩边界40公里的纵深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地带。”
拉宾提出问题说:“准备把恐怖分子赶到哪里?”
沙龙信口开河回答:“以色列国防军打算把恐怖分子驱赶到从希顿到卡罗恩湖以南沿线地区。”
拉宾继续追问:“是否包括占领希顿?”
对这个敏感的作战问题,沙龙不置可否,找借口搪塞说:“对不起,请稍等一下,我有点紧急事情!
不一会儿,沙龙返回会议室,拉宾继续追问:“请回答,是否包括希顿?”
沙龙再次一笑置之:“请稍等,一会儿再说!
沙龙说罢又走出会议室,到厕所转了一圈返回。
拉宾第三次追问:“请国防部长回答,包括希顿吗?”
沙龙指着拉宾的鼻子说:“我正在思考怎样澄清这一问题,你别逼人过甚,好不好?”
拉宾知道这是沙龙看自己的面子,做出的不得已回答,再问就要挨他一顿臭骂了,或有不便之处吧,就知趣地不再问了。
私下里,沙龙与贝京就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开战时机反复磋商,两人都认为1982年6月对以色列是一个天赐良机。
贝京政治经验丰富,他认为中东形势与世界形势密切相关,便首先从国际方面谈起,他摆出一副国际问题专家的派头说:
“阿里克,你注意到了吗?现在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爆发,它已经成为国际上关注的中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们注意中心的转移,静静地进行战前的调兵遣将行动!